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物聯網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并逐漸在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主要研究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應用,通過分析物聯網技術的基本概念和組成部分,探討其在智慧建筑中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首先,回顧了傳統消防工程的現狀與挑戰,提出了智慧消防工程的概念。其次,詳細討論了物聯網技術在消防工程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火災預警與監測、火災報警與應急響應以及消防設備的智能化管理與維護。針對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應用中面臨的技術、經濟與管理挑戰,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最后,展望了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未來發展方向,并探討了新興技術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慧建筑;消防工程;火災預警
引言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物聯網技術(IoT)在各個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智慧建筑作為其中的重要應用場景,通過傳感器、通信技術、數據處理和智能控制,實現了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在智慧建筑的眾多應用中,消防工程的智能化尤為關鍵。傳統消防工程在火災預警、報警和應急響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如反應時間長、預警不及時、系統維護復雜等。物聯網技術的引入,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探討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應用,分析基本組成和發展現狀,明確其在提升消防工程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本文回顧了物聯網技術和智慧建筑的發展,分析傳統消防工程的現狀與挑戰,詳細討論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的應用場景,并通過典型案例總結經驗和教訓。
一、物聯網技術概述
物聯網(IoT)技術通過將各種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實現了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換和通信,從而達到智能化識別、定位、監控和管理的目的。物聯網基本構架如圖1所示,可分為三個層次,即物聯網感知層、物聯網傳輸層和物聯網應用層。
感知層是物聯網的基礎,由各種傳感器、RFID(射頻識別)標簽、攝像頭和M2M(機器對機器)終端等設備組成[1]。這些設備負責采集物理世界中的數據,并將其轉換為可傳輸的數字信號。例如,RFID標簽通過RFID讀寫器采集物體的身份信息,傳感器網絡采集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和煙霧濃度,攝像頭實時監控特定區域的情況。傳輸層負責將感知層采集的數據通過通信網絡傳輸到數據處理中心。該層通常包括2G、3G、4G網絡、云計算平臺以及物聯網管理中心和信息中心。物聯網管理中心負責對數據進行編碼、認證和鑒權,確保數據安全和有效傳輸。云計算平臺提供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支持大規模數據的實時處理與分析。應用層是物聯網的頂層。根據圖1,物聯網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包括綠色農業、工業監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遠程醫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環境監測等。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中,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于火災預警與監測、火災報警與應急響應以及消防設備的智能化管理與維護。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消防工程的反應速度和處理效率,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物聯網離不開幾個關鍵技術的支持,包括傳感器網絡、數據通信、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傳感器網絡負責實時采集和傳輸數據;數據通信技術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提供了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人工智能用于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智能決策。通過這些技術的綜合應用,物聯網在各個行業的應用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不僅提升了生產和管理效率,還為智能化社會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應用,正是這一技術廣泛應用的重要體現[2]。
二、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的應用,通過多層次的技術架構,實現對火災的早期預警、迅速報警和高效應急響應。智慧消防系統的基本組成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滅火控制單元、防排煙控制單元、緊急廣播系統、建筑設備聯動系統、消防控制中心、集中報警控制器以及各類探測器和控制器。
(一)組成部分
滅火控制單元和防排煙控制單元:負責在火災發生時自動啟動滅火裝置和排煙設備,以控制火勢和減少煙霧對人員的傷害。緊急廣播系統:通過緊急廣播系統,能夠及時向建筑內的人員傳達疏散指令和火災信息,指導人員快速、安全撤離。建筑設備聯動系統:通過聯動控制,在火災發生時自動執行預設的應急操作,如停用電梯、關閉空調等,防止火勢蔓延。消防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和監控整個消防系統,接收和處理各類傳感器和報警設備的數據,做出快速反應決策。集中報警控制器:將各區域的報警信息集中處理,確保信息傳輸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區域報警控制器:分布在各個區域,負責監測和傳輸本區域的火災信息,包括煙霧探測器、溫度探測器、火焰探測器和紅外探測器等。
