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智移云物區”等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社會各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數字技術的變革與創新,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機遇,數字化轉型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更好地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財務人員必須從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中跳脫出來,對自身能力進行重新審視,轉變傳統財務管理觀念,明確自身的轉型定位,優化自身知識結構,持續提升自身能力素質,以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的要求。
財務人員轉型的必要性
一、國家政策及經濟環境因素的驅動
“十四五”規劃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對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營造良好數字生態作出明確部署,伴隨著我國數字中國國家戰略的實施與發展,我國的數字化程度不斷加深。數字化時代下數字經濟發展十分迅速,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7.1萬億美元,10年間數字經濟平均增速為15.9%,數字化以及數字轉型已經成為企業財務工作的重點。2021年財政部發布的《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明確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提升會計信息化水平,推動會計數字化轉型”,為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導規劃。在數字化的大環境背景下,企業數字化轉型速度加快,財務人員轉型也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
二、新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選擇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大量標準化、流程化的基礎性會計核算工作,集中到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行處理,一些重復性高、人工處理難度大的煩瑣業務由RPA機器人完成,從而大大提升了財務工作效率,降低了企業運作成本。支付模式電子化、發票電子化、會計憑證無紙化等新技術、新事物的出現,使得會計資料無紙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財務核算工作實現移動化、自動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技術與財務場景的智能融合,使得財務職能由傳統的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向價值管理、決策支持等進行轉變,財務人員的職能職責、財務工作的組織方式、財務業務處理流程、財務工具手段方法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財務人員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機遇。
三、財務人才市場的迫切需求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發展,各類智能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企業財務核算工作逐步走向自動化和智能化,原本由人工完成的報銷審核、記賬編報表、開票報稅等工作,將會由人工智能來替代或是由少量的財務人員來完成,企業對初級財務人員的需求將會大幅減少,而對具有戰略思維、業財思維、數據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端會計人才的需求會逐步增多。財務人才市場需求結構發生改變,高端會計人才面臨巨大的缺口,企業迫切需求綜合型高端會計人才。財務人員應把握住機遇,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向綜合型高端會計人才轉型。
財務人員轉型存在的問題
一、保持傳統財務觀念,轉型意識不強烈
首先,大部分財務人員依然保持傳統財務觀念,缺乏戰略思維。大部分基礎崗位的財務人員,平時只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去記錄經濟業務,日常經濟業務大多比較簡單,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不高。其次,部分財務人員轉型意識不強烈。一些財務人員由于學歷、職稱不高,對外溝通交流較少,對當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不夠,新技術、新工具對他們來說又是完全陌生的領域,轉型意愿不強烈。
二、轉型定位不清晰,角色轉變難
隨著財務數字化轉型的加快推進,傳統財務人員所擅長的“票、賬、表、錢、稅”等基礎財務核算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財務人員從傳統財務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能夠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與決策中去。但是很多財務人員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了解不深入,對財務數字化轉型方向認知度不夠,沒有及時按照數字化轉型要求進行自身的優化調整,對自身的轉型定位沒有清晰的認知,還沒有從傳統財務角色中轉變過來,不能有效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與決策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的順利推進。
三、知識結構單一,專業能力有待加強
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人員日常工作以財務核算為主,對管理會計、統計學等知識用得較少,掌握得也不全面,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平時財務人員將大量的時間精力耗費在財務核算工作上,一方面缺少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對數據工具應用相關知識的學習不夠深入,自身知識體系更新不及時,導致自身專業能力無法匹配財務數字化轉型需要,跟不上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腳步。
四、跨部門溝通難,溝通能力有待提升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工作與企業經營業務活動長期脫節,財務工作處于相對封閉狀態,財務人員專注于對經濟業務的事后核算,沒有主動融入業務,對業務工作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僅從經濟業務事后的核算結果評價業務部門的工作及業績,且習慣用財務語言與業務人員溝通,導致與業務部門溝通不暢,與業務部門長期存在工作矛盾和分歧。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財務人員習慣埋頭苦干,在與其他部門人員溝通時,缺乏溝通技巧,表達方式欠缺,容易造成誤解和矛盾,導致財務工作無法順暢開展,無法為企業業務部門提供有效的業務支持信息。
