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國家的改革發展,建筑領域也進入深化改革狀態,整個建筑行業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國家、社會乃至百姓對建筑施工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對高層住宅小區的施工要求特別嚴格。在高層住宅地下室施工過程中,注重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從而保證高層住宅的地下室不出現漏水現象。從高層住宅地下室防水施工重要性以及地下室施工的特征方面加以闡述,對高層住宅地下室出現漏水現象的主要原因和施工要點進行分析,最后通過實踐得出地下室防水施工的有效改善措施。
高層住宅; 地下室; 防水施工技術
TU761.1+1B
[定稿日期]2023-06-19
[作者簡介]趙曼利(1991—),女,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施工內業技術和工程預算工作;陽一(1990—),男,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現場質量、安全、環保等管理工作。
1 高層住宅地下室的防水工程重要作用及其特點
1.1 高層住宅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的重要性
高層住宅地下室施工過程中,防水施工是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地下室又是高層住宅的一個重要附屬部位,一般除布置停車場外,保證高層住宅正常使用的主要設備都布置在地下室,一旦地下室的防水施工質量不能得到保障,發生滲水情況,必定會影響其正常發揮使用功能的作用。另外由于地下室外墻等圍護結構經常受到地下水、雨水等多種水的沖刷,很容易浸入混凝土中甚至會導致可溶性侵蝕和鋼筋生銹,對建筑物的整體結構安全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加強對高層住宅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1]。
1.2 高層住宅地下室的防水工程特點
目前施工的建筑物,地下室防水工程主要由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和卷材防水兩道防線構成。第一道防線結構自防水,顧名思義就是依靠混凝土自身的密實度抵抗地下水的侵蝕,從而起到自身防水作用;第二道卷材防水層,有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滲漏的作用,是整個地下防水工程中的第二道屏障,對整個工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2.1 混凝土結構自防水
地下室混凝土結構主要具有承重和維護功能,同時兼具抗滲、耐腐和耐侵蝕的特點,在高層住宅地下室的施工中,混凝土自防水也有很多薄弱環節。
1.2.1.1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裂紋
高層住宅地下室基礎底板一般都是采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其特點是厚度超過1.0 m,澆筑體量大,在澆筑完成后要受到水泥水化熱影響以及混凝土內外約束,從而使混凝土形成溫度裂縫,因此比較容易發生滲水的質量問題。
1.2.1.2 混凝土后澆帶(底板、外墻、頂板)
大型群體建筑下面的地下室,一般設溫度(收縮)后澆帶和沉降后澆帶,將其分割成若干區域,各區域結構分段施工,達到設計規定條件后,才能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與兩側舊混凝土結合面即是施工縫,也是防水工程較為薄弱的地方,結合面處理不好,就比較容易發生滲漏現象。
1.2.1.3 外墻施工縫
施工縫留設位置不當;施工縫清理不凈,新舊混凝土未能很好結合;止水鋼板位置固定不牢靠;鋼筋過密,混凝土搗實有困難等都會造成滲水現象。
1.2.1.4 設備管道穿過地下室外墻
一般高層住宅的設備用房(如:配電房、水泵房、排風機房等)都布置在地下室內,部份管道從地下室外墻穿過,因此這些管道穿過的部位也是防水薄弱處。
1.2.2 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主要特點是有較好的耐水性和溫度穩定性,其次防水卷材柔韌度很高,地下室底板結構復雜,高低差、轉角處很多,卷材防水層能夠很貼合這些部位,起到至關重要的防水作用。不過在卷材防水施工時,也有幾處相對薄弱的環節,一旦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引發漏水現象。
1.2.2.1 卷材粘結不牢
在基礎墊層澆筑完成表面潮濕的情況下,開始涂刷冷底子油,降低了防水卷材與基礎底板之間的粘結性能,造成底板滲水或者是外墻混凝土拆模后,表面混凝土還未完全干透,作業人員就開始鋪貼防水卷材,造成卷材與墻體之間粘結不牢靠,從而導致墻體發生滲漏。
1.2.2.2 卷材搭接長度不夠
施工卷材防水時,防水卷材搭接長度不夠,卷材之間不能形成良好的密封,就很容易使雨水、地下水等涌入,因此發生漏水現象。
1.2.2.3 卷材破損、變形
在原材料儲存運輸過程中,由于保管不當,儲存環境惡劣,對卷材沒有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造成卷材破損、變形等,而施工時從節約成本角度出發依然使用破損卷材,就很容易出現發生滲水[2]。
2 高層住宅地下室漏水的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澆筑質量缺陷:混凝土墻根澆筑不密實、施工縫夾渣
地下室施工中由于基礎鋼筋規格大,導致鋼筋之間間距較小,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中,振搗棒很難插入基礎和墻體底部,因此不能確保根部混凝土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地下室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縫的處理是核心環節,如果不作好質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注重連續性澆筑和科學方法的運用,這就必然不能保障施工質量。再有就是施工縫垃圾清理工作不到位,垃圾掉落到模板中但沒有及時清理,隨混凝土澆筑被淹埋其中,會導致質量問題的產生。
