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文化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資源,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眾多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充分利用好優質紅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實現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促進大學生成為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以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價值及發展現狀為出發點,深入探究了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徑。
關鍵詞:紅色文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
引言
紅色文化是中國人民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精神文化結晶,承載著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人類先進文化的汲取。要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與運用,生動傳揚紅色文化。在此背景下,紅色文化成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資源。在新時代,高職院校既承擔著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技術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時也面臨著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高質量的紅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對于實現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以及促進學生成為具備紅色精神和專業技能的全面發展新時代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價值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源于其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根脈和豐富的資源[1]。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資源和內涵,還可以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技能訓練課程相結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豐富性。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在線播放影像資料、展現歷史圖片,組織學生參加紅色故事演講、參觀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教學方式,提升了課堂教學內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2],讓學生親身感悟到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將空洞無趣的理論灌輸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文化熏陶,更有利于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發揮出來。教師將紅色文化藏在背后的故事說給學生聽,才能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關注紅色文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紅色文化的感染,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使紅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促進大學生人格發展的健全性
紅色文化是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等方面教育不可或缺的教材資源,可以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健全的人格發展。高職院校教育學生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更多的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格品德。以紅色文化為基礎、以百家爭鳴為導向,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外部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紅色文化蘊含著優秀的中華傳統美德和深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可以幫助大學生抵擋住不良思想觀念的侵害。文化底蘊是錘煉和凝聚基本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升華,對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有助于學生將其內化為自身的精神品德,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
(三)創新教育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也是獲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經之路。高校教師由于思維定勢或者育人素材不夠豐富等原因常常采用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過于政治刻板化而缺少感染力,讓學生難以產生感情共鳴,甚至出現疲憊厭倦心理,無法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不僅可以避免單純說教式的灌輸教育,增加師生之間愉快地互動,還可以增加實踐教學的趣味性,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了歷史故事的表現方式與表達形式,通過“歷史再現”的形式,與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身臨其境地感悟紅色史實,并從中獲得最真切的感受,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和真實性,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假、大、空”的尷尬境遇。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有問題
(一)高職院校對紅色文化的重視度不高
當前高職院校對紅色文化的關注度不高,宣傳力度不足,在校園文化中出現的紅色文化要素也比較少,對于紅色文化教育意識模糊,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對于紅色文化的重視度不高。高職院校往往把紅色文化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體系當成一種政治性任務。這種教學氛圍會嚴重影響學生價值觀的正確養成,學生一味地追求對自身就業、升學有益的事情,而忽略了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紅色文化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需要將紅色文化引進校園,更多的是要走出去。但在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活動中更重視學生的產教融合,帶領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參觀、實踐、學習[3],開展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頻率相對較少,未能形成長效的教育機制體系,活動內容流于表面,重視形式主義,缺少對紅色內核的挖掘和提煉,未達到良好的實踐育人效果。
(二)教育者對紅色文化的教育度不深
部分教師尚未接受必要地培訓,自身就對紅色文化了解不全面、認知不深刻,一味地采用說教式、命令式的單向講授,灌輸式教學缺乏與學生之間對于紅色文化的相關問題的探討,對于紅色文化無法產生共鳴,甚至出現抵觸情緒。部分教師只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僅僅局限于講授一些紅色事跡和人物,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和淺薄,對于紅色文化的內容缺少深入地挖掘,致使紅色文化的價值未能得到充分地體現。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理論是進行紅色文化入腦入心的第一步,還要引導學生走進紅色教育基地學習感悟紅色文化,部分教師開展的教學實踐只流于形式,對于紅色歷史背景進行簡單的敘述。教師只有真正地去掌握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將紅色文化內化于心,才能更好地將其做到外化于行[4]。
(三)學生對文化的認同度不夠
紅色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人民的寶貴財富,占據著崇高的位置[5]。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文化傳播極為迅速,多元化時代的快速到來,給大學生帶來了外來文化,其中就不乏很多西方不良文化,極容易滲透到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不利于對紅色文化全方位的正確認識。同時高職院校的00后大學生個性比較明顯,他們生活在如今發展迅速的幸福時代,享受著時代給予的安全和紅利,無法感同身受祖輩曾經的艱苦歲月,認為與自身的生活關系不大[6],生活時代的巨大差異使他們很難理解紅色文化的具體內涵,缺乏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部分學生一味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質欲望,過于重視個人利益,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堅定的理想信念,認為張揚個性、與眾不同的就是先進文化,而把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看作已經過時的文化,以至于學生產生了紅色文化認同危機。
