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文章以重慶市三所中學的708名初中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運用實證研究方法探討了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與英語學習投入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首先,從整體上看,初中生的學業自我概念處于較高水平,而他們的英語學習投入則處于中等水平;其次,學業自我概念與英語學習投入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兩者呈正相關關系,表明學業自我概念對英語學習投入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關鍵詞】 初中生;學習投入;學業自我概念;英語學習
一、研究背景
學業自我概念是個體在學業情境中形成的對自身學業發展的穩定認知、體驗和評價。它涵蓋個體在不同學業領域中的學業能力、成就、情感及方法等多方面的認知與評價。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質量、觀察學習過程及預測學業成就的關鍵指標,學習投入在評估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在外語學習領域,學習投入體現為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程度和投資過程,是一個涵蓋行為投入、認知投入和情感投入等多維度的概念。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與英語學習投入的現狀,以及學業自我概念對英語學習投入的具體影響,從而為提高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水平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了重慶市某三所中學的初中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708份,成功回收674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高達95.6%。在研究對象中,男生有319人,占總人數的47.3%,女生有355人,占總人數的52.7%;初二學生343人,占比50.9%,初三學生331人,占比49.1%。這樣的樣本分布確保了研究的代表性和廣泛性,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二)研究工具
1. 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問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是自編問卷“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問卷”。該問卷是在Lam等的“Student Engagement in School Items”以及郭繼東和劉林的外語學習能動性投入量表等相關問卷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編制而成。問卷涵蓋能動性投入、行為投入、情感投入和認知投入四個維度,共計38個題項。采用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的李克特5點計分法(Likert-scale)進行評分。在問卷初步形成后,本研究根據測試后對5位初中生的訪談以及5位初中英語教師的建議,對問卷進行了最終的調整和完善。正式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6,這一數據充分表明了問卷的高信度。
2. 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問卷
本研究選用了郭成、趙小云、張大均編制的《青少年一般學業自我量表》來測量初中生的學業自我概念。該量表由學業能力感知、學業行為自控、學業情感體驗和學業成就價值四個維度構成,共包含20個項目,采用5級計分方式。大量研究已證實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1,再次驗證了其高信度。
(三)數據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具體運用了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以呈現數據的整體特征和分布情況;同時還運用了相關性分析方法,以探究各變量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關系。
三、研究結果
(一)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的現狀
為了考察研究對象英語學習投入的現狀,對英語學習投入各因素的平均值和標準差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
表1可知,根據Oxford R L的分類,總體上看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M=3.40)處于中等水平。從英語學習投入的均值看,它們的水平從高到低依次為行為投入(M=3.69)、情感投入(M=3.59)、認知投入(M=3.29)、能動性投入(M=3.20),其中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的均值大于3.50,屬于高水平,認知投入和能動性投入的均值在2.50~3.49之間,屬中等水平。
(二)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的現狀
為了了解研究對象學業自我概念的現狀,對學業自我概念各維度的平均值和標準差進行了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2。
從總體上看,初中生的學業自我概念水平均處于高水平(M=3.53)。從學業自我概念各維度的均值來看,它們的水平從高到低分別為學業成就價值(M=4.26)、學業情感體驗(M=3.84)、學業行為自控(M=3.34)、學業能力知覺(M=3.03)。其中學業成就價值的均值大于3.50,屬于高水平,學業能力知覺、學習情感體驗和學業行為自控的均值在2.50~3.49之間,屬中等水平。
(三)學業自我概念對英語學習投入的影響
將研究對象的學業自我概念與他們的英語學習投入水平及其四個維度進行了相關分析,統計結果見表3。
從表3得知,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與英語學習投入及其4個維度都呈正相關。其中,學業自我概念與行為投入的相關系數最高(r=0.712,plt;0.01),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均屬于高相關(r=0.704,plt;0.01)。此外,學業自我概念與能動性投入和認知投入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696和0.686(plt;0.01),屬于中等相關。這意味著學生的學業自我概念水平越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投入水平就越高。為了進一步考察學業自我概念對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的影響程度,本研究以學業自我概念的四個子維度為預測變量,以英語學習投入為因變量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得出結果見表4。
