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時代,主流媒體需要利用好大流量的優勢,將自身打造成為“流量+正能量”雙贏型媒體,實現創新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大流量傳播正能量,成為主流媒體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采用分析法具體闡述了主流媒體大流量的基礎,并提出要堅持樹立正能量意識,堅持“內容為王”,不斷創新話語表達與呈現形式,利用技術賦能正能量表達,拓寬傳播路徑,讓正能量與大流量實現雙向奔赴,以期為業界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主流媒體;流量;正能量;傳播策略
信息化時代,“流量”已經成為媒體傳播的重要風向標。但流量也是一把雙刃劍,在提高信息傳播效率的同時,亦會給社會帶來信息泛濫和失真的挑戰。時代需要正能量,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也離不開正能量的推動。主流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中流砥柱,要充分利用好自身平臺優勢,實現大流量與正能量的相融、創新與發展,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日益成為主流媒體發展的最大增量。在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加持下,主流媒體應在內容、形式、傳播上走改革創新之路,持續擴大主流媒體的覆蓋面、傳播力與影響力。新時代下主流媒體要樹立好傳播正能量的思想意識,將具有正能量的思想、故事融入內容創作中,利用好新技術,實現對內容的形式創新,多維度解析正能量,并不斷拓展傳播路徑,讓正能量聲音傳播到更深、更遠的地方,實現讓主流媒體流量擁抱正能量,讓大流量持續澎湃正能量的時代目標。
一、主流媒體大流量的基礎
(一)主流媒體是凝魂聚力的主心骨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主流媒體是宣傳工作的主陣地、輿論引導的主力軍、凝魂聚力的主心骨,引導大眾思維,激發精神活力,在塑造公眾輿論和形成社會共識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
首先,主流媒體幫助民眾更好地了解社會現象,理性看待問題。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大眾獲取信息、掌握動態依賴主流媒體報道。權威媒體傳播事實,并通過全面調查、多角度解讀,揭示事件深層含義,指導公眾思考,調動社會各方力量。
其次,主流媒體弘揚時代楷模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更好激勵人、引領人。例如,澎湃新聞以“時代楷?!睘橹黝},報道不同崗位上平凡人所做出的不平凡事。這組系列報道從不同角度出發,深入講述時代楷模的點點滴滴,向受眾呈現了他們的生動故事,將他們鮮活的形象表達出來,以小事展現新時代的奮發大精神。主流媒體歌頌新時代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蓬勃氣象,將“小我”融入“大我”,將個人理想信念與祖國發展相結合,體現與時代同進步的風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并感召更多的普羅大眾。
(二)主流媒體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
主流媒體始終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在題材選擇、典型人物塑造以及表現手法創新等方面,堅定傳播好聲音、弘揚正能量的時代目標,奏響新征程奮進之聲。
主流媒體以生動感人的故事,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時代進步、關注社會發展亮點,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傳遞下去。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感動中國》欄目為例,該欄目通過嚴格篩選,深入采訪,精心制作,為廣大觀眾呈現了各行各業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這些人物背景各異,但他們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大愛的精神,堅守著,奉獻著。例如,創辦了全國首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改變了許多貧困女童命運的張桂梅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張桂梅老師的事跡通過深度報道生動地展現出來,讓觀眾深切地感受到她身上所蘊藏的那種堅韌不拔、忘我奉獻的精神力量。先進人物的事跡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在全社會廣泛傳播,激發人心向善、大義凜然的正氣,引領社會道德風尚,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有力地達到了傳播新時代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目的。
主流媒體善于挖掘社會“痛點”,從受眾關心的話題中找準切入點,正面解讀政策宣傳。例如,中國經濟網根據2023年9月國務院提出的出臺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的措施要求,迅速發布了《償還欠款!國常會:央企國企要帶頭!》的短視頻作品。在作品中重點報道國家提出的政策要求,并讓受眾看到政府的決策與決心,對政策進行全面、細致且正面的解讀,提升了群眾滿意度,做好了正面宣傳的引導。
(三)主流媒體掌握輿論斗爭的主導權
主流媒體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重要力量,肩負著意識形態領域“舉旗人”“守護者”的職責使命,在把控好輿論導向、凝聚共識上起到關鍵作用。