三、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徑
(一)營造紅色文化思政教育的校園氛圍,提升育人價值
讓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創建校園紅色文化,使紅色文化更加深入地滲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當中[7]。環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一方面,在校園內開展一系列紅色文化活動:紅色圖書交流、紅歌合唱、革命故事宣講、征文寫作、知識競答等,同時要對于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和宣傳,促進紅色文化的傳播。另一方面,可以不斷優化校園人文景觀,讓紅色文化資源滲透、鑲嵌到校園各個角落內等更加直觀的方式去沁潤學生的內心,比如,在校園的食堂、宿舍、教學樓等人員聚集的地方張貼紅色海報、宣傳標語,打造校園紅色實體建筑,結合區域特色建設紅色文化校史館,設立典型人物雕塑,雕刻先進人物事跡碑。讓學生沐浴在充滿濃厚紅色文化的校園氛圍中,這些無形的意識和觀念,在自身和環境進行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轉變成了有形的存在和事實,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收到了教育內容的滲透,自覺地加強了自身思想政治建設。
(二)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內容與方式
教師在傳承紅色文化教育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文化價值實現的實踐者和引領者,高校教師隊伍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文化價值的傳承和實現[8]。高校教師應當以自身的言行和文化修養為學生樹立榜樣: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當充分挖掘具有深厚紅色文化底蘊的師資隊伍,組織相關培訓學習,鼓勵教師對相關紅色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將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內核和價值觀念融入日常的專業教學中。另一方面,高校教師應當創新紅色文化教學方式,在充分了解紅色文化、掌握相關知識的前提下,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受教育對象,找到適合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打造出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教學形式,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如可開展線上網絡課堂、線下實踐課堂,拉近紅色文化課堂的物理距離,實現內容與形式的互動、現實感受與虛擬體驗的結合[9]。
(三)增強學生思想建設,增進紅色文化認同,培育紅色文化傳承人
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營造紅色文化氛圍,講述紅色文化故事,引導大學生明確文化認同方向,增強文化認同意識。對紅色文化的認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應該是大學生內心對紅色文化真正地理解和認同,能夠將紅色文化運用于思想和行為中,將其視作信仰。高職院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將紅色文化融入校園環境和教學課堂中,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增強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另外,可以通過觀看紅色影視作品,講好紅色文化故事,去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展紅色文化實踐活動,開展紅色文化元素繪畫主題大賽,讓學生們去感受祖輩曾經的艱苦歲月,學習紅色先輩的優秀事跡及精神品質,相對于枯燥的書本知識,這些更具有渲染力和生動性的特點。
(四)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推動紅色文化傳承的轉型與創新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紅色文化的教學與體驗方式過于單一,灌輸式的教育方式效果欠佳。因此,高校應依托網絡多媒體工具,拓寬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播樣態,一方面,提升紅色文化資源內容在學校各新媒體平臺的占有率,開設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校園網站或校園網專欄,在大學生群體中訪問量較高的微博、B站、抖音等平臺發布紅色文化資源相關內容,使學生在瀏覽相關平臺的同時,感受紅色文化的內涵。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傳統節日、歷史典故等資源,利用高質量的紅色文化資源相關文字、圖片、視頻可以增強資源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吸引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創新紅色文化融入途徑,發揮新媒體的強互動性優勢,建立有教師講授并與學生深度交流紅色文化知識平臺的同時,創新開通學生講述紅色故事渠道。通過利用網絡載體將紅色文化內容轉化為多種形式,例如文字、圖片、視頻等,可以使大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驗紅色文化的魅力。這種文化體驗不僅停留在課堂上,更能夠通過各種校園活動、社團組織、文化節慶等形式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從而深刻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的歷史底蘊和精神內涵。
結語
盡管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在高職院校中,學校對紅色文化的重視度不高,教育者對紅色文化的教育深度不夠,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度也有所欠缺。這些問題制約了紅色文化在高職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傳承和發展。隨著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高職院校需要積極應對這些問題,應該營造高校紅色文化氛圍,通過舉辦紅色文化主題活動、建設紅色文化展覽館等方式,讓紅色文化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需要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對紅色文化的認知水平和教育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進而加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度。總之,高職院校應該以激活紅色文化生命力為目標,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創新紅色文化的傳承方式,推動紅色文化在高職院校的傳承與發展,為培養德技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供堅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
本文系2022年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委員會專項課題《江蘇高職高專大學生紅色文化認同的現狀和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2FYHLX05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盧俊穎.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J].區域治理,2019,(29):179-181.
[2]劉麗萍.新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1):27-28.
[3]董雅佩.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思考[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3(02):44-47.
[4]吳霙斐.淺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及路徑[J].改革與開放,2021,(12):64-68.
[5]蔣小燕.新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路徑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02):64-66.
[6]鄭曉利,劉然.紅色文化融入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大學,2022,(33):34-37.
[7]李霞.論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長沙:中南大學,2013.
[8]李國良,周向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及其實現——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域[J].思想教育研究,2018,(09):91-95.
[9]李少杰.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23.
(作者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航空與交通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