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軟式體育器材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越來越常見,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視。這主要是因為軟式體育器材能夠在田徑訓練中發揮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教師可以此為基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對學生進行運動訓練并豐富教學手段,使學生學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并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最大限度地運用軟式體育器材達到訓練的最佳效果。本文將從介紹軟式體育器材的相關概述入手,分析軟式體育器材融入田徑訓練的重要性,最后深入探討如何在田徑訓練中合理利用軟式體育器材。以此,筆者旨在為國家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一份理論指導及借鑒。
關鍵詞:田徑訓練;軟式體育器材;應用分析
一、引言
田徑運動項目作為體育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運動訓練,學生不僅能夠有效增強體質,提升免疫力,而且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其還可幫助學生樹立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不過,以往的田徑訓練還存在著一些弊端,例如:過多地關注與使用傳統體育器材,追求訓練結果,忽略課程的趣味性和豐富性。而軟式體育器材的應用則為這一情況帶來了新的契機,其特點與硬式體育器材存在極大不同,軟式體育器材以柔軟、安全、易操作為主要特征,其不僅可有效提升體育生的學習趣味性,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不安,恐懼的心理,增加學生的參與度,還可為學生提供良好、舒適的訓練環境。由此,軟式體育器材的應用是極為重要的,軟式體育器材的使用可為中國體育事業帶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其為推動中國體育教育事業取得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軟式體育器材概述
(一)定義及特性
軟式體育器材是由柔軟材料制作而成,具備彈性和緩沖特性的體育訓練器材[1]。與傳統的硬式體育器材相比,軟式體育器材更具安全性與柔軟性。其材質主要包含泡沫、塑料、木材等,以上材料具有較完備的吸震性和抗沖擊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安全程度,并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訓練體驗。另外,軟式體育器材的原理也結合了人體的實際需求進行設計,該設計原理使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能夠更加自然、舒適地做出動作,由此減輕運動產生的壓力和負擔。
(二)類別及功能
軟式體育器材依據功能可進行多層次的分類:
1.彈性器材
例如:彈力繩、彈力帶、拉力器。彈力繩可通過拉引時的重力作用,在運動員拉伸時提供反作用力,以此強健運動員的體魄并增加運動樂趣,幫助運動員進行力量、柔韌性的運動訓練。彈力帶及拉力器與上述運動原理亦同。
2.柔軟類器材
如:彩色軟飛盤,瑜伽墊等等,彩色軟飛盤常見于初級運動訓練,其主要用于加強學生的平衡與移動能力,瑜伽墊是常見的一類用于瑜伽練習的輔助道具,其不僅可幫助運動員保持身體平衡,減輕身體壓力,還可起到防滑、隔音的作用。
3.安全類器材
例如:護膝、運動鞋等,護膝可在運動員摔倒時有效保護運動員的關節,運動鞋則可為足部提供保護,降低人員受傷風險。
(三)軟式體育器材的優缺點
軟式體育器材在田徑訓練中除具備卓著的優點以外,同時還存在著許多弊端。軟式教育器材的特點決定了其功能。軟式體育器材可有效降低學生在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受傷風險,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良、舒適的訓練環境;軟式器材的柔軟性可幫助運動員減少運動負擔和壓力,降低身體關節的受傷風險,保護關節和肌肉;軟式體育器材的人性化設計可幫助運動員更加輕松愉快地進行訓練活動,有效提升運動訓練效率。此外,軟式體育器材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易磨損,其耐用性相較硬式體育器材更低,需要進行定期護理和更換的缺點,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動成本。軟式體育器材的柔軟性特征也會造成運動員對自身運動狀態判斷失誤,給運動員保持身體平衡造成一定困難。
三、軟式體育器材融入田徑訓練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在運動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感受到勞累并難以堅持。為了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體育教師需保證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繼而培養學生對田徑項目的學習興趣,以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意識。由此,教師可通過采用色彩層次豐富的軟式體育教材,利用色彩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視覺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二)樹立健康的精神思想
軟式體育器材融入進田徑訓練后,學生需認識到正確的軟式體育器材的作用,并了解自身的實際情況與體育器材所需運動強度是否匹配,以保證學生可有效增強自身的心肺功能,并不會產生運動負擔。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接受健康思想的引導,這將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精神思想。例如:學生在學習田徑訓練器材的使用方法時還會學習體育器材的使用原理及作用,領悟器材訓練的意義,用以增強學生的主觀意識。
(三)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
軟式體育器材的應用具有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在運用體育器材進行訓練的同時,往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2]。例如:學生在學習體育器材的使用原理和訓練技巧時,不僅僅需要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還需努力完成體育運動相關的實踐性任務,此活動極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
四、田徑訓練中軟式體育器材的應用建議
(一)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往往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3]。在此期間,學生的認知水平始終處在高水平發展階段,其已漸漸形成對體育運動的獨特認知,并且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漸漸凸顯。因此,體育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需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反之,學生面對一成不變,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厭惡時,這將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體育教師為學生制定統一的運動計劃時,學生極易形成定式思維,其訓練熱情大大降低,這在極大程度上弱化了田徑運動的訓練效果。
由此,為了保持學生在田徑運動中的訓練熱情,教師需從根本上入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激情,引導其發揮最大限度的主觀能動性。在此過程中,體育教師需結合學生發展階段特點,遵循學生的身心規律,堅持因材施教,利用軟式體育器材的優勢,如:色彩層次豐富,功能形式多樣,操作簡單便捷的特點幫助學生擴大發展空間,尊重學生的選擇進行項目訓練。唯有學生自身興趣濃厚,才能有效推動學生發展自身的求知欲及探索欲,這將為學生在下一時期的項目學習奠定堅實的情感基礎。
