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6日,2024中國新媒體大會在長沙召開)
中國新媒體大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以“新使命 新機制 新變革”為主題
聚焦擔負新的文化使命
聚焦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
會議共設置1個主論壇、6個平行論壇
全方位呈現全媒體建設的成果、
經驗與思考
除重量級嘉賓的發言
我們一起看看各專題論壇上的特色活動
一、“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融創精品案例征集展示活動
媒體系統性變革,內容建設始終是根本。該活動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征集展示以此為主題的融媒體精品報道案例,展現各地投身改革、推進改革的精神面貌。
二、“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專題報道啟動
長江沿線省、自治區、直轄市協作報道。綜合運用調查報告、短視頻、直播、創意互動等多種形式,深入挖掘長江文化蘊含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突出對長江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體現長江文化對中華文明孕育傳承發展的重要貢獻,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凝聚奮進力量。
三、“我的工作室”優秀案例庫上線
展現主流媒體工作室在內容生產、機制創新、運營傳播、品牌建設等方面的積極探索、取得的工作成效,反映其在媒體融合發展中“輕騎兵”的突出作用。
四、發布《2023年度商業傳播平臺社會責任報告》
客觀、真實評價商業傳播平臺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包括正能量傳播、“自媒體”管理、公益、安全四個維度。評價對象涵蓋新聞資訊類、社交媒體類、視頻類、社區類等40余家平臺,重點關注騰訊、抖音、微博、百度、小紅書、愛奇藝等22家平臺。
五、“2024中國新媒體聯合公益行動暨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啟動
征集各新聞單位、商業傳播平臺等上線并持續運行至今的新媒體公益項目。其特點是:公益屬性鮮明、內容特色突出、形式手段創新、社會效果良好。
六、發布《大模型深度賦能媒體智創融合——中國智能媒體創新發展報告(2023—2024)》
聚焦“大模型+媒體融合”新動能,解析最近一年來智能媒體發展的新動向、新實踐與新趨勢。
七、2024“融媒有技”優秀案例庫上線
集中展示新媒體、新平臺在內容生產、平臺建設、社會服務、管理創新等方面運用先進技術賦能媒體融合發展的實踐成果。
八、“媒體+”創新案例庫上線
集中展示媒體功能與政務服務、社會民生、國家治理深度共融的實踐成果。
九、“溫暖之城”系列報道暨“溫暖之城”融媒體展播活動啟動
充分發掘各城市運用大數據實現智慧治理,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典型事例。以融媒體手段呈現。
十、數字文博“山海相逢公益計劃”啟動
結合數字文博論壇,以博物館研學的形式,組織項目幫扶山區和邊遠地區青少年來到湖南博物院,近距離了解歷史、感受歷史。
十一、“10萬件文物采集工程”發布
依托芒果數智自主研發的文物3D數據采集技術,通過文物神經核表面重建算法,以線上裸眼3D文物展的視覺交互方式,與全國各大博物館合作完成10萬件文物的數據信息采集。
十二、舉辦馬欄山時間文創活動
展現馬欄山園區積極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產業發展成果,深入研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機制新趨勢,交流分享科技賦能音視頻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新方式,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催生文化新業態。
十三、舉辦“科文相融 新智相生”2024中國新媒體技術展
聚焦人工智能賦能媒體融合發展,智媒技術服務智慧文旅、數字文博等新型文化業態培育的技術場景,設置數字文化裝備展區及音視頻技術展區,全方位呈現新技術賦能文旅、演藝、游戲等文化業態高質量發展的新應用、新場景。
(據中國記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