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醫生,因為職業習慣,對家庭衛生要求比較高。剛結婚那會兒,每逢休息,我都會拉著老公在家大掃除。老公頗有微詞:“搞那么干凈干嗎?差不多就行了!”也難怪,他是一名工程監理,經常泡在建筑工地,對生活環境沒啥要求。
和老公婚后第一次吵架,就是因為打掃衛生。那是一個周末,早晨我安排他打掃衛生,他嘴上答應,卻不見行動。我催他,他生氣了:“我可累,想歇歇。要干你自己干!家里有點兒灰怎么了?不能過了嗎?”我也生氣了:“對,不打掃衛生,日子沒法過!”他提高了嗓門:“別沒事兒找事兒!有病你趕緊治,別折騰我!”我氣急:“誰有???我想讓家里干凈點兒怎么就有病了?”他騰地站了起來:“你有完沒完?我忍你很久了!”我倆互不相讓,那天差點兒打起來。
雖然第二天老公跟我道了歉,我倆和好了,但這次吵架讓我耿耿于懷,覺得不能慣著老公的臭毛病,必須讓他嚴格執行我的衛生標準。
于是,我制訂了詳細的家庭衛生準則,將家中各個功能區的衛生標準一一羅列,還對家庭成員的個人衛生也做了規范,比如回家先換鞋、外套不能進臥室、飯前便后要洗手等。老公看了,一臉的無可奈何。
家庭衛生標準出臺的第二天,老公就違反了規定。那天他回家后沒有換鞋就急匆匆地跑進了廁所,考慮到人有三急,我沒有計較??山酉聛砦野l現,他回家后居然不洗手。我憋不住了,大聲指責:“鞋不換,手不洗,你惡心不惡心!”他聽罷急忙去換鞋、洗手,又自覺拿起墩布拖地。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也就過去了,可他拖完地也不清洗墩布,我又忍不住斥責他:“跟你說過,墩布用過后要立即清洗,并放到陽臺晾曬!”他煩了:“條條框框這么多,這還是家嗎?回來了比上班還累!”我倆又吵了起來。
雖說我倆的爭吵都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吵得多了難免影響夫妻感情。有天晚上我臨睡前,突然想起廚房里的垃圾忘了扔,便讓老公下樓扔垃圾:“我已經換了睡衣,你去扔一下?!崩瞎f:“明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捎下去不一樣?”我說:“不一樣!垃圾在家里過夜,尤其是廚房垃圾,危害很大?!崩瞎灰詾槿唬骸安蝗?!我倒要看看會有啥危害!”無奈,我只好重新換衣服自己下樓扔垃圾?;貋砗笪液屠瞎殖沉艘患?,并睡了沙發。老公不道歉,我也不服軟,連續分居多日,直到公婆來我家,我才搬回了臥室。
吵吵鬧鬧半年多,我還是沒能把老公改造成理想的樣子。我覺得心累,老公也很煩。
有段時間,他下班時間越來越晚,周末還去單位加班,我問他怎么突然忙了,他毫不諱言:“不是單位忙,是我不敢在家。我不在家,家里細菌少、垃圾少?!蔽艺痼@不已,不禁開始反思:做到十分的衛生是我的標準,不是他的標準;既然他的衛生標準是八分,就干脆讓他做八分好了。這么一想,我釋然了。
如今,我不再試圖改造老公,允許他做“差不多先生”,只要他在家里感覺舒心就好。我不挑剔了,我倆的關系也漸漸改善了。
點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強行改造無疑是打破這個舒適區,很容易引發對抗,導致夫妻矛盾。因此,若夫妻分歧不涉及原則性問題,改造配偶應慎重。而且,有的時候改造不但無效,還會讓夫妻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