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我國新課程改革為背景,探討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通過深度學習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從而實現學科育人的目標。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地理教材的編寫理念、內容特點及其在教育人方面的作用,隨后提出了結合深度學習理論的教學策略,這些策略包括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設計探究性學習任務以及鼓勵合作學習等,并通過分析實際教學案例,展示了深度學習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效果。最后,文章建議教師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整合跨學科資源,并創設情境,以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全面提升地理教育質量提供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持。
【關鍵詞】 初中地理;深度學習;教材深挖;學科育人
一、研究背景概述
(一)背景介紹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地理學科在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性愈發顯著。地理學科不僅承載著傳授地理知識的重任,還肩負著通過地理學習,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環境意識及人文關懷等綜合素質的使命,以期實現學科育人的宏偉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過于側重知識傳授,忽視了對教材內涵的深度挖掘,使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未能得以充分展現。鑒于此,本研究特從深度學習的嶄新視角出發,深入探討如何深入挖掘初中地理教材的育人精髓,進而推動學科育人的實踐探索。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通過深入剖析初中地理教材的特點,并緊密結合深度學習理論,探討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發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以期提升教學質量,圓滿實現學科育人的宏偉目標。其研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首先,為初中地理教師提供寶貴的教學參考,助力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實現學科育人的使命;其次,有力推動地理學科的教學改革進程,全面提升地理教育的整體質量;最后,為其他學科在深度學習與育人實踐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啟示。
(三)研究方法與內容概述
本研究采用文獻分析、實地調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對初中地理教材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剖析。首先,對教材的編寫理念與結構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以揭示其內容特點;其次,深入探討深度學習理論在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接著,從教材深度挖掘的角度出發,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實踐措施;最后,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所提策略的有效性進行驗證。通過這一系列研究,旨在為初中地理學科育人提供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堅實的理論支撐。
二、初中地理教材分析
(一)教材編寫理念與結構
在我國初中地理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始終秉持著“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教材以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為核心,強調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有機統一。教材結構合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又突出地理學科的特色。此外,教材還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關注地理現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材內容特點
初中地理教材內容豐富多樣,具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教材內容貼近生活,以學生身邊的地理現象為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地理學的實用價值。其次,教材注重地理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涵蓋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等多個方面。再次,教材強調地理技能的培養,如地圖閱讀、地理信息系統(GIS)應用等。最后,教材還融入了大量的地理圖表、案例和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三)教材在學科育人中的作用
初中地理教材在學科育人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教材通過傳授地理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提高對地理環境的認知能力。另一方面,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關愛自然、尊重人文、勇于探索的態度。此外,教材還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深度學習理論,以其強調學習者主動探索、批判性思考及知識遷移與應用的核心特點,為初中地理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革。在初中地理的課堂上,這一理論的應用不僅助力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識,還極大地鍛煉了他們的地理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為學生的學科素養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創設逼真情境,點燃學習熱情
在初中地理的課堂上,一位教師巧妙地借助虛擬現實(VR)技術,為學生們開啟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學習之旅。在講授“地球的內部結構”時,教師利用VR設備為學生構建了一個地球內部的情境。學生佩戴VR頭盔,仿佛置身于地殼、地幔、外核與內核之中,直觀感受地球內部的動態奧秘。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使他們在享受學習樂趣的同時,深刻領悟了復雜的地理知識。此次教學嘗試不僅為地理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充分展示了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價值。通過創設逼真的學習情境,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徹底點燃,他們主動投身到知識的探索與建構中,實現了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的華麗轉身。
(二)構建問題導向的學習之路
深度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探究與解決問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一系列具有層次性、關聯性的問題鏈,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探究地理問題的本質。這些問題可以圍繞地理概念、原理、規律等核心知識點展開,旨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使他們主動思考、合作探究。通過問題導向的學習路徑,學生不僅能夠牢固掌握地理知識,還能培養批判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強化知識整合與遷移應用
深度學習強調知識的整合與遷移應用。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如,在講解氣候類型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物學中的植被分布、農業生產等知識點;在探討區域發展時,可以融入歷史、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教師還可設計一系列綜合性的地理實踐活動,如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競賽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與實踐創新能力。
(四)尊重個體差異,實施差異化教學策略
