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多剛學會走路時遇到車禍失去雙腿,面對命運殘忍的玩笑,是選擇自怨自艾沉淪,還是昂首挺胸抗爭?曾在2021年榮獲“新時代湖南好少年”的彭蘭溪堅定地選擇了后者。高位截肢的他不僅學會了用雙手“行走”,在南雅中學苦讀6年后,2022年,彭蘭溪被湖南科技大學機器人工程專業錄取。
追風故事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長沙雅禮中學校長王旭含著熱淚講述了“無腿少年”彭蘭溪的求學故事,讓無數人動容。當時,正在湖南科技大學讀大二的彭蘭溪也在看著直播,他既開心又感動:原來,王旭校長一直記得這么多關于自己的點點滴滴。
“當時正值小升初,媽媽推著輪椅帶著我找到王校長。”彭蘭溪回憶起和王旭校長的第一次見面仍記憶猶新:“當時我很想讀南雅中學,就直白地將這個愿望告訴了王校長。王校長關切地問我能不能照顧好自己,我很有信心,因為那時的我早已經學會了用雙臂走路。”
1歲7個月時,彭蘭溪遇到一場意外車禍,撿回一條命的他雙下肢高位截肢,命運似乎在那一刻對他進行了宣判——余生只能與輪椅為伴。但好強的彭蘭溪卻憑著驚人的毅力,開始學習用雙臂“行走”。
在彭蘭溪母親的記憶里,那是一段艱難卻又充滿動力的日子。最開始那幾年,彭蘭溪只能在地上爬著前行,用手撐起身體,每挪動一只手掌,都要費很大的力氣。摔跤是家常便飯,身上的擦傷和淤青就沒斷過。每年都要磨破6雙手套,磨壞十幾條褲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手著地,一前一后用力向前“劃”動的小小身影,從吃力慢慢變得迅速。終于有一天,彭蘭溪跟上了同學們的步伐,從此,彭蘭溪不再需要母親的陪伴,用雙手撐起了漫漫求學路。

2016年,看著眼前這個用手走路的速度及敏捷度遠超常人的孩子,王旭校長既感動又敬佩,他相信彭蘭溪能靠著雙手走好精彩的中學之路。
彭蘭溪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在南雅中學生活、學習的6年時間里,樂觀向上、積極勤奮的他獲得過全國語文能力競賽八年級組市三等獎、“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初中八年級銅獎等一系列榮譽。不僅課內成績優異,愛好廣泛的他還學會了書法、繪畫、攝影、吉他等等才藝,在第十八屆國際少兒書畫作文大賽上,斬獲特別金獎;軟筆書法達到了社會藝術水平九級;繪畫作品入選長沙市兒童活動中心書畫教學作品聯展……2021年4月,彭蘭溪獲評“新時代湖南好少年”。
“我一直都生活在同學和老師們的熱情鼓勵之中,我感覺很幸福,也是因為有大家,我才能順利、安穩地在南雅生活和學習6年。”回憶起中學生活,已經讀大二的彭蘭溪快樂之情溢于言表:“我和中學時代的‘鐵哥們’還是保持著聯系,我常常想起當時和他們一起互相學習、相互督促、默默鼓勵的情景,那是我人生中很美好的一段時光。”說起南雅中學那些幫助過自己的老師,彭蘭溪更是感慨:“沒有老師們的悉心照顧,就沒有如今的我。特別是王旭校長,每一次校園偶遇都會關心我的生活和學習;中考的時候,他親自為我送考;高考前夕,他特意來到我們班分享自己的勵志故事為我們緩解壓力。”

2022年,彭蘭溪被湖南科技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錄取。淋過雨的人,想為他人撐起一把傘,談及為何選擇這個專業,彭蘭溪的理由令人動容:“我是假肢最好的試驗者,因為我知道失去肢體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他夢想著能研發智能假肢,讓和他情況相似的人,可以通過科技手段站起來、走起來甚至跑起來。
在湖南科技大學,彭蘭溪保持著勤勉好學的態度,他無畏命運的束縛、無懼身體的殘缺,在完成專業學習之余,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斬獲了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湖南科技大學“信達杯”智能車競賽光電組優勝獎等多項科研競賽獎項。
沒有屈服于命運的少年彭蘭溪,用手做槳,追隨心中的夢想,正揚帆遠航。他想將楊振寧先生最喜歡的格言“寧拙毋巧,寧樸毋華”與學弟學妹們共勉,“相信大道至簡,相信腳踏實地才會成功。”
(本文圖片來源:紅網、《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