(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田徑訓練中運用軟式體育器材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是極為重要的,其主要可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可自主選擇田徑訓練場地及運動形式;
第二,學生可自主選擇體育訓練器材;
第三,學生可自主選擇訓練伙伴。
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調動其訓練興趣,在課程期間,教師需灌輸田徑訓練中科學合理的運動知識,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體育訓練手段。由此,教師需提前準備訓練場地,依據田徑訓練的運動技巧,將訓練場地分為走、跑、跳、投、平衡等場地,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訓練場地,并通過特殊的教育方法,保證學生按照真實想法進行選擇,以期達到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的效果。
在學生選擇體育器材時,由于學生間的運動基礎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需避免單一器材的使用,同樣,教師需不斷鼓勵學生進行新型器材的嘗試,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以此學生便可通過自身的喜好進行器材選擇,為后續開展其他階段的田徑訓練奠定堅實基礎。
再者,學生在選擇訓練伙伴時也可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田徑訓練作為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運動項目,主要分為三大類,每類運動項目下還存在若干小型運動項目,其中,軟式體育器材還具備多功能化的特點,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幫助其在此過程中互相進步。由此,教師需不斷鼓勵學生自由選擇訓練伙伴,并不定時進行更換,以期學生發現自身不足,相互學習達到提升目的。
(三)創新田徑訓練的教學內容
田徑訓練是體育運動競賽中的經典項目,我國在田徑競賽中尚處于被動地位,歸根結底,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田徑運動員還存在許多待提升的地方。所以,學校作為體育運動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其需不斷提升對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學校部門需著重加強田徑訓練強度,創新田徑訓練的教學內容,為國家體育事業進步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而創新田徑訓練的教學內容主要指開發針對學生提升實踐操作技能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此過程中需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身心發展狀況,依照自主原則,教會學生表達內心的真實訓練想法并盡量依照學生的需求進行思考與創新實踐活動。教師需將理想與實際相結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自身的學習經驗,提升其創新創造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求知探索能力、想象力和運動潛力。創新田徑訓練的教學內容還可通過以下兩種途徑達到創新目的。
第一,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交流與實踐,互動與溝通田徑訓練心得和體會達到創新目的;
第二,教師可通過激發學生的思想創新潛力,依據學生的思考結果進行總結并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去達到創新目的。
以此為基礎,軟式體育器材為這一設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以往的體育訓練器材需固定在某一訓練區域,訓練內容較為單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軟式體育器材的應用則規避了這種局限性,軟式體育器材具備靈活性強,可移動拆解等特性,這將有助于學生完成更多形式的體育訓練內容,以便達到創新田徑訓練教學內容的目的。
(四)豐富田徑訓練形式
在傳統的田徑訓練模式中,體育教練僅僅通過單一的知識灌輸的形式講授訓練內容,例如:教師在隊伍前進行動作分解,知識要領灌輸,學生在其后進行一體化學習。此種教學模式往往會產生學習氛圍低迷,主體參與程度較低以及團隊意識薄弱的弊端。田徑項目作為一項重要的競技性項目,單一的“教”與“學”的教學方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體育精神更是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由此,學生唯有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競爭的激烈性才能發揮自身的最大運動潛力,達到提升田徑訓練的教學質量及訓練效率,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的教學效果。
軟式體育器材具有安全度較高的優勢,以此,教師可通過設置模擬賽場的教學方式激勵學生完成訓練任務,軟式體育器材的應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安全,學生可將關注力集中到比賽中去,努力為團隊贏得榮譽,其可發揚田徑比賽中的拼搏精神并取得優異的體育成績,這將極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除此之外,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著重關注學生的動作要領和運動姿勢,關注學生情緒,并及時給予引導和建議,強調運動的注意事項。賽后學生通過交流溝通進一步調動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需使學生充分參與比賽項目,調動學生的訓練熱情,達到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目的。
(五)加強自我管理
軟式體育器材在田徑訓練中的應用還包括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4]。其中,自我管理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管理體育器材,課程訓練結束后,教師需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管理意識,當下課鈴聲響起后,學生需自覺主動地停止體育活動,自覺擺放借用的體育器材,并且對體育器材的位置進行細心整理。每隔一段時間,教師需組織學生對體育器材進行定期護理,通過培養其管理意識,提升學生的服務能力,增強體育精神;
另一方面則是關于體育訓練規則的管理,規則意識同樣是學生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品格,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規范自身行為,使學生形成自我管理與約束的習慣,遵循正確的行為準則,使學生了解運動訓練中的安全問題并嚴格遵守相應的規章制度和行為界限,以此減少運動風險,降低事故發生率。
五、結語
據研究觀察,在田徑訓練中有效運用軟式體育器材,可有效幫助田徑訓練的教學內容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訓練內容迅速落實以及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由此,教師需在田徑教學中不斷開發與創新軟式體育器材的實際效用,利用其特殊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新田徑訓練內容及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斷加強自我管理,以求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陳誠.初中田徑訓練中合理運動負荷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20):157-159.
[2]張瓊艷.田徑訓練后的肢體放松技術的現狀與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20):133-135
[3]孔令澤.以體能訓練為核心的田徑訓練策略分析[J]田徑,2022,(10):40-41.
[4]馮在兵.完善訓練體系提高學習動力——初中體育教學中控制田徑訓練強度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2,(3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