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19點30分,“聲響II:唐律宋格·蜀風萬籟——古詞新唱立冬雅集”音樂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室內音樂廳上演。音樂會首演了楊曉忠、昌英中、施子偉、楊華、景徐、郝宇鍇、刁力力7位作曲家新創作的14首以唐宋詩詞為藍本的藝術歌曲。音樂會由四川音樂學院聲樂歌劇學院的張怡教授擔任13首歌曲的女高音獨唱,并特邀歐冉副教授擔任次女高音重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國家二級演員李淼擔任吟誦;器樂與合唱方面,音樂會由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的楊婭婭、劉瀏擔任鋼琴藝術指導,古箏演奏家周天麗擔任古箏領奏,簫演奏家沈肖萍、李歡擔任橫簫、洞簫的演奏,并在指揮家易丹執棒的聲響學生合唱團及夏毅執棒的聲響民族室內樂團的伴唱(奏)下呈現了一臺形式多元、精彩紛呈且富于蜀地文化意蘊的音樂盛宴。
音樂會以作曲家楊曉忠的《唐宋詩詞三首集句·成都好》拉開帷幕。作品將唐代岑參,宋代仲殊、陸游所譜寫的三首不同時代的詩詞進行拼貼,以“成都好”為主題進行串聯,在抒情、吟誦及戲曲唱腔等多元風格的演唱中展現蜀地獨特的聲音文化符號。作曲家施子偉分別以唐代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及宋代蘇軾的《蝶戀花·春景》為詩意創作了兩首作品,展現出“春”主題下的情景交融?!洞壕啊吩谝舾?、演唱上融匯了民族音樂與歐洲音樂兩種不同體系,形成了多元風格視野下的古詩詞音樂呈現。楊曉忠教授的《花間集·南鄉子兩首》則以簡、淡、雅、逸的創作風格刻畫出“水遠山長”的蜀地風貌。
音樂會的第二部分致力于展現由古樸到浪漫,再到壯志豪情的情緒線索。作曲家景徐的《虞美人》采用泛五聲調式調性手法展現音高色彩的變化,基于五聲化和聲的音高氛圍賦予作品以古樸之感。作曲家郝宇鍇的《靜夜思》以具有浪漫色彩的和聲語匯描繪月夜的靜謐氛圍。郝宇鍇的另一首藝術歌曲《夜雨寄北》則通過在鋼琴上模擬民族樂器“箏”的音色以表現“巴山夜雨”中的憂思情懷。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作曲家楊華以合唱及鋼琴聲部營造戲劇張力,進而表現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邁之情。

在《陽光三疊》(吟誦與琴)之后,音樂會進入第三部分。該部分以由悲入喜的詩詞風格與情緒布局將音樂會氛圍推向高潮。作曲家昌英中的《春望》巧妙融合了西方歌劇唱法與戲曲唱腔元素,通過由宣敘調向詠嘆調的逐步過渡以營造情感的遞進化特征;作曲家楊華的《籌邊樓和述國亡詩》以鋼琴織體的形態變化展現女詩人薛濤登高望遠的遼闊視野與花蕊夫人對蜀地淪亡之哀嘆的詩意對比。作曲家刁力力的《憶秦娥》通過高音區帶有強調意味的“音塵絕”表達對往昔的追憶與離別的感傷。在《憶秦娥》之后,音樂會逐漸轉向帶有“喜”意味的藝術歌曲呈現。昌英中教授的混聲合唱《贈花卿》用擬聲詞重構川劇鑼鼓,彰顯出川劇藝術的獨特魅力。楊曉忠教授的《唐宋詩詞集句·成都曲》將具有四川曲藝意味的聲腔與美聲唱法相結合,營造出輕松、幽默的音樂氛圍。音樂會以楊曉忠為獨唱女高音、合唱、領奏古箏與民樂隊而作的《春夜喜雨》結束。作品借用川劇經典劇目《別洞觀景》中的部分樂句材料進行隨性延伸,并以擬聲詞描繪“風”“雨”等自然景象,使音樂呈現出獨特的川腔蜀韻。
作為整場音樂會唯一的女高音獨唱,張怡教授在對13首藝術歌曲的演繹中展現出對多元演唱風格的精準拿捏。無論是音樂會第一部分所展現的“中”“西”演唱風格的拼貼與漸變,還是第二部分由“靜”到“狂”的情緒轉變,抑或是第三部分中的“悲”“喜”因素與戲曲唱腔,張怡教授都以游刃有余的把控與情感充沛的表達實現了對藝術歌曲的完美呈現與二度詮釋。
2024年11月9日上午9點,“古韻今聲:蜀地唐宋詩詞當代作樂的類化與泛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音樂學院武侯校區607智慧教室舉行。研討會邀請了文藝界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就“聲響II”音樂會的創作、理念、舞臺呈現和創意設計等方面展開發言與討論,會議重點關注蜀地傳統音樂的當代轉化及其文化傳播路徑。
國家一級作曲林戈爾教授指出,“聲響II”音樂會將古典詩詞與現代作曲技法結合,實現了貫古通今、融匯中西的藝術效果,為傳統音樂的創新傳承提供了示范。
四川交響樂團【天姿國樂】藝術總監牟嶺虹認為,“聲響創樂坊”是當代作曲家們“心靈的凈土”,整場音樂會展現出與唐宋詩詞相呼應的傳統文化氣質,彰顯了當代中國音樂創作的文化自信。
國家一級作家李牧雨稱贊“聲響II”音樂會的系列藝術歌曲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當下的回應,其喚起了古今藝術家們心靈的共鳴。
國家一級演奏員、錄音師張正地認為,“聲響II”音樂會展現出作曲家個體對詩詞的不同理解、創作和呈現,是一場“史詩般的音樂會”。

作家馮乙歷談到,音樂會將現代都市的繁華和千年古都的雅致相融合,彰顯出成都的城市文化氣質。
四川音樂學院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副研究員杜夢甦認為,“聲響II”音樂會傳遞了成都的閑適氣息及非遺國粹的精致之感,希望這些作品在未來能夠常演常新。
探討會還提出了建立“創演評”一體化平臺,鼓勵將本土文藝作品的創作、演奏及評論納入人才培養體系,以便更好地傳播傳統文化。“唐律宋格蜀風華,古韻今聲類泛化。聲響樂坊雕宮羽,萬籟俱寂惟有她。”“聲響II:唐律宋格·蜀風萬籟——古詞新唱立冬雅集”音樂會暨研討會不僅通過新創藝術歌曲展現了唐宋詩詞的當代活力,更探索了蜀地傳統音樂在當代語境下的創新性。因此,本年度的“聲響創樂坊”項目為探索古詩文的活態傳承提供了新思路,也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貢獻了力量。

作者簡介
周姝,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講師。
責任編輯: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