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末隱士黃石公認為,一個團隊要是上下離心,上情無法下達,則必然走向失敗,即“群下外異者淪”。古人云“眾人相助,雖弱必強;眾人相去,雖大必亡”,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因此,對于一個團隊而言,同心同德的團隊精神是強大戰斗力的根基所在,而如果一個團隊有了內部矛盾而得不到解決,內部人員鉤心斗角,最終會影響事業的發展。領導者要想讓自己的事業平穩發展,就必須要解決內部矛盾,因此,領導者必須是一個清醒的調解員。
一天,乾隆在和珅和三朝元老劉統勛的陪同下,到承德避暑山莊的煙雨樓前觀景賦詩。乾隆向東一望,湖面碧波蕩漾,向西一觀,遠方山巒重疊,不禁隨口說道:“什么高,什么低,什么東,什么西。”飽富學識的劉統勛隨口和道:“君子高,臣子低,文在東來武在西。”
和珅見劉統勛搶在他的前面,十分不快,想了一下說道:“天最高,地最低,河(和)在東來流(劉)在西。”這里,“河”與“流”明指熱河向西流入離宮湖,但和珅卻用諧音暗示自己與劉統勛,并借皇家禮儀上的東為上首、西為下首的習俗暗示劉統勛:你雖是三朝元老,但在我和珅之下。
劉統勛聽了,知道和珅詩意所指,甚是惱怒,便想尋機報復。這時,乾隆正要兩人以水為題,拆一個字,說一句俗語,作成一首詩。劉統勛望著清波中自己老態龍鐘的面容,偷視了一下和珅自負的得意之形,靈機一動,詠道:“有水念溪,無水也念奚,單奚落鳥變為雞。得意的狐貍歡如虎,落坡的鳳凰不如雞。”
和珅聽罷,既暗自贊嘆劉統勛的才華,又為詩中諷刺他是狐貍和雞而惱怒,便反唇相譏道:“有水念湘,無水還念相,雨落相上便為霜。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言外之意,暗示劉統勛不要多管閑事。
乾隆聽罷兩人的詩,自然覺出了兩人不和的弦音,便面對湖水說道:“兩位愛卿,朕也不妨對上一首:有水念清,無水也念青,愛卿協心便有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孤情看水情。”
和珅和劉統勛聽罷,心中為之一震,頓時臉上燒得火辣辣,知道皇上是在誘導他們應當同心協力。兩人當即拜謝乾隆皇帝。
自己的下屬,包括自己在內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運行態勢決定于每個人,更決定于每個人的合作態度。有的人能力很強,但是喜歡獨來獨往,而有的人雖然成績不突出,但是富于合作精神。但對領導而言,后者更有價值,因為他能夠使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工作。
俗話說,一個櫥柜里的碗碟難免會磕磕碰碰。團隊出現沖突時,領導者的處理方法和態度很重要。尤其當沖突是在組織成員之間產生,并需要一個審判官來為沖突進行蓋棺定論時,領導者就會成為全體組織成員所關注的焦點。采取何種態度和方式,如何做到公平和合理,將是對管理者的一大考驗。因此,管理者在解決沖突過程中一定要拿捏到位,不能因為解決得不當造成新的沖突。這是作為一個領導者調解好下屬之間關系的重要一環。
(摘自《素書》)
如果把100只黑螞蟻和100只紅螞蟻放在一個罐子里,什么也不會發生。但如果用力搖晃這個罐子,螞蟻就會開始互相殘殺。紅螞蟻認為黑螞蟻是它們的敵人,黑螞蟻認為紅螞蟻是它們的敵人。而真正的敵人是那個搖動罐子的人。在它們互相攻擊之前,你需要想想是誰搖動了罐子。
——[德]奧托·馮·俾斯麥《誰搖動了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