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遺傳性疾病(以下簡稱“遺傳病”)越來越多地被發現,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雖然越來越重視,但是對于遺傳病大家了解得還是很少。在咨詢工作中,經常有患者會問:遺傳病能治愈嗎?孩子長大了會怎樣,還能生育嗎?會遺傳給下一代嗎?有什么預防方法呢?本文就和大家簡單地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一、什么是遺傳病
遺傳病指的是基因突變所導致的疾病。由于是“突變”導致的“遺傳”,嚴重的遺傳病有70%以上為自己新發的基因突變,而只有30%來自父母的遺傳。也就是說,無論是父母的致病基因遺傳給了孩子,還是孩子在胚胎期或成人后自己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只要是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都叫遺傳病。
根據發生突變基因數量的多少和基因檢測方法的不同,遺傳病可以分為染色體病(含基因組病)、基因病(單基因病、多基因病、線粒體病)。目前,已確定的遺傳病類型約8000多種。在我國每年1600萬至2000萬的出生人口中,有80萬至120萬出生缺陷兒,發病率達5.6%。
可見,遺傳病的發病率還是很高的(這點可能與大家想象的有出入)。那么,有沒有什么可以直接讓發病率降低的方法呢?答:有,遺傳咨詢。
二、什么是遺傳咨詢
遺傳咨詢是聯合基因技術和遺傳學知識,解答遺傳病的病因、遺傳模式、基因診斷方法、治療及預防等問題,估計后代再患某病的概率,并提出建議指導及可以求助的渠道。隨著基因檢測技術和精準醫學的快速發展,遺傳咨詢表現得越來越重要,可以避免過度診斷,調整治療方案和預防措施,幫助有遺傳病問題的人們和他們的家庭,盡可能地讓他們正常生活與生育。
近10年,我國的臨床遺傳學經歷了脫胎換骨般的發展。2015年前,臨床遺傳學基本是一片空白,遺傳咨詢主要設在大型三甲醫院的產前診斷中心,且沒有專門的遺傳咨詢師,遺傳咨詢工作都是由普通的臨床醫生兼職。2016年起,國家認識到了遺傳咨詢的重要性,辦立專業的學科機構,制定相應政策,并且組織遺傳咨詢專業能力合格考試,向合格人員頒發國家遺傳咨詢能力合格證書,并在醫院陸續開設遺傳咨詢門診。
那么,哪類人群需要做遺傳咨詢呢?
三、哪類人群需要做遺傳咨詢
一般來說,建議做遺傳咨詢人群主要包括:
(1)夫妻雙方或家庭成員患有某些遺傳病,或先天畸形,或病因不明的疑難雜癥。
(2)曾生育過遺傳病患兒、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兒童或先天畸形兒的夫妻。
(3)出現不明原因的反復流產或有死胎、死產等情況的夫妻。
(4)未做避孕措施但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妻。
(5)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
(6)長期接觸不良環境因素的育齡期青年男女。
(7)孕期接觸不良環境因素,以及患有某些慢性病的孕婦。
(8)常規檢查或常見遺傳病篩查發現異常者。
(9)腫瘤或其他遺傳因素導致各類疾病的患者。
遺傳咨詢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輔助生殖、產前診斷,個體化醫療,家族性癌癥,遺傳性心血管疾病、遺傳性血液病、遺傳性代謝病、遺傳性神經病,以及其他各類遺傳易感性疾病等。
如果能做的都做到了,但還是不幸確診了遺傳病,又該如何治療呢?這里,我們簡單地說一說。
四、遺傳病該如何治療
不同的遺傳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案,而已發現的遺傳病有8000多種,因此,在這里我們只能概括地說一說。
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①手術治療。應用外科手術對病損器官進行切除、修補或替換、移植,以改善某些遺傳病的癥狀,減輕病痛。②藥物治療。包括產前藥物治療、癥狀前治療、對癥治療等。③飲食療法。④基因治療。基因治療近幾年發展很快,尤其是2022年1月1日之后,精準治療天價藥物正式納入醫保,用于治療脊髓型肌肉萎縮、法布雷病等疾病。
最后,我們需要注意:遺傳病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個體所患遺傳病的最終結局不完全相同。另外,并非所有基因突變都有害,也可能只是增加了基因的多態性,大家不要談“突變”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