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研究基于CIPP評估模型,旨在構建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實證研究驗證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觀察相結合的方法,以某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為研究對象,對課程思政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研究結果表明,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全面、準確地評估公共體育課程思政的成效,為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質量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CIPP評估模型;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
Construction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CIPP Model
Abstract: Based on the CIPP evaluation model, this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verify it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he study used a combination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observation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a certain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struct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an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KeyWords:CIPP evaluation model;Public sports;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公共體育課程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思想塑造和價值觀培養具有重要意義[1]。然而,目前對公共體育課程思政的評價往往存在主觀性較強、評價指標不夠科學等問題[2]。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CIPP評估模型構建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
1CIPP評估模型介紹
CIPP評價模式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Daniel L. Stufflebeam及其領導的該校評價中心。該評價模式的建立起因于冷戰早期美國聯邦政府頒布的《國防教育法》,該法案投入了巨額資金用于發展本國教育[3]。在這種背景下,為了對教育項目和政策進行全面評估,CIPP評價模式應運而生。CIPP評價模式包括四個構成部分:背景評價(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評價(Product Evaluation)[4]。
2基于CIPP評估模型的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指標選取
2.1評價標準
基于CIPP評價模式對公共體育課程思政進行評價體系的構建,通過\"三大步走\"來選取指標要素[5]。第一大步是將CIPP評價模式與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融合,從而確定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第二大步是根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及其他相關政策法規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支持,選取一系列指標。這些指標包括課程目標、教育環境、課程思政實施基礎、課程思政具體實施環節和課程思政與教學成果等五個方面。第三大步是針對學校體育與《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落實的具體要求進行細化分析。這一步驟通過對學校體育與《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對比分析,確定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具體指標要素。
2.2評價體系指標篩選
制作專家調查問卷時,將所選指標列出,并要求專家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每個指標進行評判。評判采用五分制,讓專家根據自己的判斷給出相應的分數。同時,還要求專家在評判過程中提出對指標的修改建議,以便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指標體系[6]。同時,還要求專家在評判過程中提供判斷依據(Ci[2]")和熟悉程度(CS)的說明,以便更準確地計算專家的權威程度。在收集專家評判結果后,計算每位專家的權威程度。將每位專家的判斷依據(Ci)和熟悉程度(CS)的分數相加,并除以2,得到每位專家的權威程度。用公式表示為:
判斷依據包括實踐經驗、理論分析、國內同行的了解和直覺。對于每個判斷依據,表1中給出了其對專家判斷的影響程度,分為大、中和小三個等級。
表2中給出了不同熟悉程度的賦值,熟悉程度越高,賦值越大,表示專家對所選指標的熟悉程度越高,其權威程度也相應提高,根據專家的熟悉程度賦值來計算其權威程度,將判斷依據(Ci)和熟悉程度(CS)的賦值相加,并除以2,即可得到專家的權威程度。最終的專家權威系數如表3所示。
本次研究選擇將CIPP評價模式的四大環節作為構建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分別為背景評價(Context Evaluation)、輸入評價(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評價(Product Evaluation)。
3構建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整體概述及框架結構
3.1評價體系構建思路與框架
在構建評價體系時,首先需要明確評價的客體與主體。評價的客體是指需要進行評價的對象,例如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的主體是指進行評價的人或機構,例如教育機構、教師或專家組。在選取評價指標時,需要根據評價的目的和需求,選擇與評價對象密切相關的指標。細化指標是將抽象的評價要素具體化,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可測性。這通過進一步劃分指標、設定具體的評價標準和指標描述來實現。
3.2評價體系指標權重賦值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常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幫助確定各個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相對重要性。權重表示了不同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程度,用于對評價對象進行綜合評價。一級指標判別矩陣如表4所示。
