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育領域正努力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求,并致力于實現減輕學生負擔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本文以智慧作業平臺為例,分析了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文章介紹了智慧作業平臺的基本功能,然后探討了其應用價值,特別是在作業數據采集、分析和反饋診斷方面的功能。接著,文章從分層作業、個性化作業、開放性作業的設計,以及作業評價與錯題庫整合等方面,分析了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路徑。本研究旨在為教育工作者和相關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關鍵詞:智慧作業平臺;小學數學;應用;信息化
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發展,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日益穩健。為了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求,教育部聯合多部門共同推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旨在構建一個學習型社會,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目標[1]。通過提升作業設計的質量,并利用信息技術,特別是結合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人們不僅能夠擴展和延伸課堂教學,而且可以借助智慧作業平臺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智慧作業平臺的基本情況介紹
智慧作業平臺主要依托于智慧作業終端和大數據技術,它能夠實現精準化和個性化的作業布置。此外,通過平臺的功能,可以對學生完成的作業數據進行采集、統計、分析和反饋[2]。這不僅有效提升了教師的工作效率,還方便了教師布置和檢查作業,以及通過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智慧作業平臺還促進了多個教育主體之間的聯動溝通。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智慧作業平臺安排作業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完成作業,家長也能夠通過平臺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并對教師的教育工作進行合理的評估。
(二)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智能教學平臺是一種將信息技術有機融合的系統,它能夠有效地整合和優化各種教學資源。基于這種平臺,可以提出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并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相對有限,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由于內容的抽象性,他們往往難以快速理解新知識,并且不容易高效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通過使用智慧作業平臺,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針對性的預習作業,并利用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來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這樣,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補充或調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3]。例如,在講解倍數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配合預習題目,在課前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安排隨堂練習,學生可以通過智慧作業平臺提交答案,平臺則實時為教師反饋全班學生的答題情況,方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2.有利于強化學生、家長、教師的互動
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良好的支持,也能更好地強化家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聯系。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一些學生可能因為敬畏教師或不愿意與教師溝通而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不敢提問。然而,通過智慧作業平臺,教師可以實時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并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此外,學生可以在平臺上相互交流和合作,這對于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和提高合作能力非常重要[4]。例如,在講解數字認識的相關知識時,一些學生可能數學意識不強,基礎能力較弱,面對數字分解的問題反應不夠迅速。借助智慧作業平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及時批改,并通過后臺監控學生的作業進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即時評價和指導,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未來的學習方向。
3.有利于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在智慧作業平臺中,微課是一個重要的輔助性工具。微課視頻通過視聽結合的形式,立體化地呈現知識點,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特別是在介紹重難點知識時,微課能夠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并有效地幫助課堂教學突破難點。例如,在講解關于時間認識的知識時,由于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一些學生可能難以理解一分鐘等于60秒的概念。使用微視頻,可以通過直觀的動畫幫助學生加深對時間單位轉換的理解。此外,微課的應用還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展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微課形式進行講解,然后將其分享到班級群中。課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地復習這些內容,這不僅是知識的鞏固,也提升了學習效果[5]。
二、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功能
(一)作業數據采集功能
智慧作業平臺能夠精準捕捉作業數據信息,使教師能夠通過學生的課后作業和測評程序,詳細了解班級學生在各個科目和單元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情況。結合后臺數據,教師可以迅速識別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和強化。這有助于實現個性化輔導,并允許教師根據學生作業中的錯誤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過計算機、手機和其他終端系統,智慧作業平臺能夠全面采集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測驗成績和考試數據。此外,智慧作業平臺中的AI輔助功能能夠判斷學生答題的正確性,并自動生成個性化的錯題集,幫助學生針對性地復習和提高。
(二)作業數據分析功能
除了采集班級學生的作業數據,智慧作業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也是其核心優勢之一。通過對家庭作業數據的深入分析,教師可以對班級或年級的整體學習狀況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這為未來的備課和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同時,通過長期跟蹤個別學生的作業表現,教師可以直觀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存在的問題。這不僅有助于為學生提供全面和立體的評價,還能方便教師實施分層教學,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作業反饋診斷功能