財務人員轉型的應對策略
一、打破傳統財務觀念,強化財務人員轉型意識
首先,企業高層領導要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工作,從企業層面加強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宣傳,將數字化戰略思想形成企業文化,通過員工內部培訓會議、企業文化墻等方式,向員工進行長期的宣傳和展示,讓數字化思維根植員工心中,使財務人員沖破原來固化的財務工作模式和傳統財務思維,轉變財務理念,主動去學習新技術和新知識,為企業挖掘和分析有價值的數據,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呈現真實且有價值的財務數據,為企業的經營業務與經營決策提供支持。其次,企業要建立完善的財務人員考評體系,制定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按照財務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合理設置財務崗位,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細化每個崗位的勝任能力和專業能力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和指標權重,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評價與考核,除了能夠及時發現財務人員在轉型中存在的問題,給財務人員提供有效的指導和精準的幫扶之外,企業還可以根據考評結果,對財務人員實施獎懲激勵機制,對考核結果優秀的人員要給予獎勵、表揚和宣傳,對考核不達標的人員要給予適當的懲罰。
二、明確轉型定位,及時轉變角色
首先,財務人員要了解企業的數字化戰略和實施路徑,明確財務轉型的目標。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演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速度加快,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財務場景中廣泛應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被顛覆,企業重塑財務管理體系,財務部門構建了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形成了“共享財務+業務財務+戰略財務”的財務轉型目標,為新時代財務人員轉型明確了方向。其次,面對新技術、新要求、新模式,財務人員面臨轉型的重大挑戰,必須找準轉型定位,及時轉變角色。在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下,新時代財務人員的轉型方向基本可以確定:一是向共享財務轉型,負責處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集中化業務,為企業出具財務分析報告和管理會計分析報告,為共享服務中心和財務部門提供運營與管理支持。二是向業務財務轉型,財務人員要下沉到業務部門,參與到業務前端,深入了解業務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業務進行精細化管理和管控,為企業業務部門提供專業化服務和業務決策支持。三是向戰略財務轉型,從戰略層面為企業管理與決策提供支持。
三、優化知識結構,提升財務專業能力
首先,企業要做好財務人員的培訓,主動引導和督促財務人員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優化自身知識結構。一方面,企業要構建完善的財務人員培訓體系,為財務人員提供更多自我提升的途徑,創造更多學習的機會,激勵和引導財務人員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通過參加系統的培訓與學習,豐富財務人員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企業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將新技術、新知識融入財務人員的日常工作中,形成企業內部制度與文件,引導財務人員進行在職摸索,通過自我摸索和工作積累,逐步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數據應用工具。其次,財務人員要增強主動學習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財務人員應抓住時代機遇,立足自身轉型定位,做好自身職業發展規劃,通過企業培訓、在職摸索、職稱考試和自我學習等多種途徑,更加系統地學習財務相關專業知識和數據應用工具知識,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以適應財務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需求。
四、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提升溝通能力
首先,企業要打開組織邊界,建立業務財務輪崗和交換機制,讓財務人員參與到業務部門的工作中,真正融入到業務中,了解業務部門的工作內容、業務流程以及業務需求。熟悉企業的業務實際,財務人員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才能將財務管理工作前移,從業務前端開始介入,采集真實的業務數據,對業務進行科學的分析和預測,給業務部門提供有效的業務支持數據,幫助業務部門科學決策。通過多次的輪崗和交換,業財雙方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能互相關注到對方的需求,促進雙方的有效溝通。其次,良好的溝通能力是財務數字化轉型背景下財務人員應具備的重要素質,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與采購、生產、銷售、研發等多部門打交道,學會正確表達有助于部門之間的順暢溝通,減少工作中的矛盾與分歧,營造一種良好的溝通氛圍和融洽的工作環境。財務人員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或者借助各種在線平臺,學習各種溝通技巧、人際交往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以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進而提升財務工作效率。
總之,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財務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新時代下的財務管理模式拓展了財務職能、改變了財務工作方式,也對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要抓住時代變革帶來的機遇,認識到財務人員轉型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正視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勝任新時代的財務角色。
[基金項目:2022年度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院級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2022JGYB202203);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GXGZJG2020A042)。]
(責任編輯:趙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