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傳記是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人物傳記最重要的特征是真實性,因為傳記敘寫的是歷史或現實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實姓名、居住地點、活動范圍等,因此,人物傳記的寫作必須實事求是,不虛構渲染,不隱惡揚善,不拔高溢美,要據事直書,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
為了盡可能體現真實性,人物傳記非常重視敘事和引用的技巧。
一、聚焦敘事講究技巧
傳記強調真實性,但并非簡單的實錄,而是需要一定的敘事技巧。選擇恰當的敘述順序、敘述視角、敘述節奏、敘述風格等,可以真實、立體地展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在《列夫·托爾斯泰》一文中,作者先對托爾斯泰的外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描寫,突出了其外貌的普通,并沒有因為傳主是偉大的作家而盲目將其美化,這正是傳記真實性的體現;后文則通過對他眼睛的描寫,突出其靈魂的深邃偉大。先抑后揚的寫法通過反差制造了文章內部的張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美麗的顏色》一文中,作者并沒有過多地描寫科研的過程和方法,因為這個領域的專業性太強。作者只是簡單介紹了工作程序,著力表現的是居里夫婦在科研工作中的精神和品格。為此,作者不做任何渲染,而是舒緩地推出一個個“鏡頭”,呈現出居里夫婦對科學發現的熱切期盼以及最終取得成功的巨大幸福。提煉鐳的過程是無比艱辛的,作者沒有過多地描寫具體的細節,而是用充滿深情的述說,著力表現了“他們之間的柔情和他們智力上的熱情”,突出了他們“獨特的專心景況”和“熱切的好奇心”,令人感受到在漫長的實驗過程中,科學家所具有的那份寧靜和堅守。對事件的裁剪和敘述的語言,讓作者的情感如涓涓細流滲透在字里行間,人物形象便自然而然地樹立起來,人物的品格也潤物無聲般感染著讀者,令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二、恰當引用錦上添花
為了體現真實性,傳記還常常會引用一些資料。這些資料,有的是詩詞,有的是故事,有的是傳主自己在書信、日記中的話。通過引用資料,補充了歷史細節,多角度展現了傳主的形象,表達了傳主的心理感受,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同時變換了敘述節奏,使行文更加生動。
1.引用傳主自己的話
在《美麗的顏色》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居里夫人對自己具體工作的記錄:“我一次煉制20公斤材料,結果是棚屋里放滿了裝著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運容器,移注溶液,連續幾小時攪動熔化鍋里沸騰著的材料,這真是一種極累人的工作。”科研工作對居里夫人而言不僅是腦力勞動,更是體力勞動,作為女性,她承擔著如此繁重的體力勞動,并且無怨無悔,更凸顯了居里夫人的偉大。
2.引用別人的話
在《列夫·托爾斯泰》一文中,作者引用了高爾基對托爾斯泰眼睛的評價,“托爾斯泰這對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夸張的修辭手法很好地突出了托爾斯泰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觀察力。
3.引用詩詞歌曲
在《鄧稼先》一文中,通過引用《吊古戰場文》來表現自然環境的陰森、荒涼、恐怖,說明鄧稼先工作環境的惡劣和艱苦,同時把讀者引入中國歷史的深處,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結尾引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說明了鄧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繼承者和發揚者,贊揚了他為祖國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品質。
此外,體現人物傳記的真實性,還涉及到材料取舍的問題。一方面,我們要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提煉出對一個人的總體印象,使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他(她)”而非其他人;另一方面,要記錄他(她)在一些重要關頭的選擇,因為這些選擇造成了他(她)生命軌跡的重要轉變,形成了他(她)獨具特色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