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流媒體面臨使新一代青年真正成為主要受眾、最大化新聞宣傳效果的重大課題。主流媒體需借助新媒體和多媒體,全方位多舉措推進主流新聞傳播,聚焦新一代青年的關注熱點,注重交流互動,吸引更多青年關注主流新聞媒體宣傳,更好地推進新時代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成就的傳播,使新一代青年從主流媒體宣傳中汲取奮進力量,從而更好地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做出貢獻。
關鍵詞:主流媒體;互聯網;青年受眾;新媒體;多媒體
Promoting Mainstream Media Engagement with New-Generation
Youth through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Mo Jies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Center,Higher Education Press,Beijing 100029)
Abstract:For mainstream media,the challenge is to effectively make this new generation their main audience and maximize communication impact.To address this,mainstream media need to leverage new and multimedia platforms,implement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focus on youth interests,and enhanc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By drawing more young people to engage with mainstream media content,the dissemination of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can be strengthened.This will empower youth with inspiration and motivation,contributing to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juvenation.
Key words:mainstream media;internet;youth audience;new media;multimedia
青年是國家、社會、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做好青年人群的新聞宣傳工作,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當今媒體的內容和形式不斷變革創新。在新聞傳播領域中,傳統媒體雖仍舉足輕重,但新媒體、多媒體和融媒體的不斷涌現及推陳出新,已經改變了當今的傳媒世界。主流媒體新聞宣傳如何使90后、00后青年真正成為主要受眾,如何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引領青年走好人生道路,是新聞傳播面對的重大課題,也是媒體工作者和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
一、新一代青年成長于中國經濟和互聯網高速發展時期
90后和00后新一代青年成長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新一代青年提供了更多的物質條件和生活選擇,這對他們的消費觀念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影響。國力昌盛,社會穩定,生活相對富足,是他們生長的環境。他們看到國家走向繁榮富強,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人民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外國的月亮更圓”這樣的觀念幾乎不再存在于新一代青年中,他們看到的是高鐵建設和移動支付帶來的生活便利,即使是歐美發達國家也難以媲美,電子通信、互聯網服務產品國際領先……他們充滿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信任和支持黨和政府的領導,珍惜國家和社會帶來的安定生活。