2.2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管理不嚴格造成的質量缺陷
高層住宅地下室的施工質量控制程度不加強,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對作業人員交底不具體,沒有明確施工要求,在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時,安裝了鋼板止水帶的部位發生位移不處理,新舊混凝土交接處,清理不到位,后澆帶混凝土防水性能、強度等級沒有提高一個等級等,都可能導致地下室滲漏的產生。其次由于施工順序或施工方法不當,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如磚胎模砌筑過高或過長,或砌筑過程中工人施工技術不穩定導致磚胎模發生局部倒塌,使防水卷材出現翹邊、空鼓甚至破裂等現象。最后就是在卷材施工過程中,防水基層仍處于比較潮濕的情況下就開始鋪貼防水卷材,這就大大降低了防水卷材的粘合性能,這也是后期造成地下室出現滲水現象的重大隱患。
2.3 原材料造成的質量缺陷
要想確保高層住宅地下室的施工質量,除了提高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外,還要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按照配合比報告嚴格控制添加劑用量,比如添加的膨脹劑、防水劑、抗裂纖維等,添加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不能滿足其抗滲性能和耐久性。其次是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注重,隨意更改混凝土標號,使其不能達到設計要求。最后在混凝土送達后,其塌落度不符合要求,而現場施工人員并沒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因此在這一環節的質量控制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3]。
3 高層住宅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措施的應用
為了確保高層住宅地下室防水施工質量,科學地運用防水施工技術是關鍵。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我結合所參與的項目,對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應用作了一些研究和分析。
3.1 混凝土澆筑施工以及振搗技術的應用
一般來說高層住宅地下室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在基礎、梁板和墻體部分是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在澆筑地下室基礎厚大混凝土的時候,采取分層連續澆筑(圖1)和分段分層踏步式推進澆筑(圖2)兩種相結合的方式。在澆筑過程中,保持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避免出現斷層,這時就需要對混凝土澆筑的速度加強控制力度。在地下室墻體混凝土澆筑時,基礎與墻體相交部位要注意分層澆筑的厚度。最后不論是基礎、梁板還是墻體混凝土的澆筑都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振搗密實,否則會出現蜂窩、麻面現象。
3.2 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為了防止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從而導致地下室漏水問題,從五個角度采取控制措施:(1)控制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升溫;(2)延緩降溫速度率;(3)減小混凝土的收縮;(4)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5)改善約束條件和設計構造。施工單位一般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采取如下方式。
3.2.1 選用科學配合比
在商品混凝土預拌時采用科學的混凝土配合比,并在混凝土中摻加復合添加劑降低水化熱(主要選用具有泵送、減水、早強、緩凝作用的混凝土添加劑)。
3.2.2 二次收光
在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抹平、壓實,采用二次收光工藝,并隨時關注混凝土表面凝結情況[4-5]。
3.2.3 大體積混凝土測溫
大體積混凝土澆前,應按規范要求設置測溫點。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混凝土內部溫度會發生較大變化,按照施工經驗,一般澆筑完成10 h后升溫加快,歷時45 h左右溫度基本就能達到峰值,緊接著,在混凝土內部的溫度就開始保持下降趨勢了,持續到最后才與外界溫度平衡。大體積混凝土測溫一般是在終凝覆蓋2~4 h后開始,應按照規范要求設置測溫點,在整個測溫過程中,測溫頻率每晝夜不少于4次。將內外溫差嚴格控制在25 ℃內,從而確保混凝土質量。
3.2.4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保溫保濕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覆蓋2層聚乙烯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再覆蓋2層干草墊或麻袋作保溫層。覆蓋塑料膜防止混凝土水份蒸發起到保溫作用。保溫層在混凝土升溫階段,提升混凝土表面溫度,將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值控制在25 ℃內。在混凝土澆筑大約50 h后,混凝土水化反應基本停止,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開始逐漸下降,保溫層又起到減緩混凝土內部溫度降低速度,使混凝土降溫速率不大于 2.0 ℃/d。大體積混凝土保濕保溫養護期間,根據實則的混凝土內部和表面溫度值,確定是否需要增加保溫層或撤除保溫層[6]。
由專業工長每日定時檢查混凝土表面的潤濕情況。塑料膜覆蓋嚴實的情況下,一般在升溫期間,混凝土蒸發的水份足以保證混凝土表面潤濕。在保溫養護期間,如果發現混凝土局部表面有發白變干的情況,應澆灑溫水養護,嚴禁澆灑冷水養護,特別是在冬季施工時,直接澆灑冷水會使混凝土表面溫度驟降,造成內外溫差值過大,引起混凝土表面開裂。