深度學習理論倡導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與發展潛力。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他們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差異化教學策略。如,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與輔導;針對興趣濃厚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具挑戰性的探究任務與閱讀材料;針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來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通過差異化教學,更好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深度學習與發展。
四、地理教材深度挖掘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學科育人元素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材作為學科育人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更好地彰顯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學科育人元素。具體而言,教師應從教材中提煉出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諸如地理空間觀念、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實踐能力,并將這些素養有機地融入日常教學過程中。此外,教師還應關注教材中蘊含的人文關懷,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人口、資源、環境等社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二)整合跨學科資源,以豐富教材內容
鑒于單一的地理教材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多元化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積極整合跨學科資源,以拓展和豐富教材內容。一方面,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入歷史、生物、物理等其他學科的知識,幫助學生構建起跨學科的知識體系,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結合時事熱點、生活實例等,使教材內容更加貼近現實生活,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情境教學法在地理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應精心創設具有趣味性、挑戰性的教學情境。例如,在講解氣候類型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氣候探險之旅”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扮演探險家,去探索和發現不同氣候類型的分布及其獨特特點。通過這種生動的情境教學,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地理知識,同時提升他們的地理素養。
(四)注重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質疑和分析,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求知欲。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讓他們在探究過程中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力。
五、實踐案例
在廣州市某初中,地理教研組圍繞“初中地理深度學習:深挖教材以促進學科育人”的主題,展開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教學實踐探索。此次實踐以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的“巴西”單元為典范,旨在通過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深度學習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
教研組首先對“巴西”單元的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入剖析,從中提煉出核心知識點及育人價值點。他們發現,巴西的地理特征、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歷程以及環境保護舉措等內容,不僅有助于學生扎實掌握地理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增強環保意識和激發社會責任感?;诖耍萄薪M明確了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掌握、能力提升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為實現這些教學目標,教研組精心設計了以“研學問題鏈”為核心的深度學習活動。他們緊扣“巴西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這一主題,構建了一系列層次分明、相互關聯的問題鏈。例如,從探討“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特征”出發,逐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些因素如何對巴西的農業發展產生影響”進而分析“巴西的工業布局與資源利用現狀”,最終啟發學生探討“巴西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了小組合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討論交流、實地考察等多種方式,深入探究了巴西的地理問題。同時,教師還利用智慧課堂平臺,實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為學生提供精準的指導和個性化的反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在地理知識的掌握、地理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他們不僅全面了解了巴西的地理特征和社會經濟情況,還學會了如何運用地理知識去分析現實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更加關注全球環境問題,并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本次初中地理深度學習實踐案例,通過深入挖掘“巴西”單元的教材內容,成功地將知識傳授與育人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構建研學問題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還促進了學生地理素養的全面提升。使學生掌握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學會了從地理視角去分析現實問題,培養了全球視野、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此案例充分展示了深挖教材對促進學科育人的重要性,為初中地理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
六、結語
本研究深入探索了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旨在實現學科育人目標。通過案例分析,發現深度學習能顯著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其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得出以下結論:深度挖掘教材育人元素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結合深度學習與地理教學,能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跨學科資源整合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為初中地理教學提供了實踐探索和理論指導,但受研究范圍和時間限制,仍存在局限性。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深度學習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支持??傊狙芯科谕転樯疃葘W習視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學提供有力支撐,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共同提高我國地理教育質量。
■ 參考文獻:■
[1] 馬大龍,李欣,吳祥文. 新時代地理學專業研究生科研育人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 教育觀察,2023,12(04):15-17+21.
[2] 李琳,李玉輝,周潔. 地理研學育人選例研究[J].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22(04):79-85.
[3] 王海靜. 地理科學專業課程思政育人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 地理教學,2021(13):23-25.
[4] 朱承熙,董辰龍,李業健. 科學本質觀視角下的自然地理教學指向[J]. 地理教學,2020(2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