一級指標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根據一致性檢驗的結果,判別矩陣通過了一致性檢驗。評價者在比較不同一級指標時沒有明顯的主觀偏差,判別矩陣具有較好的一致性。這為后續的權重計算提供了可靠的基礎。二級指標判別矩陣及結果如表6、7所示。
如表8所示,一級指標中權重值W最大的是過程評價指標,其權重為0.4231。在整體評價中,過程評價在所有一級指標中具有最高的重要性。這符合CIPP(上下文、輸入、過程和產品)評價模式的特征,該模式注重評價過程而非結果。這表明在評價中,關注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過程對于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與過程評價指標相對應的二級指標中,權重值W最大的是課程思政具體實施環節指標,其權重為0.3711。這進一步強調了過程評價在整體評價中的重要性。課程思政具體實施環節的權重高,在評價中,重點關注和評估課程思政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質量和效果。這幫助評價者更全面地了解和評估課程思政的實際運行情況。在三級指標中,權重分布較為平均。各個三級指標在整體評價中具有相對均衡的重要性。這符合細化原則,即將評價指標細化到更具體和具體的層次,以更準確地評估各個方面的細節。平均分布的權重表明在評價中,各個三級指標都需要被充分考慮和評估,以確保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5CIPP模式的瓶頸和解決方法
5.1CIPP的前期背景評價過程繁瑣
CIPP的前期背景評價過程確實可能會顯得煩瑣,這是因為在進行評價之前,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以了解學生的背景情況、需求和期望。這些調查研究可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同時由于課程思政的主觀性較強,難以全面觀察學生各方面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校考慮采用現代智慧教室理念改造體育場地。通過在教室中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人工智能技術,實時對學生的表情、肢體語言等進行分析。這樣更加客觀地了解學生在課程思政中的參與度、情緒狀態和理解程度等方面的情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學生的表情、肢體和語言進行分析,幫助評價者更準確地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的反應和參與度。這種分析提供更多的客觀數據和信息,用于評估課程思政的效果和質量。
5.2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元素的主觀性較強
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中存在著較強的主觀性,特別是在成果評價階段,對課程思政的成效進行判斷往往較為模糊。這是因為課程思政的評價涉及到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等主觀因素,而這些因素很難用客觀的標準進行評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者根據課程特點,嘗試尋找一些定量的評價元素。通過引入定量元素,使評價過程更加客觀和可量化。通過引入定量元素和對照組設計,使評價過程更具客觀性和科學性。這樣的評價方法提供更多的數據和信息,用于評估課程思政的成效。同時,通過對比不同調整計劃下的成果,幫助教育者了解不同教學方法和策略對課程思政成效的影響,從而優化和改進教學實踐。
5.3校園環境對學生思想塑造具有同樣的影響
需要意識到課程思政只是學生每學期眾多課程中的一門,而校園環境對學生思想塑造同樣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校園環境中,學生接觸到的不僅僅是課堂上的知識,還有社交交往、校園文化、學術氛圍等各種因素。因此,要全面實施課程思政,需要高校全方位、視角合力地進行實施。首先,高校從本科培養方案入手,將課程思政元素滲透到培養方案中。通過明確的教育目標和培養要求,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思政教育的實踐。這樣確保課程思政的內容和目標與學生的整體發展目標相一致。其次,高校在具體課程實踐環節中加強課程思政的滲透。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與思政相關的話題,促進學生的思想成長和價值觀的塑造。同時,學校組織各類活動和社團,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外學習機會,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政能力。此外,高校還通過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和學術氛圍來推動課程思政的實施。校園文化的塑造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公民意識和道德觀念。學術氛圍的建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
6結語
本研究基于CIPP評估模型構建了公共體育課程思政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實證研究驗證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結果表明,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全面、準確地評估公共體育課程思政的成效,并為進一步提升課程思政質量提供了科學依據。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樣本選擇的限制和研究范圍的局限性等。未來的研究進一步擴大樣本規模,深入探討公共體育課程思政的評價方法和策略,以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佳茜,楊春卉,王凱迪,等.基于CIPP模型的排球課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23, 13(28):148-151.
[2] 蔡瑞寶,林宏牛.基于CIPP模式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以池州學院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為例[J].體育科學進展, 2023, 11(3):660-667.
[3] 侯露,夏君玫,余玲,等.基于CIPP評估模型的體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22, 12(17):4.
[4] 周秋婷車旭升錢洵黃涵麗.基于CIPP模型的學校體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22, 30(7):190-193.
[5] 童舟.基于CIPP評價模式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大視野, 2023(4):31-36.
[6] 郭鳳婷,周君華,張帥.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思政評價體系構建[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22, 38(12):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