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萬寧的滾滾碧波中逐浪,在新疆阿勒泰的皚皚雪道上馳騁,在成都的環城綠道上騎行……從天南到海北,戶外運動在全國各地展現出蓬勃活力。2023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印發《促進戶外運動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推動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達到3萬億元,標志著在邁向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道路上,一個龐大的市場正徐徐開啟。
早期的戶外運動其實是一種生存手段,采藥、狩獵、捕撈等活動無一不是人類為了生存或發展而被迫進行的活動。而如今的戶外運動已成為一種融休閑、娛樂及健身于一體的集體項目群,一種把旅游、運動、文化、人際交流緊密結合起來的生活方式。
戶外運動的內涵廣泛,從狹義角度上看,戶外運動是指在自然或半自然的環境中進行的休閑活動,包括露營、野外探險、騎行、登山、滑雪、自駕越野等。從廣義角度上看,戶外運動更像是一種生活形態,兼具健身、旅游、體育、娛樂、休閑等元素,如球類運動中,高爾夫球、網球是較為大眾化的戶外運動;劃船、沖浪、滑雪、垂釣、攀巖、騎車、跑步則是國人戶外運動健身的主要方式。
戶外運動的興起,豐富的是人們的體育生活,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于促進體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眼下,戶外運動融合了體育、休閑、娛樂、生態、文化等多種元素,有效契合了人民群眾慢生活、體驗式、個性化的各類需求。
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現存戶外運動相關企業6.1萬家。2023年注冊量觸底反彈,全年新注冊相關企業2527家,同比增長16.94%。2024年前9月新注冊相關企業1934家,接近去年同期注冊水平。從區域來看,廣東現存戶外運動相關企業近2萬家,遠超其他地區,穩居全國第一;河南現存戶外運動相關企業9196家,位列斷層第二;江蘇以3650家位居全國第三;隨后是四川、山東等地。戶外運動產業的爆發式增長,為消費注入了新動力,孕育了新亮點。
隨著戶外運動類型的多元化,人群的“圈層化”現象日益明顯,原本小眾的運動形式正在通過“圈層共振”激起新的消費漣漪,不斷擴圈,如City Walk、垂釣等,“運動局”“戶外局”的社交屬性延伸出新的消費點,并推動了不少戶外休閑新職業和新工種的誕生,這些“小而美”新職業的出現,滿足了大眾個性化、多樣化的美好生活需求。
★“文武兼修”的戶外主理人
負責組織和運營戶外運動活動的專業人士,不僅要進行活動策劃與執行、準備活動中的運動裝備、場景搭建布置、對客服務、餐食制作等,更重要的是運營社群、日常事務管理、商務客戶活動定制、擴大品牌活動的影響力以及規劃品牌活動的未來發展等。
隨著戶外運動在中國迅速發展,戶外主理人隨市場的需要應運而生,不過這份職業多為兼職,從事這項工作需要有較強的活動策劃能力與社交溝通能力,在好的方案得到大家積極響應后,能快速組織一場活動與比賽。戶外主理人的收入主要是一場活動的總收入減去教練費、場地費等成本所剩的結余,視活動規模大小和形式而定。?這種收入模式反映了戶外主理人的主要職責和收入來源,即通過組織活動并承擔相關費用,最終通過活動的總收入來覆蓋成本并獲得利潤?。
雖然非專業人士也能成為戶外主理人,但如果你對這個賽道感興趣,可以考慮在大學里攻讀體育旅游專業。
·專業連連看·
“體育+旅游”的新專業來了!
