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晚,第30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蜀樂佳音”——《四川民歌隨想曲》朱薈錢獨唱音樂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室內音樂廳上演。作為音樂會的主角,朱薈錢用“挑戰成功”來形容自己在這場音樂會上的精彩演繹。
這場獨唱音樂會是朱薈錢的第四場個人音樂會。作為花腔女高音,朱薈錢的嗓音具有輕快靈活、流暢抒情的特點,她擅長快速音階、頓音和裝飾性華麗曲調的演唱,以呈現強烈的情緒抒發。在以往的音樂會中,她以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曲為主。但這場音樂會尤為特別,因為她所演唱的聲樂作品是風格多元、情感豐富的原創聲樂作品《四川民歌隨想曲》。
《四川民歌隨想曲》是由國家一級作曲家,四川音樂學院原黨委書記、院長,四川省音樂家協會主席林戈爾根據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四川民歌而重新創作并譜曲而成。林戈爾巧妙地將四川獨特的地理與人文風情融入其中,讓這套聲樂隨想曲充滿了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底蘊。而其在和聲配置、樂器編配等方面進行探索,使傳統民歌煥發出新的藝術光彩。
這不是朱薈錢和林戈爾的第一次合作,之前,她還曾作為演員參與林戈爾的民族歌劇《卓文君》的演出。而此次受邀演唱林戈爾的這套聲樂作品,讓朱薈錢感到榮幸的同時,也體會到林戈爾對自己能力的肯定。為更好地呈現出最佳效果,她不僅在歌曲的演繹方面勤加練習,更在曲目呈現和表演形式上花費了諸多心思。
朱薈錢對獨唱音樂會中的歌曲順序進行了調整,《四川民歌隨想曲》中的十二首原創歌曲被分為三部分進行演繹。開場曲目是《槐花幾時開》《繡荷包》《黃花草》,這三首曲目不僅在情感遞進上有一定的層次,在空間聯想上也是由遠及近的,這是朱薈錢專門設計的巧思。然后,樂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副院長吳映春獻唱《峨眉酒家》《一顆心兒向著您》,爽快的歌聲傳遞著歡快的情緒,也將觀眾從之前民歌那纏綿悱惻又摻著些許哀怨情思的氛圍中拉出。然后是七首歌曲的連唱,朱薈錢先唱《胡豆開花》《溜溜調》《望郞》,她在演唱時充分考慮了作品本身的情感風格和演唱特色,將音調較低的《溜溜調》放在中間,演唱情緒有起有伏,更吸引聽眾的注意。接下來的《采花》《數乖乖》是由朱薈錢的學生——樂山師范學院“嘉州妹妹”組合聯袂演出的,《采花》開始前,“嘉州妹妹”們站在舞臺下的兩側為聽眾分發鮮花,正好應了“采花”的主題,然后從兩側上舞臺一邊輕輕搖擺,一邊緩緩吟唱;《數乖乖》的調子活潑開朗,“嘉州妹妹”也演繹得青春洋溢,結尾處還設置了一處逗趣的情節。“嘉州妹妹”唱高音破了聲,忙不迭地從后臺請來了老師朱薈錢來“救場”,朱薈錢故作嗔怒,輕點學生的額頭,手一擺、嘴一張,用漂亮的一段高音結束了這首曲子,然后就自然而然地銜接到了《黃楊扁擔》《尖尖山》。這兩首歌曲演唱完畢,男高音歌唱家、四川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王志昕作為演唱嘉賓穿插獻唱《哥哥撐排走丹江》,很好地緩解了觀眾連續聆聽同質歌曲后可能產生的懈怠情緒。在這之前的曲目演唱,由西華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戴鵬飛博士鋼琴伴奏。最后的兩首曲目《摘葡萄》《跟著太陽一路來》,朱薈錢在民樂配器下進行演繹,更顯民歌特色,別有一番韻味。考慮到《四川民歌隨想曲》中所流淌的細膩情感和淳樸民風,朱薈錢在演唱過程中通過變換歌曲風格、加入故事情節以及調整節奏來維持音樂會的吸引力和情感的連貫性,跟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完成了這場別出心裁的獨唱音樂會。