結合智慧作業平臺,作業的反饋和診斷功能將更加突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后作業更好地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為后續的教學設計提供改進建議。智慧作業平臺能夠利用后臺程序自動生成學生的個人成績統計分析報告和作業分析報告,再結合作業大數據系統,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精選練習題。這樣不僅大大減輕了教師在批改作業上的工作量,還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學習弱點,更有效地抓住學習重點,節省時間,并提高學習效率。
三、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一)結合智慧作業平臺布置分層作業
通過結合信息化教學工具和智慧作業平臺,教師能夠有效地連接課堂內外的學習環節。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教師可以科學地調整作業內容,并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智慧作業平臺,教師可以實現分層作業設計,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適合自己能力的任務。這種有針對性的作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智慧作業平臺提供的作業反饋數據,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是否進行分層作業練習。答題率較高的學生可以選擇挑戰更高難度的拓展性作業,而答題率較低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復習錯題和再次練習來加強理解和記憶。此外,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也應考慮不同的難度層次,以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基礎層作業旨在幫助所有學生吸收課程知識;綜合作業則更注重應用能力,適合中等成績的學生;創新型作業主要檢驗學生的創新和應用能力,適合數學基礎較好、素養較高的學生。
(二)利用智慧作業平臺設計個性化作業
在小學數學作業的安排上,為學生布置個性化作業可以更好地滿足他們各自的學習需求。這要求教師控制作業量,避免過量的習題,并且能夠準確判斷學生的成績水平。例如,通過智慧作業平臺,教師可以針對某些知識點設置作業題目。學生完成這些題目后,平臺會根據他們的答題正確率自動判斷是否需要推送更多的強化訓練題目或替代性題目。如果學生對某些知識點掌握較好,平臺會推送強化訓練題目;如果學生對某些知識點理解不夠深入,平臺則會提供相關的微課視頻,并在視頻結束后推送難度適中的替代性題目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智慧作業平臺還能為學生自動生成個性化的錯題本,記錄他們以往的作業數據,并總結出他們在各個單元知識中的薄弱點。此外,錯題集還可以自動整合到拓展性訓練中。這種個性化作業的設計和安排,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還能通過反復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經驗,增強學習技能,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三)結合智慧作業平臺組織開放性作業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面臨著作業減負與提效的雙重挑戰。尤其在作業安排和布置方面,低年級學生不應留書面作業,而中高年級學生也應避免傳統的機械式作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應啟發學生通過作業領悟數學思想,提升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智慧作業平臺設計開放性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例如,對于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多布置開放性作業,提出多變的數學問題或設計多功能的問題作業。結合平臺的數據分析,對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為他們設計多層次、多視角、多角度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更好地發展他們的獨立和創造性思維。在設計開放型作業時,教師需要注意平衡作業難度,確保學生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地訓練和挖掘數學學習能力。同時,應注重開放性作業的設計結構和體量標準,以更好地契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做題習慣,使開放性作業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效果。
(四)應用智慧作業平臺實現多元化評價
在當前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堅持學生主體,結合智慧作業平臺的應用優勢,努力實現多樣化評價。傳統上,教師在評價批改學生作業時往往采用單一模式,評價和成績評定工作幾乎完全由教師完成,而且評價方式也常顯單一和僵硬。然而,通過智慧作業平臺,可以更好地整合教師資源、學生資源和家長資源,使作業評價主體更加多元,評價方式更加豐富。例如,智慧作業平臺能夠實時評判學生的作業正確率,為學生提供及時性評價。這種及時性評價對小學生具有重要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尤其是在假期作業安排方面。由于小學生普遍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假期作業質量往往下降,而智慧作業平臺的實時評價功能能夠有效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督促學生,從而提高假期作業的有效性和完成質量。此外,智慧作業平臺還可實現作業互評。學生上傳作業到平臺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隨機匹配,互相批改作業。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對作業的積極性,還能讓他們了解其他同學的作業情況。當學生看到優秀同學的作業時,會受到啟發并向其學習,起到榜樣示范作用。智慧作業平臺的互評功能還支持多人評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共同發現優點、提出建議,幫助彼此在作業完成方面取得進步和成長。
(五)發揮智慧作業平臺的錯題資源庫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本是一個重要的教學輔助工具。傳統上,教師會要求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用以記錄和糾正作業中的錯誤。然而,盡管學生最初可能對此充滿興趣,但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當錯題積累較多時,紙質錯題本在查找和參考方面效率較低,可能導致學生失去耐心。此外,一些學生可能會因粗心大意而丟失錯題本。相比之下,智慧作業平臺能夠根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自動生成個人錯題庫,并利用大數據技術總結形成班級錯題庫。通過后臺生成的圖表,學生和教師都可以清晰地查看個人和班級的錯題情況。這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教學,尤其是復習課時,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從而極大地節省備課時間,并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利用錯題資源進行查漏補缺。
四、結束語
結合智慧作業平臺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可以為教師、學生和家長提供一個多方聯動的平臺支持。這樣的平臺能夠更好地整合分層作業、個性化作業和開放性作業,以及提供多元化的作業評價和錯題資源庫功能,從而為小學數學教育的提質增效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作者單位:曾祥芬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靖煤小學
參考文獻
[1]姜雨晴,張學波,林書兵,等.數據賦能作業減負:內在邏輯、現實困境與實踐路向[J].中國教育學刊,2024,(01):25-30.
[2]楊恒,徐守軍.以實載虛化無形為有形——基于可視化理論的智慧學習平臺的作業設計[J].中學物理,2024,42(01):42-46.
[3]鄢文英.“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以“江西智慧作業平臺”為例[J].江西教育,2023,(43):50-51.
[4]饒樂淑.基于智慧作業平臺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南昌大學,2023.
[5]萬清艷,張樹萍.智慧作業平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教師博覽,2022,(3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