
安享幸福美滿的晚年,是每位老人的期盼,也是每個家庭的關切。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機構養老成為趨勢,養老機構的數量不斷增多。但是,由于養老院專業化程度不高、硬件設施不完善等原因,老人受傷的事件時有發生。那么,養老機構對此該不該承擔責任呢?
老王入住北京某養老院時,被評定為生活自理型人員。
一日深夜,負責夜間巡視的護理人員發現老王所住房間內亮著燈,遂進屋查看,結果發現老王摔倒在床邊。經診斷,老王左股骨頸骨折。接著做了左股骨頭置換術。老王的家人認為,老王所住房間沒有床擋、防護墊、安全扶手等安全保護設施,致使老王從床上摔下受傷,養老院應當擔責。那么,養老院應當擔責嗎?
養老院無疑要承擔責任。養老機構作為經營者,應結合養老服務的特殊性,如老年人的體能、心態等,對經營場所進行適老化改造,完善各項服務設施,消除安全隱患,以確保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第十八條中規定:“養老機構應當提供符合老年人住宿條件的居住用房,并配備適合老年人安全保護要求的設施、設備及用具,定期對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和清洗。”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標準》中規定,養老機構包括安全保護服務,安全設施包括提供床檔、防護墊、安全標識、安全扶手、緊急呼救系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中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在本案中,養老院為老人提供的房間內沒有床擋、防護墊、安全扶手等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安全保護設施,顯然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老王的摔傷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曹某將年近八旬的父親老曹送至某養老院,雙方簽訂的養老服務合同中約定,對老曹實行“介助Ⅰ級”護理(日常生活行為依賴扶手、拐杖、輪椅和升降等設施幫助的老年人需要的護理),由養老院指派護工劉某負責護理。一天下午,劉某見老曹在睡覺,就離開護理房間半個多小時。其間,老曹自行起床如廁,不料摔倒造成腰椎粉碎性骨折,曹某為此花去醫療費近萬元。那么,曹某可否要求養老院賠償呢?
這筆醫療費應由養老院承擔。《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對于“介助老人”的護理,要求養老機構應當攙扶老人上廁所排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本案中,養老院應當按照養老服務合同的約定履行護理職責,保證老曹的人身安全。而護工劉某擅離崗位,導致老曹如廁時無人攙扶而摔傷。顯然,養老院在管理和服務方面未按合同的約定執行。因此,養老院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曹某有權要求養老院賠償醫療費等損失。
82歲的老人鮑某來到養老院的公共區域活動,在這里,她遇到了同住在養老院的23歲有智力殘疾的李某。公共視頻畫面顯示,兩人相遇僅僅幾秒鐘后,李某就伸手推向鮑某,鮑某向后移動了兩步便摔倒在地,隨后便痛苦地蜷縮在地上。經醫院診斷,鮑某股骨頸骨折、腰椎骨折。鮑某及家屬將李某和養老院一同告上法庭,要求共同賠償醫療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等約18萬元。法院審理后認定李某及監護人承擔70%的責任,養老院承擔30%的責任,判決雙方賠償鮑某各項費用總計16萬余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托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托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該規定表明,監護人在將監護職責委托給他人后,在委托監護期間,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構成侵權的,責任還應由監護人承擔,監護人的責任并不因此而減輕或者免除,受托監護人無過錯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本案中,一方面,李某失智后,監護人將其送入養老院,雙方形成委托監護關系,由養老院代為履行監護職責、處理監護事務,但監護人不能“一托了之”,仍然是侵權責任人。因此,李某傷害他人,其監護人無疑要承擔賠償責任。另一方面,養老院對李某未盡到監護職責,顯然存在一定的過錯,因此也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老唐入住某養老院時身患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腦萎縮等多種疾病。一天,護工發現老唐表現異常,隨即通知院長。院長帶領醫務室的醫生前來施救,但沒有撥打120急救電話,老唐不幸離世。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顯示:死亡原因系猝死,發病至死亡大概30分鐘。事后,家屬認為老唐的死亡系養老院的過錯造成的,訴請養老院支付死亡安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共計約22萬元。法院經審理后,判決養老院承擔15%賠償責任。
《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第十九條中規定:“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開展日常保健知識宣傳,做好疾病預防工作。養老機構在老年人突發危重疾病時,應當及時轉送醫療機構救治并通知其緊急聯系人。”該條規定明確了養老院應當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養老院在老人發生危險或者突發危重疾病時,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進行救助,包括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這也是判定經營者是否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一個方面。
本案中,老唐猝死,雖然無證據證明與養老院的行為有因果關系,養老院本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因養老院在老唐病發時未能及時送醫,延誤了救治時間,未盡到安全保障和及時救助義務,存在一定過失,必須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此,養老機構應引以為戒,避免因過失而承擔賠償責任。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