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我在心里
栽下一棵小“數”苗
一般而言,感性的人天生對文字敏感,擅長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理性的人天生對數字敏感,習慣用數據來權衡利弊。如果你天生具有理性的頭腦,對事物充滿好奇,并且喜歡通過研究數據來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那么統計學專業或許會是你的絕佳選擇。
由于和數學高度相關,統計學專業大多數隸屬于數學學院,統計學的本科生相當于兩年學數學,兩年學統計。但與其說是統計學專業的學生,其實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數學人。我在報考時選擇的便是數學類專業,當時想的是如果以后要是從事統計、金融、計算等與數學應用有關的工作,學好數學能夠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對日后就業有所幫助。當我查閱資料了解到吉林大學數學學科建設水平位于全國高校前列,且又是在家門口時,便很自然地與它結緣。
我所在年級共有七個統招班和一個唐敖慶班、一個強基計劃班,后兩者在保研上更有優勢,當然學習的課程也偏多,壓力更大一些,再加上統計學是校內轉專業的熱門學科,大一大二學年總會有幾十個“大佬”突破轉專業的“重重關卡”來到數學類專業的大家庭,所以我們一個年級的生源往往可以達到300人,算得上是招生大院。當然,這也意味著平時的評獎評優、參賽競選等名額的競爭異常激烈。
在成為一名統計學專業的大學生之前,我其實對高等數學了解甚少,進了學校后才聽說數學類專業竟然不用學微積分,我心想,開什么玩笑,數學類專業不學數學?然而直到真正上課后我才明白,我們學的數學分析就是微積分的源頭,當其他專業同學還在套用公式做題時,我們已經在練習如何計算推導每一個定理,并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
我從小數學成績不錯,因此總為自己身上有些數學天賦而沾沾自喜,認為憑自己的理解能力學好這個專業不成問題,但當上第一節與微積分有關的“極限”概念時,一頭霧水的我才意識到這個專業是塊“硬骨頭”,心里那點對數學天賦的小驕傲瞬間被一掃而空。不過,既來之則安之,我可沒那么輕易認輸!
選擇統計,細數那些
跟數學有關的日子
數學是一門循序漸進的學科,當下認為困難的數學分析和高等代數也僅僅是基礎課。因為害怕跟不上課堂節奏,于是我一有時間就會去教學樓或者圖書館惡補溫習,在那里,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下午可能只夠看幾頁書的。很顯然我的學習能力還有待提高,需要不斷鍛煉邏輯思維、概括框架、抓住重點,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過于鉆牛角尖,學習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果不其然,一年后回過頭再看,發現當時困擾我的那些知識點也不是那么難。
基礎課程之后迎來的是更多的理論課程,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代數(如高等代數、抽象代數),幾何(如空間解析幾何),拓撲,數論等內容。在我們專業流傳著一句話:“實變函數學十遍,泛函分析心泛寒;專業選得好,期末賽高考。”每次學完新的專業課就像打怪成功一樣,雖然會掉點血,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等級又提升了,別提多高興了。學別的專業痛苦,你可能會覺得是這個專業太“坑”,但學數學類專業痛苦,你只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強,這太正常了,因為數學是絕對正確、邏輯嚴謹、不容一絲詭辯的。轉眼到了大二下學期,我們面臨專業分流,可以選擇數學與應用數學、科學與計算數學、統計學等方向。出于興趣我選擇了統計學,基于數理統計這一學科核心,我們又進一步學習了回歸分析、應用隨機過程、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非參數統計等課程。相較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統計學專業的應用性更強,學習的理論可以通過編程軟件模擬實現。
除了學習各種數學理論課程,我們還會接觸交叉學科,以便于全面發展,找到未來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我們分流之后有了更多的上機實驗課,要求使用Python、Matlab、R語言等編程工具,但無須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或軟件學院的學生那般深入地學習。另外,在吉林大學數學學院,不僅有寒暑假出國交流的機會,還可以參加各種校內的社會實踐活動,這為我們豐富工作經驗、規劃未來職業生涯提供了不少的機會和思路。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志同道合的伙伴參加數學建模的國賽和美賽,這些比賽能讓你在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中增長見聞、開闊眼界、獲得成就感。
另外,我們有著繽紛多元的社團活動。單說數學相關的社團就有數學建模社團、橋牌俱樂部等,如果對數學足夠熱愛,你甚至可以參加“高數我幫你”的活動,為其他專業的同學講解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數學大牛”主講的學術會議、研討會等也歡迎數學愛好者的參加,這為專業學子提供了與領域內的學者進行交流、了解數學研究最新動態的寶貴機會。
逆流而上,數學人的
天地自由而廣闊
大三秋招時,我試著去參加了一些招聘會,發現本科畢業的基礎就業崗位還是以中學老師居多,像企業里的高級技術崗位,比如數據分析、算法開發等是研究生的主場。因為想得到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于是我決定考研,選擇繼續在統計學的領域深造,爭取在畢業后獲得更大的就業空間和更好的職業發展。畢業之際,我們專業也有部分同學或保研或考研到了國內知名高校,或赴香港、英美、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區留學,還有部分同學選擇到教育、金融、科技等行業工作。
雖然統計學本科生的競爭力與研究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其就業范圍還是相對較廣的,畢業生可以在各行各業從事信息搜集、整理、分析或市場調研等工作,就業職位涵蓋統計分析員、數據統計員、市場調研員、精算師、會計、倉庫管理員、公務員、教師、人事專員等。政府部門一直是統計學畢業生比較理想的就業方向,主要從事普查、各種指數計算、報告編寫等工作;其次是到銀行、保險、證券公司等金融部門從事用戶分析、風險分析等工作,其中精算師是這一領域非常熱門的職業,如果你想往這一方向發展,就需要學好各種數理模型、統計軟件并補充一些經濟、證券、財務等相關知識,也可以在本科期間選擇保險精算作為輔修專業;再就是到市場調查公司、咨詢公司,或各公司的市場調研部門、人力資源部門和工業企業的質量監測部門等從事問卷設計、數據整理和分析、撰寫數據報告等工作,這是比較傳統的就業方向;抑或是到互聯網公司做數據挖掘,這類崗位除了要求掌握傳統的統計學知識,還需要學習一些編程技能、數據庫語言。
作為一名統計學專業的學生,我深知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對于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未來無論是繼續學術探索還是步入職場,對數學的執著和熱愛都將成為我迎接挑戰、直面困難的底氣和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