表4的回歸結果表明,學業能力知覺、學業情感體驗、學業行為自控、學業成就價值均進入模型。模型1只有學業能力知覺進入模型,R2=0.522,F=734.880,p=0.000。增加了學業情感體驗、學業行為自控和學業成就價值之后,模型4也達到了顯著水平,R2=0.586,F=237.058,p=0.000,說明這四個變量為英語學習投入的顯著預示變量,并且學業能力知覺對方程的貢獻最大。也就是說,學業能力知覺、學業情感體驗、學業行為自控和學業成就價值越高,其英語學習投入水平也就越高。調整后的決定系數R2=0.586表明,該模型可以解釋58.6%的方差。
四、分析討論
(一)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水平
總體來看,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的總體均值處于中等水平,這一結果與以往的一些研究相一致。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都達到了高水平,而認知投入和能動性投入則處于中等水平??傮w而言,學生重視英語學習,并為學習英語付出了很多努力。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有:首先,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發育期,他們的興趣可能會在不同學科和活動之間轉移。雖然許多學生可能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但也存在對其他學科或課外活動更感興趣的情況,這導致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的投入相對平均。其次,隨著英語學習的深入,語法規則的復雜性和詞匯量的增加會導致學習難度加大。一些學生可能會感到壓力,尤其是在面對考試時,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投入。最后,在初中階段,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形成,時間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這可能無法持續高效地投入學習。
具體到各個維度而言,在行為投入方面,學生的得分最高,這說明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較好地完成了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但也有部分學生在回答課堂問題時表現不佳,這可能與他們害怕出錯或性格內向有關。在能動性投入維度上的得分最低,主要是在幫助教師教學維度上處于較低水平。結合對學生的訪談發現,學生與教師交流較少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部分成績中等的學生偶爾會嘗試與英語教師交流,但往往僅限于具體知識的討論;另一方面,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基本上不會嘗試與教師交流。認知投入的表現也不理想,主要是因為認知策略的使用水平較低。這可能是缺乏足夠的學習策略訓練和指導使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導致他們在處理信息和知識時效率低下。即使學生了解一些學習策略,但在實際學習中使用的頻率和水平也不高。情感投入得分較高,說明絕大多數學生能對英語學習保持積極的情感狀態,會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如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等,有效增強了他們的積極情感體驗,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這種樂趣來源于掌握新知識的成就感、與同學交流的互動感以及教師的鼓勵和認可。這些樂趣促使學生更加投入地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二)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水平
本研究發現,初中生的學業自我概念處于中等水平,跟以往的研究相符。在這4個維度中,學業成就價值的均值最高,學業能力知覺的均值最低??傮w而言,初中生看重學業成就,他們有較多積極的學業情感體驗,但在學業行為上沒有表現出良好的自控能力,對自己的學業能力評價較低。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有:
首先,近年來,社會、學校、教師、家長都強調學習的意義,強調教育在國家發展中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學生努力學習、學有所成的意識增強。因此,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更傾向于形成積極的學術自我概念。其次,學業行為自控維度得分也較低,這表明初中生在自主管理和規劃學習時間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這個階段的學生正在學習如何平衡不同學科的學習時間,以及如何處理學習與其他活動之間的關系,因此自我控制能力尚在發展中。最后,初中生正處于性格發展的敏感期,當他們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從而挫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破壞他們積極學業自我概念的形成。因此,初中生在學業能力知覺的得分相對較低。
(三)學業自我概念對英語學習投入的影響
本研究還發現,學業自我概念與學習投入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這說明學生對自己的學業自我概念評價越積極,就越能提高自己的學業投入水平。良好的學業自我概念水平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積極的情感體驗,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對學習充滿熱情,從而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業相關活動。在積極學業自我的引導下,他們知道如何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采取有效的學習策略來實現學習目標。同時,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學習需要,能夠主動尋求資源和幫助,學習效率和成績也在不斷提升。
五、結語
總體來看,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處于高水平,初中生英語學習投入處于中等水平;學業自我概念與英語學習投入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初中生學業自我概念正向預測英語學習投入。
■ 參考文獻:■
[1] 郭成,何曉燕,張大均. 學業自我概念及其與學業成績關系的研究述評[J]. 心理科學,2006(01):133-136.
[2] 郭繼東,劉林. 外語學習投入的內涵、結構及研究視角[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9(06):181-185.
[3] 郭繼東,李玉. 外語學習能動性投入量表的編制與驗證[J]. 外語教學,2018,39(0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