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義捐軀,受后人景仰
——巴黎豎起華工紀念碑
1998年11月2日下午4時,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法國捐軀的華工的立碑儀式,在巴黎華人聚居的十三區隆重舉行。
紀念碑坐落在兩棵繁茂的桐樹和楓樹中間,碑體是一塊重約兩噸、高近兩米的人體半身形花崗巖。上半部鐫刻著兩行中文碑文,“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法國捐軀的中國勞工和戰士”。下半部是相同內容的法文碑文。整體觀感莊嚴而肅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后約有14萬華工來到法英兩國,從事各種戰時工程。后來一部分華工還直接參戰。幾年中,數以萬計的華工和華人戰士捐軀異邦。他們為正義捐軀,受后人景仰。
早在1925年,留居法國的3000名老華工就曾要求法國政府立碑紀念陣亡的華工,但未如愿。多年后,他們的遺愿終于成為現實。
現場接受媒體采訪的幾位當年留居法國的老華工的后代,他們有的到過中國,有的還沒有到過,但他們都熱愛中國。面對當天的隆重場面,他們都很激動。他們說,看到先輩的業績被人們承認并銘記,感到十分欣慰。作為有著中國血統的法國公民,他們愿繼續努力,推進中法兩國人民友好事業不斷發展。
長江三峽工程順利截流
1997年11月8日下午3時30分,隨著最后一車石料傾入江中,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
三峽工程以其規模之大、總裝機容量之大、綜合效益之顯著著稱,堪稱世界級巨型工程。大江截流成功,標志著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一期工程順利完成,并轉入二期施工。
當天,李鵬總理在龍口附近的工地上正式下達了合龍令。現場副總指揮發射的3顆信號彈騰空而起。剎那間,上下游圍堰4個堤頭上整裝待發的車輛如同一群威武的雄獅,直逼江水奔騰的龍口。葛洲壩集團一公司車一隊司機朱顯清駕駛著自卸車一馬當先,向龍口拋投下第一車石料。
下午3時整,大江截流儀式開始,雄壯的國歌在峽谷回蕩。3時30分,上游圍堰截流成功,左右兩道戧堤完全連接在一起。葛洲壩集團公司上游左岸總指揮和右岸總指揮跨過合龍處緊緊擁抱在一起。喝彩和歡呼聲響徹云天。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同志指出,大江截流勝利實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史上的一個壯舉,這必將給正在滿懷信心地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國各族人民以巨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