在本場音樂會中,朱薈錢的演唱駕輕就熟、游刃有余,這是因為她在正式演出前就一遍遍地聯想《四川民歌隨想曲》背后的故事,認真地考量每一句歌詞想要傳達的情感內容,并不厭其煩地梳理其中的情節。朱薈錢希望通過自己的演唱將作品中的故事感和風趣性傳達給觀眾,讓聽眾體會到這首歌的大概內容和思想感情,讓他們聽著《四川民歌隨想曲》就隨想去,體味到四川的風土韻味,而不是“左耳進、右耳出”的聽聽就罷了。而在這樣的期望和努力下,才有了這場獨唱音樂會的匠心獨運和圓滿落幕。

朱薈錢打小就對唱歌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沒有音樂教師的小學階段,她甚至會自學歌曲然后教給全班同學。后來,她也一直擔任班上的文藝委員,組織并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文藝活動并進行演唱。高中階段,朱薈錢將音樂作為自己的專業方向,跟著音樂老師邱抑系統地學習樂理、聲樂、鋼琴、視唱、練耳。2009年,她在四川音樂學院的聲樂演唱專業就讀,2014年,她考上四川音樂學院聲樂演唱碩士研究生,師從川音陳萬教授。陳萬教授言傳身教,讓朱薈錢學習了更多的聲樂演唱技巧及唱法,同時,朱薈錢在校期間也參加了很多大型演出,積累了不少經驗。
作為歌者,朱薈錢的想法很是通透,自己要讓別人看見。她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演唱各個類型的作品也無外乎這個原因,讓別人看見自己取得的成果,展示自己的真實水平,然后揚長避短,不斷進步。讓別人看見自己的過程,其實也是讓自己看見自己的過程。在舞臺表演、作品演繹、演唱比賽等這些活動經驗的累積中,要看到自己演唱能力的一次次進步,要在每次活動后思考下一次如何能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這樣才算有意義。
朱薈錢曾榮獲第十八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還獲得過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組四川賽區銀獎,更有數不勝數的其他獎項,這都是朱薈錢演唱技巧和能力不斷提升的見證。在諸多的比賽中,一次“群星”與“金鐘”的相交讓朱薈錢格外印象深刻。2019年,朱薈錢同時參加了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和第十八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的比賽。作為“群星獎”音樂類節目表演唱《亮花鞋》的主唱,團體意識強烈的朱薈錢幾乎將那段時間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只在偶有間隙時練習聲樂演唱。表演唱考驗演唱功底,還要求舞臺表演,《亮花鞋》有很多舞蹈動作的銜接和配合,朱薈錢穿著十幾厘米的高跟鞋在舞臺上來回舞動、激情歌唱,體力消耗得非常快,一度瘦到80斤。金鐘獎復賽的前一天,朱薈錢還在上海進行“群星獎”的演出,她凌晨坐飛機趕回成都,稍作休整便在清晨搭乘了通往遂寧的動車去參加比賽。一夜未眠,再加上前一天體力的過度消耗,讓朱薈錢在比賽過程中背后直冒冷汗,但她還是堅持完成了演唱,并獲得了優秀獎。但對于這個成績,她的導師并不認可,因為知道她的水平遠不止如此,導師嚴厲地斥責她要把心思放在聲樂演唱上,這讓她在心生委屈的同時暗下決心要更加努力,珍惜下一次在金鐘獎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次經歷更讓朱薈錢意識到舞臺演出的重要性和珍貴性,她會繼續在舞臺上演出,讓大家看到自己,讓自己看到自己。