作為國內新興的旅游產品,體育旅游是體育產業與旅游業交叉滲透產生的新消費熱點。它不僅僅是簡單的體育與旅游的結合,它更是一種獨特的健身方式,融合了體育的競技精神與旅游的休閑樂趣;加之新生代家長的教育理念更加多元化,他們希望孩子不只是獲取書本知識,而是可以通過參與戶外、研學、野游等活動增長見識、提高綜合素養。這一新的消費方向亟須具備體育旅游賽事組織與管理、體育旅游推廣與營銷、俱樂部的經營與管理、戶外活動策劃與指導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加入。
2019年,上海體育大學獲教育部批準開設體育旅游本科專業,并成為我國第一所開設此專業的院校。全國目前有12所院校開辦此專業。
在我國,旅游從來不缺市場,但在“特種旅游”的環節中存在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缺失的狀況。比如,導游不具備戶外領隊的技能。全國開辦的旅游院校和專業,畢業生大多都有策劃路線、組織、溝通等能力,但很多人本身不具備戶外運動的專業技能。
在戶外運動這個范疇內,旅游和體育需要相向而行,旅游要擁抱戶外運動的專業性。因此在培養方向上,體育旅游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帶團、運動、野外救助等多項技能,學習體育旅游管理和技術指導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備體育旅游工作所需的經營、管理、服務、策劃、咨詢、培訓和休閑運動項目技術指導等綜合實踐能力。
體育旅游專業的發展和當下流行的時空觀、消費觀等交織在一起。比如說,在這個專業,年輕人可以不再從事朝九晚五的工作,活動范圍很廣,也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他們會跟著賽事去徒步、去游玩等。畢業后,他們可在政府文化旅游體育部門從事行政工作,或在體育旅游企業、體育賽事運營公司、體育休閑度假中心、城市運動綜合體、國家公園、體育旅游特色小鎮、高級酒店康體中心等從事經營、管理、教育培訓和運動項目指導服務等工作。另需注意,報考此專業需要參加體育高考。
★雪地精靈的守護者——滑雪巡救員
指對滑雪者及設施設備進行安全巡查,并對傷者在醫療救治前實施救助的人員。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巡查滑雪場安全和滑雪者狀況,對傷者進行傷情評估和院前應急救助、轉移運送等。2024年7月31日,滑雪巡救員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增設為國家新職業,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坊間一度調侃:“滑雪的盡頭是骨科。”滑雪運動早在2013年就被國家認定為高危險性體育項目,隨著我國冰雪運動持續擴容,對專業的滑雪巡救員的需求與日俱增。該崗位不僅要對滑雪者及設施設備進行安全巡查,還要具備傷情評估和院前應急救助等專業素質。據悉,滑雪巡救員的崗位薪資水準在每月3500元左右,并不算高。
·院校看點·
目前我國已有多所高校設置冰雪學院,并培養運動防護、滑雪救助相關人才。2023年6月,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冰雪學院)已經開設滑雪巡救理論與實踐課程。課程內容涵蓋了滑雪技能、雪場文化、戶外急救、損傷評估、巡救體系、救護方法、醫學知識等理論板塊和實踐板塊,力求培養一批具有系統理論和規范實操能力的滑雪巡救專業人才。
★和風做朋友的滑翔傘教練
一般由通過專業學習,獲得雙人滑翔傘證的職業滑翔傘飛行員擔任(有的還需獲得滑翔傘教練員證),這是一個對專業技術要求極高的新興職業。
滑翔傘是一項與地理氣候密切相關的運動,簡單來說是風的運動,靠風來操縱。判斷風,是滑翔傘教練員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目前全國持證滑翔傘飛行員還不到2萬人,專業培訓可以用“嚴苛”來形容。
對于滑翔傘運動的零基礎體驗者,帶飛教練通過正確解讀飛行氣象條件和運用純熟細膩的控傘技術,帶領體驗者飛行。帶飛教練還要正確操作滑翔傘裝備,確保飛行安全,同時帶飛教練還要能夠處理各種緊急情況,能夠照顧不同乘客的個體差異。一般滑翔傘教練的年收入在1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
·院校看點·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國內最早且目前唯一一所經教育部批準開設滑翔傘課程的高校,擁有成熟的教學體系及滑翔飛行資源。該校2005年率先在全國招收社會體育專業(戶外運動方向)本科生,2007年申辦了體育教育訓練學(登山戶外運動方向)碩士點,開設了以登山、攀巖、定向、野外生存、山地戶外、拓展運動、滑翔傘、潛水運動等為主的戶外運動課程,創建了戶外運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被譽為“戶外運動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