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夫人都已八十五六歲,在世時日已不多。家中尚有部分積蓄,想在我們去世前后,支持驛亭鎮的公益事業,捐贈經費不少于400萬元……”這是清華大學退休教授賈松良和夫人葉德培寫給家鄉的信。早在參加工作之初,夫婦倆就開始為家鄉浙江紹興市上虞區驛亭鎮建設盡心出力。剛工作時,兩人經濟上并不寬裕,卻先后捐資200元,支援上虞建立集體林場;上世紀90年代,捐贈上虞橫塘鄉小學近萬元,用于安裝日光燈、修教室、打井和建設供水系統等;2003年,捐贈1萬元用于修建鄉村公路;2018年至2019年,捐資修建驛亭鎮中心小學體育館,設立驛亭鎮中小學7096ee9c6673fd91c2304d3b4d5f74b5獎助學金等共計100余萬元……無論捐助多少,善意始終如一。在驛亭鎮,因為兩人的善舉,孩子們的成長環境、老年人的養老條件均有改善。
賈松良幼時家境貧寒,依靠親戚、鄉親們的幫助和國家、社會的救濟金、助學金,完成了學業,并留校投身祖國的科研事業,參與過多項大國重器的相關科研工作。親身感受過的善意是一顆種子,伴隨著他的成長生根發芽,灑下另一片綠蔭。賈松良與夫人葉德培相識后,兩人相互支持,始終克勤克儉。“怎么簡單就怎么過”,是夫婦倆共同的心態。老房子一住就是40余年,家中不少物件都已“上了歲數”,衣服沒破就一直穿……兩人所捐善款,正是這樣從日常花銷里一點一點節省出來的。60年來,他們生活簡樸,堅持公益捐贈,以點滴善舉匯聚人間大愛。
知恩圖報 善意流動 克勤克儉 無私奉獻
兩位老人知恩圖報、克勤克儉、無私奉獻。他們淡泊物質追求,不求生活享受,卻以能夠幫助他人解決問題、解決困難為樂。夫婦倆的行為,生動詮釋了先人后己、扶危濟困的崇高境界,也激勵著更多人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為他人點燈撐傘,在助人的同時收獲內心的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