按實測溫度,混凝土表面溫度下降至大氣溫度后,可以撤除覆蓋養護村料,安排專人負責定時噴淋灑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14個晝夜。
3.3 施工縫鋼板止水帶
在施工縫、后澆帶等部位優先選用鋼板止水帶,以地下室側墻施工為例,在澆筑底板時,外墻水平施工縫下部墻體也同時澆筑,墻體中先預埋鋼板止水帶(本工程采用的止水鋼板規格為3 mm厚,400 mm寬),采用雙面搭接焊方式,在搭接處滿焊,搭接長度不小于25 mm,鋼板止水帶必須固定牢靠,鋼板彎折部位須面向迎水面[7-8](圖3)。
3.4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第一次澆筑后澆帶兩側混凝土后,應對其采取保護措施,防止踩踏變形。按照規范要求,后澆帶結合面的處理方式與施工縫相同。待后澆帶達到封閉條件后,采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封閉(混凝土中摻入的膨脹劑摻量要求應符合設計要求),澆筑前必須將兩側清理干凈,剔去不密實的混凝土。
3.5 卷材防水施工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地下室防水工程最重要的一道防線就是卷材防水。由于地下室結構底板復雜,在進行卷材防水施工時,應重點加強集水坑、電梯井坑、底板高低差等位置的處理。
3.5.1 施工條件
在鋪貼防水卷材前,基礎應加強降水力度,保持地下水位至少下降到墊層500 mm以下,然后才開始基礎防水施工,在施工前還應保持底板混凝土表面干燥清潔。
3.5.2 鋪貼要求
鋪貼卷材時采用滿粘法,在卷材搭接處可用火焰或抹子沿搭接縫邊緣進行均勻加熱、抹壓封嚴,也可采用密封材料沿縫封嚴,搭接寬度不小于100 mm。
3.5.3 陰陽角
電梯井、集水坑、頂板與外墻轉角處、基礎底板等陰陽角位置處防水卷材應做成“R”角,(R≥50 mm)并增加一道同材性防水附加層。
3.5.4 防水附加層
除陰陽角位置需增設一道防水卷材外,在地下室外墻水平施工縫處、地下室底板、外墻和頂板后澆帶處,同樣需增設一道同材性防水附加層。
3.5.5 防水卷材保護層
在基礎防水層施工完成后應立即進行保護層施工,及時保護防水層避免受到損壞,地下室防水保護層通常采用幾種做法:
水泥砂漿保護層:在電梯井、集水坑、磚胎模等斜面或豎向部位優先選用水泥砂漿作防水保護層。施工前先甩漿,待甩漿水泥漿凝固后,再抹水泥砂漿保護層。
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在防水卷材上貼灰餅,以灰餅厚度控制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細石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振搗密實,澆筑完成后要進行澆水養護。保護層具有一定強度后才能進行底板鋼筋綁扎,以保證防水卷材不被后續施工破壞。
外墻防水保護層:外墻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一般采用保溫板,或者磚砌體作為保護層,在保護磚墻施工過程中避免磚塊、施工工具等銳物劃破卷材。
頂板防水保護層:通常情況下地下室頂板采用水泥砂漿作防水保護層,在保護層施工前應設置縱橫分格縫,鋪設水泥砂漿時隨鋪隨拍實,并刮平[9-10]。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層住宅的數量以及范圍在日益擴大,高層住宅的地下室的施工技術要求更加規范,施工質量要求更加嚴格。增強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就要從施工的各個環節引起充分重視,作好每一步質量控制工作,同時應結合工程實際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預防及治理措施,提高施工技術,并在施工中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嚴把工程質量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地下室的整體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如平.淺談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J].四川水泥,2020(1):271.
[2] 劉冬霞,董顏文.淺談結構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0):248.
[3] 董寵杰.混凝土質量缺陷常見問題及處理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18(16):194-195+208.
[4] 謝隆棋.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整體澆筑施工技術及裂縫控制分析探討[J].江西建材,2017(18):82+87.
[5] 林映航.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與裂縫控制[J].廣東科技,2011,20(22):74-75.
[6] 孫喜德,邵娜娜.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法與溫度裂縫控制措施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2,7(24):51-53.
[7] 王兆斌.混凝土結構鋼板止水帶制作安裝方法探究[J].房地產世界,2021,(10):129-130+133.
[8] 徐皓.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項目中的應用淺析:以某高層住宅小區建筑項目為例[J].房地產世界,2022(13):109-111.
[9] 司道林.非瀝青基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的應用研究[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40(1):23-26.
[10] 張靖.屋面防水卷材砂漿保護層的防裂措施[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8):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