作為樂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的教師,朱薈錢鼓勵自己的學生們要多走上舞臺進行演出,讓別人看見自己。在朱薈錢看來,聲樂教學是必須理論與實踐并行的,理論基礎打牢是首要任務,接下來就是要用實踐經驗來充實自我了。歌唱藝術不僅是聽覺藝術,而且還是視覺藝術,一個好的歌者不僅要具備精湛的聲樂技巧、優美的音色,而且具備較強的舞臺表演能力,這樣才能完美地呈現聲樂作品需要表達的意義。
只要有機會,朱薈錢就會帶上自己的學生登上舞臺進行演出,為他們創造展示自己的條件。在《四川民歌隨想曲》朱薈錢獨唱音樂會上演唱的“嘉州妹妹”組合就是樂山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的學生,朱薈錢也決心要一直保留“嘉州妹妹”組合,即便組合的舊成員畢業了,也會有新入學的成員加入,然后一屆一屆傳承下去。朱薈錢總是教導學生們,在舞臺上首先要做到心里有數,二是身體和心態要放松,三是一定要有表現欲望。想被別人看見,才會被別人看見,而我們歌唱,就是為了讓人看見。
朱薈錢演唱過類型豐富的音樂作品,如《彝鄉月》《七彩七月》(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2020年度百家“推優工程”優秀原創文藝作品、首屆四川省十大歌曲獲獎作品)、《石榴結籽抱成團》(第二屆四川省十大歌曲獲獎作品)、《家國情》(“百年百首”全國優秀作品)等。她還錄制過百余首原創獨唱作品,被人民網、學習強國、新華網、四川觀察等平臺收錄宣傳,也在酷狗、QQ音樂、網易云等各大音樂平臺全網推廣。在歌曲演唱之外,朱薈錢還參與了歌舞劇、歌劇等的表演,在山水古鎮大型情景歌舞劇《戀·鳳傳奇》、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民族歌劇《卓文君》、音樂會版歌劇《死水微瀾》《激流詠嘆》中都有她的精彩演出。
之所以能參與如此多樣化的音樂作品演繹,是因為她對藝術無止境的追求。她從不設限,任何類型、任何形式的音樂作品都敢于嘗試。在一次又一次地被人看見后,她收獲了演繹不同類型音樂作品的機會。“得到之后,才是開始”,很多人都不明白,朱薈錢卻深諳其理。她明白,不論是錄制原創歌曲還是節目演出直播,首先是對她演唱能力的肯定,其次是對她音樂事業的延續。每一次演出機會和每一個音樂作品,她都會全力以赴、認真對待,這是她身為藝術從業者的自覺,更是她作為音樂演唱家的天職。
從這些年來朱薈錢在舞臺演出中的堅持就可以看出,她追求音樂藝術的腳步從沒有停下。大學畢業后,她本來可以獲得一份薪資可觀、較為輕松的工作,而這也曾是她報考大學的目標,但在意識到自己對舞臺的熱愛后,她更想聲樂演唱和音樂教育兩手抓。于是,她聽從了老師的建議并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在打好理論基礎的同時繼續豐富音樂實踐。如今,她以青年抒情花腔女高音和青年教師的身份繼續活躍在舞臺上。為了自己能夠在音樂事業和教育實踐中更加深入,她還在攻讀藝術學博士學位。
雖然希望舞臺上的自己被別人看見,但現實生活中的朱薈錢是個內斂沉穩,甚至有點“社恐”的女孩兒。她喜歡侍弄一些花花草草,閑下來就在家宅著喝喝茶。沒有什么“大”志向的她坦言,自己只想唱好歌,然后就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一直唱下去。憑她對藝術的堅持、對舞臺的追求、對音樂的尊重,這顯然不是什么難事。那就希望追逐音樂事業不停息的朱薈錢,在年復一年的藝術耕耘中不斷擴大音樂事業的邊界,持續品嘗那靠實力所結成的香甜碩果吧。
作者簡介
沈椿桃,四川大學文學碩士研究生,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