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要:“生產實習”是機械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實踐類課程,課程的開展涉及學校、教師、學生和企業多方,因而,課程思政在組織和實施形式上具有較大困難。針對高校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課程,文章提出了一種基于模塊化和企業特征的課程思政方式,將模塊化思想引入生產實習的同時作用于課程內容和思政內容,通過模塊化思政內容和基于實習企業的特征提取出實習包,并在思政模塊和實習包之間實現映射,以實現課程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生產實習”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塊化;企業特征
中圖分類號:G642.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9-0071-03
一、引言
作為工科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是其基本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實踐課程在高校機械類專業教學中得到了加強,如專業課程的實踐環節、金工實習及生產實習等。但長期以來,實踐教學的重點仍集中在技術方面,弱化或忽略了家國情懷、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等思政內容的融入[1]。近年來,學生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水平不高,缺乏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等問題已逐漸凸顯[2-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指出,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是構建實踐育人質量提升體系。因此,如何在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事業觀,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文章以本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生產實習”課程思政為分析對象,根據其現階段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模塊化和企業特征的“生產實習”課程思政教學方法。
二、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課程思政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
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課程思政是指在生產實習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生產實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與課堂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其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產實習中,可使學生在實踐中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意識,同時結合對專業知識的實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合作精神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然而,現階段以課堂教學為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內容單一、形式單一、教育浮于表面、效果不佳等問題[5]。在生產實習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作為課堂教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補充,使抽象、枯燥的思政內容變得具體、有趣,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6]。
目前,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深度落實和具體落實形式不清晰等問題。一方面,學生只能進行淺嘗輒止的生產實習,無法深入體會關鍵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7]。另一方面,生產實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清晰,教師很難將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8]。這些問題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難以落地。
為解決這些問題,文章提出了一種“系統化+模塊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該方式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提出系統化思想政治教育結構,并針對不同實習企業的特點,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打包分解為模塊形式。在實踐過程中,可根據模塊與具體企業的契合度實施不同的思政模塊,從而讓生產實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實處。
三、基于模塊化的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課程思政
(一)“生產實習”課程內容與課程思政的模塊化
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對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并結合“生產實習”課程的特點,文章構建了模塊化課程思政體系。
首先,根據高等教育的根本問題,即“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將思政內容分為各類基礎模塊,然后結合“生產實習”課程內容和特點,提取出課程思政子模塊。其次,根據“生產實習”課程目標,將課程分成企業技術、企業運營和企業文化等課程模塊,并將生產實習時的具體內容依照3大模塊以實習包的形式模塊化。實習包是生產實習時的最小單位,實習過程中的組織、實施和考核都以其為依據。最后,根據課程思政子模塊和實習包的特點,在不同的模塊和實習包之間完成映射。映射方式可以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方式實現。由于實習包是實習時的最小單位,因而在與課程思政子模塊產生映射后,就能在生產實習中有的放矢,以比較精確和容易落實的方式,在完成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過程中,與高校合作的企業應盡可能多樣化,以支撐不同權重的課程模塊。
通過利用這種模塊化的課程思政體系,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在完成專業知識講授的同時,也能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升實習效果,在生產實習中完成課程思政和專業實踐的有機統一。
(二)面向生產實習特點的課程思政子模塊凝練
高等教育課程思政內容十分豐富。對于不同專業和課程,思政內容存在著共性和側重點之分。“生產實習”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和接觸企業的實際生產、組織和運營等各方面。教師可根據課程特點并結合企業特征,凝練出適用于“生產實習”的課程思政子模塊。圖1為一個可能的子模塊設置,這些子模塊的凝練綜合考慮了國家大政方針、學生角色、機械類專業的實際。例如,僅通過理論課程的學習,學生難以深入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而生產實習可以提供更具體的認知和感悟。生產企業可開設基于國情、黨情與民情的子模塊,通過帶領學生參觀企業史展覽室,學生了解企業與國家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從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生產實習”課程可開設基于“四個自信”的子模塊,使學生通過了解中國的發展史和現實,逐步建立起對“四個自信”的認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礎模塊為例,教師凝練出了“國情、黨情與民情”和“四個自信的感悟與見證”2個子模塊。在其他模塊下,也可采用類似思路獲得相應的子模塊。
(三)企業特征分析及實習包提取
根據企業的特點將實習內容模塊化成實習包。在實習包的設計中引入思政內容,進而在“生產實習”課程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團隊根據實際經驗,提出了一種可能的基于企業特征分析的實習包提取方式(圖2)。
例如,在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生產實習”課程中,確定了4家典型的制造型企業:國有企業A,有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技術積累;企業B,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技術水平較高,規模較大;企業C,科技“小巨人”企業,極具現代企業特色;企業D,知名行業企業,運營管理出色。根據各企業的實際情況,從3個課程模塊中共凝練出11個實習包,并針對企業特點,對實習包做了權重評估(圖2、表1)。
(四)由問題出發的“生產實習”課程思政實施示例
基于上述體系,“生產實習”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可通過問題導向的方式有效實施。圖3是一種可能的基于模塊化和企業特征的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課程思政方案。
例如,提出問題:如何在機械類專業生產實習中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國情、黨情與民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圖2和圖3,“國情、黨情和民情”教育子模塊主要映射“企業史參觀及講解”實習包,而該實習包屬于“企業文化”課程模塊,對其支持最強的為企業A。為了回答該問題,應聯系企業A,并借助該企業的企業史展館進行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同時,根據圖2可知,企業A對“企業技術”課程模塊的支持權重也較大。因此,在企業A的生產實習中,可在突出重點實習包“企業史參觀及講解”的基礎上,完成其他相關實習包。
四、結束語
“生產實習”是機械類專業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實踐類課程,課程思政的組織和落實具有一定難度。文章提出的基于模塊化和企業特征的“生產實習”課程思政方式,可提供一種在專業實踐類課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根據具體企業特征凝練課程思政模塊與實習包,并實現相互映射,使課程思政不再局限于抽象概念,而是與專業知識和實踐一起形成了模塊化的可實施形式和方法,令該類課程思政形式和手段有跡可循,進而對課程本身的專業知識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都起到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淑輝,高雷虹,楊洋.高校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困境及改進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43(3):57-60.
[2]" 才忠喜,劉寶忠,任然,等.大學生敬業精神及其培育途徑淺談[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72(4):32-33.
[3]" 國景星.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原因分析及有效應對措施探索[J].中國地質教育,2023,32(4):40-44.
[4]" 劉小蘭,楊立國.網購熱潮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問 題探究:基于H師范學院的調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72(1/2):42-43.
[5]" 張登春,郝小禮,于梅春,等.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改革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22,14(1):93-98.
[6]" 吳志國,賈原媛,郝慶蘭.在案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與實踐:以“化工原理”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77(8):78-80.
[7]" 王小雨.基于課程思政的生產實習課程教學改革[J].化學工程與裝備,2021(8):259-260.
[8]" 錢自衛.生產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經驗:以中國礦業大學地質工程專業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74(9):63-64.
■ 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