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預制朋友圈”現象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觸及當代社交媒體使用習慣的核心議題——真實性的喪失與自我呈現的標準化。朋友圈本是我們記錄生活、表達真實自我的渠道,如今“預制朋友圈”等不盡真實的內容逐漸占領我們的微信,侵占了我們向外輸出自我、向內審視自我的通道。雨果曾寫道“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氣和水填滿了天空和海洋,人們的心靈卻是空落落的。他人眼中的艷羨并不能真正充盈我們空虛的心靈,我們需要沉淀,真正走進生活,感受浩氣磅礴的名山大川,感受厚重斑駁的城墻古鎮,感受各式各樣的風土人情……將所見所聞內化為所感所悟,而非只是展現為浮于表面、模式化的“精致生活”。在信息化、快節奏的時代里,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尋找回歸真誠與個性化表達的道路,重拾那份對真實生活的熱愛與向往。
(摘編自“紅網”2024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