新一代青年也成長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時期,他們被稱為“網絡原住民”或“網絡原生代”。他們從小接觸網絡,對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有著天然的優勢,互聯網成為他們學習和社交的重要平臺。他們通過網絡了解新知識,接觸到海量信息資源,不會“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而是頗有主人翁精神,放眼世界風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熱點和時政經濟,愿意發聲、參與公共事務,展現出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使得新一代青年有更多機會接觸和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價值觀,形成全球化視野。經濟的多元化和互聯網的開放性促使新一代青年形成了更加多元和個性化的價值觀念,他們追求自我實現和個性表達。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新一代青年需要具備良好的網絡素養和更強的信息篩選和判斷能力,以辨別真偽,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總的來說,新一代青年在中國經濟和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展現出獨特的成長軌跡和時代特征,他們既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的影響。
主流媒體是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傳播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力軍。如果能充分了解新一代青年接收新聞與信息的特征,適應其數字化生存的思維和生活方式,通過變革創新媒體的內容和形式滿足其新媒體平臺的聚集與互動偏好,主流媒體宣傳將可深入新一代青年,更好地推進新時代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成就的傳播,真正體現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意義,使新一代青年從主流媒體宣傳中汲取奮進力量,從而更好地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做出貢獻。
二、新一代青年是互聯網媒體的主要用戶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媒體的發展,傳播推廣技術日益更新,新的社交平臺和新聞傳播渠道不斷涌現,媒體受眾的數量逐年增加,青少年逐漸成為主體。[1,2]新一代青年成長于數字化時代,對新技術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和適應能力,能夠快速掌握并運用各種互聯網媒體。互聯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新一代青年習慣于通過搜索引擎、社交媒體、新聞應用等渠道獲取信息,而不是傳統的報紙和電視。社交媒體平臺滿足了新一代青年的社交需求,他們通過這些平臺與朋友交流、分享生活點滴。新一代青年是多種互聯網媒體社群用戶,關注的媒體平臺較多,如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視頻網站和短視頻平臺等。微信、嗶哩嗶哩、微博、QQ是其最常用的社交媒體平臺。公眾號、頭條號和微博已成為新一代青年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很多00后青年通過朋友圈了解最新時事和行業新聞,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定了信息來源范圍。
新一代青年關心時事,關注自身發展,愿意發出自己聲音。他們樂于探索新事物,傾向于直接溝通,喜歡得到及時反饋。互聯網媒體提供了多樣化內容,如在線游戲、視頻平臺、音樂服務等,新一代青年是這些服務的主要消費者。互聯網媒體允許用戶個性化定制內容,新一代青年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關注的內容和社區。許多新一代青年不僅是內容的消費者,也是創造者。他們在B站、抖音、YouTube等平臺上發布自己的作品,成為自媒體人。
主流媒體在面向新一代青年群體傳播信息、輸出主流文化價值觀時,需充分關注與理解以青年受眾為主體的青年文化,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的優勢,探索適應新媒體生態環境的信息傳播路徑,在深度和廣度上實現主流價值觀在新一代青年中的有效傳播。[3]
三、聚焦新一代青年的關注熱點,注重交流互動
新一代青年正處于人生的上升期,升學就業和職場成長是他們關注的重要主題。雖然享受著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但他們也面臨著就業競爭、房價壓力、環境問題等挑戰,需要不斷適應和應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理想很美好,現實很嚴峻,競爭、未來不確定性、內卷焦慮和精神內耗也同樣存在于他們的生活中,相關的信息也會在極大程度上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新一代青年的視野較為廣闊,從他們關注的新聞和視頻內容來看,天文地理歷史、航天航空、軍事政治、國際爭端、政客表現、電競游戲、體育、旅游、風景、美食和趣事軼聞等等,無所不有。
主流媒體在面對新一代青年宣傳時,推送選材要根據新一代青年的特點和關注點,準備最可能吸引他們目光的內容。同時,推送的信息要有深度,讓青年看后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引發思考,讓他們有滿足感、收獲感和提升感。新聞宣傳內容標題宜精心設計,通過應用熱點詞、數字統計和對比等元素,在實事求是基礎上盡可能吸引受眾注意力。