主流媒體通過對國內外重大事件的及時準確報道、對熱點問題的客觀分析、對謠言的澄清等方式,有效引導輿論走向。例如,新華社注意將國家立場、政策解讀融入報道中,以利于民眾形成一致意見。其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報道中,既傳遞了中方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又闡釋了中美經貿合作的重要性,既有對中美貿易摩擦中談判過程的深入分析,也有對國家情緒和理性認知的有效平衡。新華社也善于引導各方理性討論,通過系列報道和評論文章凝聚改革共識,對國內重大改革議題進行深入探討。這些努力,使新華社在輿論引導和共識凝聚方面,成為一支重要的中堅力量。
二、以高質量贏得大流量,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一)樹立傳播正能量意識,堅持“內容為王”
1.豐富內容供給
主流媒體要傳播正能量,豐富的內容供給是基礎。在如今信息多元化的時代,主流媒體需要不斷拓展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滿足不同受眾需求。具體來說,可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拓展內容廣度。主流媒體應該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等多個領域。比如在科技領域,可以跟蹤報道我國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領域的最新突破,展示科技創新實力。文化領域除了傳統文化,也要關注流行文化中的正能量元素、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等。第二,深入挖掘內容。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與意義。經濟領域既要報道宏觀數據政策,也要講述企業創新發展的歷程。社會領域則要提供客觀信息和觀點,對教育公平、養老服務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2.強化人文關懷
主流媒體強化人文關懷對傳播正能量具有深遠意義。這種關懷,體現的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能使報道更有溫度,更能感人肺腑。主流媒體在實際工作中,可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關注民生問題。關注就業、住房、醫療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情。記者通過深入走訪,反映群眾所需所難,促進問題的解決。比如,對困難家庭的報道,不僅要表現他們的生存狀態,還要講述他們努力脫貧的奮斗故事。第二,在災害信息傳播中,應注重對受難者進行人文關懷。面對自然災難和突發事件,媒體報道不應僅停留于事件發展與救援進度,更需聚焦受災人員心理波動和情感需求。例如,在地震發生時,媒體可以展示心理支援工作實際情況、傳達充滿人性色彩的故事,為受害群眾提供心靈安慰與激勵。第三,主流媒體應注意殘疾人士、獨居老人及留守兒童等群體,揭示他們的生活現狀及急需解決的問題,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弱勢群體。通過傳播他們自強不息的小故事,傳遞振奮人心的信息,弘揚正能量。
3.講好典型故事
講述典型故事是大眾媒體傳遞正能量的核心工具。這類故事能夠引發公眾強烈的情感共鳴,激發內心力量。因此,大眾媒體要深入挖掘并展現這些故事,以弘揚積極價值觀。在報道感人事跡中,大眾媒體應關注兩個重要領域:第一,對國家和民族真摯熱愛的表達,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基礎。媒體應多報道那些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及其壯舉,生動呈現他們的愛國熱忱和無私奉獻精神。通過敘述這些打動人心的故事,可以展現公眾對祖國的敬仰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第二,宣揚普通人的不懈努力。在現實社會中,不少普通人憑借努力和堅持實現了夢想。媒體應大力報道這些勇敢奮斗者的奮斗經歷,樹立楷模,激勵更多人在信念的指引下,為人生目標而努力奮斗。
4.用好熱點,呼應正向聲音
主流媒體需敏銳把握時代脈搏,發表意見,弘揚正能量。在重大事件面前,通過深入報道和詳細分析故事,有效引導社會輿論。這不僅可以傳播正能量,還能激發公眾熱情與共鳴。例如,央視體育頻道對東京奧運會進行了廣泛充分的報道,不僅捕捉運動員們的精彩瞬間,還講述他們背后的努力和奮斗,向公眾傳遞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信息。一位舉重選手克服千辛萬苦在奧運會上為國家增添榮耀,媒體對此給予詳細描述,讓全國人民分享勝利喜悅,同時展示獎牌背后的艱辛付出,鼓舞大家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要奮勇向前,不斷提升自我,并感受體育精神的重要價值?!度嗣袢請蟆吩趯|京奧運會的報道中從“我”的角度出發,在現場對公眾關切的知識、問題進行拓展,并且將報道的焦點放在賽場內外的球迷、攝影記者等非焦點但公眾關心的人物上,從不同角度講述他們的故事,讓公眾看到普通人也有大情懷。這種從“我”的角度出發的報道更具吸引力和貼近性,引發公眾對“小”人物的關注,也讓公眾感受到了每一個平凡人對奧運會的貢獻與付出。
(二)創新話語表達,運用新技術呈現正能量
1.創新語言表達
在新媒體時代,創新語言表達是主流媒體吸引受眾、傳播正能量的重要方式。主流媒體應讓嚴肅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拉近與受眾距離,提高正能量傳播效率。創新表達可以讓被忽視的信息變得引人注目,在輕松氛圍中傳遞積極內容,促進良好輿論環境的形成。
這方面《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就頗具代表性。其解讀政策時有引入如“關鍵點”“知識進階”等網絡流行語;就業策略的探討,常以親切的開場白拋磚引玉,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評論,則輕松幽默地說出看法。重大節日期間,“今天,讓我們為祖國吶喊助威”,不僅激發民眾愛國情懷,這種充滿活力的話語還傳播了正能量,其表達方式頗具參考價值。
2.創新形式呈現
