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會在上課時偶爾感嘆一句:“高中生活多美好啊!”我當時不以為然,現在卻再認同不過了——那些靜謐溫馨的午后,那些沉寂幽深的夜晚,每一個充實的日子所付出的努力,都是我們在用少年的豪氣與英氣澆筑自己的青春啊!
我珍惜失敗就如同珍惜成功一樣,每一次考試都是我趕超他人的好機會,因此我不會去計較每一分的得失。
每次考完試出成績后,考得好的同學喜出望外,考得差的同學有可能一蹶不振。而我則在大家擠在辦公室看分數的時候,將前一階段攢下的錯題拿去問老師,反思最近的學習狀況。
當確定自己沒有存在很大的問題時,哪怕成績沒有起色,我也不會在意,而是繼續按照原有的節奏進行復習。因為成績的反饋往往具有滯后性,只有保持對自身的充分認知,才能在分數給自己“判死刑”的時候繼續勇往直前——把“紙老虎”戳破,真正的實力才會得以顯現。
在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后,我發現我最大的短板是英語,而在數學上比較有優勢。相對于有些同學一心撲在劣勢學科上而導致精力分配不均的情況,我則要求自己數學要考第一,英語成績要過平均分,對我來說這樣的目標是最合理的。因為優勢好比良馬,不將它發揮到極致豈不浪費才華?而劣勢好比惡犬,只有耐心調教才能很好地馴化它。
在高三后期,我這兩門科目的總分已經展現出絕對優勢。在許多同學煩惱的偏科問題上,我用比較少的精力便解決了。
認識自己,信任自己,是我高三時傍身的必殺技。
高二下學期,我跟著我們班的學霸去聽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宣講會。這次經歷在我原本平靜的心湖投下一顆石子,這顆石子沉甸甸的,變成了我的理想——我要去中國政法大學,我愿為它付出努力和汗水。我的腦海中迸發出很多想法,就像動漫中的熱血人物一樣,突然有了想要實現的目標。
當然,這一切才不會來得那么容易。
從小到大,我總是很平靜淡定,臨危不亂,有時這是優點,有時這也是缺點。就像高二時,我總以為還早,一切都還來得及,正是這種態度讓我的成績慢慢出現了滑坡。我一邊告訴自己這樣不行,一邊安慰自己來得及。可越說來得及,我就離中國政法大學越遠。我意識到自己無法再這樣“平靜”下去,必須要做點什么,才能改變這局面。這時我才發現我的學習漏洞很多,表面看起來每門功課都學得不錯,細究起來卻問題重重。于是,我決定先從最基礎的書寫開始做起。
作為男生,我覺得字寫得“瀟灑”并沒什么,后果卻是頻繁被扣卷面分。于是,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練字,尤其是英文試卷。我先是借用尺子畫好橫線,再一筆一畫寫出每個字母。半個學期過后,我再也沒有被扣卷面分,甚至還練成了如同印刷般的“衡中體”。
有了這次經歷,我更堅信:只要我肯去做,我就能做成一切事情。我不再認為做錯題本是老套的學習方法,每個小問題我都絕不放過,一遍遍地請教老師,不再覺得丟人,仿佛我問的不是問題,而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偉大發現。
我把“中國政法大學”六個字貼在了桌面上,刻在了心里,每天早晚自習都要看 1 分鐘,似乎只有這樣我才能離它近一點。即使在備考階段出現了接二連三的考試失利,情緒受到了影響,我也能迅速重拾信心。
對我來說,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認真踏實。高中三年,每一學科我都有自己的筆記本、錯題本,它們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強化,更重要的是內心的踏實與滿足。我喜歡每天清晨坐在窗邊,一邊看著太陽升起,一邊背誦著古詩文或是英語作文,一天的心情隨著太陽一點點的升高而變好,那樣踏實的努力能帶給我最大的安全感。
高中三年真正讓我感到心力交瘁的時候是第三輪復習。因為對理綜卷的練習不夠,每一次考試對我來說都是一大折磨。我記得第一次考理綜的時候,我只考了160多分,化學基本沒有時間寫。中午回到家我狠狠地哭了一場。改正卷子時,看著卷子上的一道道錯題,我懷疑自己沒有能力完成自己的夢想。但是看著自己總結的筆記和寫在桌子上的夢想,我還是選擇繼續努力。
很幸運,我熬過了最困難的時期,陽光從一套套理綜卷的縫隙中照了進來。最后的高考,我的理綜是241分,不算太高,可我也沒什么遺憾了。
林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走得很慢,可我從來不會后退。”你要知道,水滴石穿,靠的不是力量而是堅持。最困難的時候,可能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你可以為一時的困難而感到難過氣餒,但絕對不要退縮。只要你努力了,就會有回報,快點,慢點,生活都會給你。
中考后,我離開家到省會去上高中。仍然記得到達學校的那一天,在對爸媽說了再見之后,我頭也不回地走進了教室。因為害怕他們看到我的不舍,害怕再跟他們多交談一句就會暴露出自己的壞心情。
教室里悶熱的空氣壓得我透不過氣來,突然無端地想起那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真是契合此時的場景:在古城的灞橋邊折柳送別,等到下雪的時候才會有機會回家。悶熱的天氣,同樣沉悶的心緒,讓我覺得夏天真是一個糟糕的季節啊!
沒想到的是,困難總是接踵而來,第一次期中考試排名便刷新了我的歷史最低紀錄。
還記得那次家長會,班主任讓我們每人給家長寫一封信,我的信里只有短短六個字:“爸爸,我想回家。”我至今仍然記得爸爸在開完家長會之后看我的那種溢滿了疼惜與關心的眼神。一向強勢且從不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大男子主義者柔聲細語地對我說:“沒關系,要是真的不想待在這里,就回去吧!爸爸會幫你辦好手續的。”
看到一向不輕易妥協的父親為了我如此委曲求全,我突然覺得自己太狠心了。我強忍住眼中涌起的淚意,換上很開心的表情,對他說:“我只是想回家玩電腦而已,爸爸你不要這么緊張嘛!放心吧,我沒事的。”之后我開始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跟生活習慣,每次不想學習的時候就會想起那天爸爸看我的眼神,然后就告訴自己,為了爸媽,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
當我高考結束后再次回到學校,看見那些還未來得及取下的高考標語,才真切地感受到,關于夏天的記憶,已經從彌漫口舌間的咖啡的苦澀,轉變成細細密密地纏繞與生長于我的心間的,青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