主流媒體需要注重內容質量,確保信息的準確性,提供有見地的分析和評論,幫助青年建立批判性思維,培養青年的媒體素養,幫助青年辨別信息的真偽,提高他們的信息篩選和判斷能力。同時也通過報道正面典型和榜樣,強化正面引導,激勵青年積極向上,追求卓越。
新一代青年渴望關注,喜歡互動。主流媒體與新一代青年的互動是傳播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的關鍵所在。主流媒體可研究新一代青年的興趣、偏好和媒體使用習慣,利用社交媒體、視頻平臺、博客、論壇等年輕人常用的平臺進行內容發布和互動,以便更好地與他們溝通。在報道新聞和信息時保持透明和公正,以贏得年輕一代的信任,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來優化內容推薦和用戶互動體驗。通過問答、討論、投票等方式,增加青年參與新聞傳播的互動性,讓他們感到自己的表達被關注。在推送內容后設置互動空間,歡迎讀者留言發表感想,同時,編輯團隊及時回復留言,采用生動活潑的語調,適時應用新青年們喜聞樂見的表情包以及潮流梗,將會很好地擴大宣傳效果,同時增強受眾黏性。
四、借助新媒體和多媒體,做好主流新聞傳播
主流媒體新聞宣傳要吸引青年人,多發掘相關選題內容之外,需要把推廣內容發布到青年人最可能接觸到的地方去。青年人是互聯網新媒體的重度用戶。微博和今日頭條具有強媒體屬性,大眾傳播機制明顯;微信傳播圈子化、精準化,可以聚焦相關領域的受眾;多種新聞客戶端、視頻網站和短視頻平臺也都有較大規模的受眾群體。主流媒體可多方調研、綜合評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多個新媒體平臺注冊賬號推送新聞傳播內容,并做好更新、維護等長期運營工作。主流媒體可以利用短視頻、直播、社交媒體等新興平臺,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創新內容形式,傳播新聞和信息。
新媒體平臺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主流媒體可據此分析青年受眾閱讀喜好,定向推送內容,滿足個性化需求,增加青年受眾的關注,增強青年受眾黏性。可對傳播效果進行評估和反饋,不斷調整和優化傳播策略,確保信息的有效傳達。同時,新聞推送速度快,相關話題或內容推送頻率高,爭取到更多新媒體平臺流量加持,也將有助于主流媒體高效地吸引青年受眾。
主流媒體新聞宣傳內容多平臺分發,能最大化傳播效果。除了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外,也可以考慮加大公交車和地鐵屏幕上主流媒體宣傳內容的投放——畢竟新一代青年上下班通勤時間有相當多一部分在公共交通中度過,他們確實也是公交車和地鐵屏幕信息的主要受眾。抓住青年受眾的碎片化時間,盡可能將主流媒體新聞宣傳內容傳播到他們所在的空間里,使其耳濡目染,長期以往,主旋律正能量的傳播效果定將日益顯現。
五、結語
近年來年輕人比以往感受到更大的競爭壓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帶給他們憂慮。“內卷”抑或“躺平”,并不是他們可以自主完成的選擇題。奮進新征程是新一代青年的主旋律,但他們在遇到曲折時,也難免迷茫。主流媒體宣傳需深入了解90后、00后青年的生活狀態、價值觀念,關注他們的需求,提供他們關心的、有共鳴的內容,為青年意識形態認同提供價值引領力,推動青年價值觀念正向化。[4,5]
當下國際形勢較為復雜,社會經濟面對新的挑戰,青年是發展的中堅力量。做好青年宣傳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立足新時代,關注新青年,借助新媒體和多媒體,全方位多舉措推進主流新聞傳播,一定能吸引更多青年關注主流新聞媒體宣傳,從而使得傳播效果最大化,成風化人,潤物無聲,為社會和諧穩定、團結向前夯實基礎,助力民生國計發展。
主流媒體可與教育、文化、科技等不同領域的機構跨界合作,共同開發適合青年的傳播項目,鼓勵青年通過媒體參與社會事務,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主流媒體通過視頻化、內容標簽推送等多種新媒體宣發方式吸引新一代青年受眾,強化主題宣傳,做好理論傳播,賦予青年群體更多正能量,鼓勵青年人面對發展機遇時抓緊時機奮斗前行,遇到挫折時能正確面對,化壓力為動力,堅定其對未來的信念和信心,將有助于新一代青年健康成長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從而推動國家和民族的進步。
通過多舉措全方位努力,主流媒體宣傳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新青年成為主要受眾,而且能幫助他們在心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引領他們走上更加光明和有意義的人生道路。
參考文獻:
[1]劉敏.新媒體發展對我國青少年受眾群體的影響及啟示[J].新聞愛好者,2020(11):90-93.
[2]李劭強,金夢玉.互聯網群體傳播時代受眾研究的新進路[J].中國編輯,2020(1):15-20.
[3]邱月.融合傳播:主流文化價值觀在青年受眾中有效傳播的路徑[J].華夏文化論壇,2019(1):194-201.
[4]張潔鈺,廖小琴.融媒體時代青年意識形態認同形塑:邏輯、方法與機制[J].理論導刊,2022(6):56-62.
[5]盛建軍,黃曼,董杜斌.智能時代青年理性愛國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J].教育評論,2022(4):85-90.
(責任編輯 吳烏英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