主流媒體創新形式的展現,需借助于新技術及獨特方式。別樣視覺體驗可令觀眾眼前一亮,茅塞頓開。知識傳播和價值引導并非枯燥無味,在生動形象的表現形式下,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受眾,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突破框架式思維,進行創造性思考,能夠使知識傳播與正面價值輸出更富活力。《美術文獻中的黨史》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精品力作。借助虛擬現實科技手段將黨的發展歷程進行展示演繹,如油畫《開國大典》,通過穿越還原當初情境元素,回到1949年那個振奮人心的重要時刻,引導觀眾了解作品的黨史背景和精神內涵。這樣的創新形式增強了觀眾的學習熱忱和愛國精神。而《美術文獻中的黨史》就是“在美術中了解黨史”的最好實踐者,其在“科技+藝術”這種模式下,將了解黨史作為核心目標與展現時代精神狀態完美結合,從人民立場為出發點并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自我創新。
(三)拓寬傳播路徑,實現大流量引導正能量
1.以大聲量搶占熱搜榜
主流媒體需要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在重大活動和事件當中及時表態發聲,努力登上熱搜榜,傳播正能量。可以通過多個平臺聯動快速擴大自身影響力,引發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激發民眾愛國熱情,讓正能量在網絡空間廣泛地傳播。
2019年10月1日,北京長安街上,盛大閱兵儀式如期舉行。《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通過各大社交平臺實時報道,將現場震撼場面帶給全平臺觀眾。閱兵方陣整齊劃一,受閱官兵英姿颯爽,讓國人震撼,也令全球矚目。媒體還深入報道閱兵儀式背后的故事,展現將士們的刻苦訓練,以及后勤保障人員默默付出的辛勞。
相關話題很快登上熱搜榜首,引發全民熱議。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抒發對祖國的贊美之情,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這份真摯的情感在網絡空間中不斷傳遞,溫暖著國人的心。閱兵儀式不僅展示了我國的軍事實力和科技進步,更激發了各民族團結奮進的蓬勃力量。
2.樹立分眾化、差異化傳播機制
傳播策略應主要關注不同群體的特征和需求,策劃差異化內容,實現精準傳播。
制作符合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興趣團體的內容,不僅可以傳遞正面信息,還能滿足受眾多樣化的要求。一些主流媒體對青少年群體予以關注,精心制作了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動畫系列,并以可愛迷人的卡通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為載體,有效引導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誠信友善好少年,涵養其愛國情懷。此類動畫作品在各大視頻網站上廣為傳播,深受青少年的喜愛與追捧。
部分地方電視臺以服務老年觀眾群體為著眼點,精心策劃以健康與休閑為主要內容的節目。以某電視臺的一檔健康節目為例,它邀請專業人士對老年病癥的防治方法進行深入講解,介紹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既能豐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又傳遞對其身心健康關懷的正面信息。
3.“主流媒體+自媒體”雙向賦能
在當前媒體環境下,傳統主流媒體要主動與自媒體合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自媒體可以通過與主流媒體的深度合作,增強自身的信譽度和傳播效力,達到雙方優勢互補,并通過合作來廣泛傳遞正能量,從而取得更大的社會效應。
“免費午餐”公益項目經央視新聞深入報道后,引發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借助央視新聞強大的傳播力和多元化的報道方式,向社會各界傳遞活動的意義,這對解決貧困學子的午餐難題、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條件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時,知名美食博主“吃貨小李”,運用其社交媒體賬號和直播平臺,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向粉絲介紹活動的動態和成果,吸引更多美食愛好者加入其中,在為公益事業添磚加瓦的同時,對其自身也起到了積極推廣的作用。兩者的通力合作,既有利于促進公益事業的開展,又有利于增強“吃貨小李”在公眾中的信任度和影響力,實現了多方共贏。
三、結語
主流媒體在信息傳播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在“流量”時代,主流媒體應時刻謹記自身責任,通過增強傳播正能量意識、創新話語表達、拓寬傳播路徑,以高質量贏得大流量,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為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注入強大動力。新時代下,主流媒體擁抱正能量,對凝聚團結奮進力量、書寫強國建設新華章具有重要意義。未來,主流媒體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傳播能力和水平,為建設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成燕.全媒體時代地方主流媒體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分析[J].新聞文化建設, 2024(10):79-81.
[2]劉瑩.讓主旋律和正能量持續產生大流量:寧波廣電集團黨的二十大主題宣傳報道實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3(6):105-107.
[3]方鷹.打造“正能量、高容量、大流量”的主流新媒體:以金華廣播電視總臺的探索和實踐為例[J].中國記者,2021(1):100-103.
[4]莊文森.論新媒體環境下正能量傳播研究[J].現代交際,2014(7):94,95.
[5]廖桂金.集聚“好人”效應,擴大正能量傳播[J].新聞戰線,2022(13):81-83.
[6]任鵬飛.王忠:深耕文化“兩創”,讓正能量澎湃大流量[J].中國廣播影視, 2023(Z1):85-88.
[7]肖夢吟,方田.主題報道如何將“正能量”轉化為“大流量”[J].新聞前哨,2023(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