(二)工作原理
智慧消防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各類傳感器實時監測環境參數,如煙霧、溫度、火焰和紅外信號等[3]。一旦探測到異常情況,傳感器將數據傳輸至區域報警控制器,區域報警控制器進一步分析數據并將火災信息傳輸至集中報警控制器。集中報警控制器匯總各區域的報警信息,并將關鍵數據傳輸至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根據預設的應急預案,迅速做出反應,啟動滅火裝置、防排煙設備、緊急廣播系統等,必要時向119火災報警系統和當地消防隊發送警報。在整個過程中,物聯網技術不僅提高了數據采集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還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技術,實現了對火災信息的智能化處理和快速響應。這種智能化的火災預警和應急響應系統,大大提升了消防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效減少了火災帶來的損失。可以看出,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的應用,不僅簡化了傳統消防工程的操作流程,還大幅提升了火災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為智慧建筑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4]。
三、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應用效果與分析
為了評估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的應用效果,通過對比傳統消防系統和智慧消防系統在火災預警、報警響應時間、故障檢測和維護成本等方面的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如表1[5]。
(一)火災預警準確率
智慧消防系統通過多種傳感器(如煙霧探測器、溫度探測器、火焰探測器和紅外探測器)實時監測環境數據,并利用先進的算法進行數據融合和分析,顯著提高了火災預警的準確率。傳統消防系統的預警準確率為75%,而智慧消防系統的預警準確率提升至95%,增加了20%。這種高準確率使得火災能夠在早期階段得到有效檢測和控制,防止小火變大火。
(二)火災報警響應時間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的應用,通過實時數據傳輸和智能決策模型,實現了快速的火災報警響應[6]。前文提到的多層次架構設計和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使得智慧消防系統能夠在平均2分鐘內做出響應,而傳統消防系統需約5分鐘,縮短了60%的響應時間。快速的響應時間使得消防人員能夠更及時到達現場,控制火勢,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三)故障檢測時間
智慧消防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各類設備的狀態,及時發現并報告故障。前文提到的傳感器網絡和數據處理平臺,通過對設備運行狀態的持續監控,實現了快速的故障檢測。數據顯示,傳統消防系統的故障檢測時間平均為24小時,而智慧消防系統僅需1小時,縮短了95%。這種快速的故障檢測和處理能力,確保了系統的正常運行,提升了整體安全性。
(四)年維護成本
由于智慧消防系統具有高效的自檢和遠程維護功能,其維護成本顯著低于傳統消防系統。結合前文提到的云計算平臺和智能管理技術,智慧消防系統能夠通過遠程監控和自動診斷,減少現場維護的頻率和成本[7]。這種成本的降低,對于大規模部署智慧消防系統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綜合分析來看,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系統中的應用顯著提升了火災預警的準確性,縮短了報警響應時間,減少了故障檢測時間和維護成本,顯著降低了火災損失和發生次數。這些改善為智慧消防系統在智慧建筑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8]。
結語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應用實現了火災的早期預警、迅速報警和高效應急響應。相比傳統消防系統,智慧消防系統在火災預警準確率、報警響應時間、故障檢測時間、維護成本和火災損失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優勢。預警準確率提高了20%,響應時間縮短60%,故障檢測時間縮短95%,維護成本降低50%,火災損失減少60%,火災發生次數減少60%。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消防系統效率,還降低了維護成本和火災損失,為智慧建筑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黃廣國,晉廣慶,胡志誠.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物聯網技術,2023,13(03):122-124.
[2]洪冬雪.“互聯網+”“智慧消防”促進消防工程管理創新思考[J].居業,2023(11):201-203.
[3]李旭旭.“智慧消防”在消防監督工作中的應用研究[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2023第二屆世界前沿科技大會,2023.
[4]田茂亮.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消防建設的SWOT分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1,40(03):446-448.
[5]王征陽.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消防建設中的運用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6):55+57.
[6]朱立宇豐.綜合建筑體智慧消防系統監控平臺軟件的設計與實現[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2,40(12):230-232.
[7]李懿.消防安防云智慧技術在建筑消防系統終端中的應用[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2):46-48.
[8]任立國,董金芝,劉旭兵.基于安消一體化的建筑智慧安全管理系統設計思路淺析[J].綠色建筑,2022,14(06):74-76.
作者簡介:王曉東(1989— ),男,漢族,山東莒南人,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工程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