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長河流淌到了2025, 2025 年也許是平常的一年, 但也可以是不平凡的一年。往宏觀上說, 這一年, 是我國“十四五” 的收官之年、“十五五” 的謀局之年, 是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深化應用并產生顯著影響的關鍵一年, 是生成式AI 技術加速發展、廣泛應用并產生深遠影響的重要一年; 往中觀上說, 這一年, 是情報事業為自己的“五五” 規劃布局之年, 是情報事業為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為生成式AI 在本行業的應用擴展謀劃的關鍵之年; 往微觀上說, 這一年, 是《現代情報》創刊的第45 年, 我期盼這一年是《現代情報》為情報事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以及為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貢獻情報智慧的重要一年。
45 年來《現代情報》茁壯成長, 尤其在“ 十四五” 的前四年, 實現了復合影響因子的由3 進4, 跨入圖書情報領域的十大名刊, 多種榮譽紛紛而至, 在學界業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我期待著新的一年《現代情報》在作者和編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多的輝煌。可以努力的方向有很多, 以下4 點可能是這一年最重要的。
新的一年, 圍繞情報學和情報實踐服務于新質生產力的加速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因為目前不太多的討論主要還只是“新質生產力” 在情報學和情報實踐中的作用發揮, 對情報學和情報實踐面向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如何變革有待更多更深刻的研究。
新的一年, 對生成式AI 與情報領域的結合及相互促進的研究, 不僅需要增量, 更加應該提質。大語言模型不只是一種新型的信息系統、知識發現系統, 更重要的是知識生成系統, 更需要的是我們將它發展為情報生成系統, 在數據智能的基礎上開發情報智能。生成式AI 不只是有了大語言模型, 還有了配合大語言模型的多種多樣RAG(檢索增強生成)、數以萬計的AI Agent(AI 智能體), 它們共同開啟了許多行業的AI 應用元年。2025 年能否成為情報領域的AI 應用元年? 相關的許多問題急需我們探索。情報領域不僅存在應用生成式AI 的問題, 更進一步, 還應研究服務于生成式AI 的問題。
新的一年, 是“十五五” 規劃的編制年, 情報學的規劃、情報學教育的規劃、情報工作的規劃、情報領域的專項規劃, 尤其是服務新質生產力的規劃、應用和服務于生成式AI的規劃, 如何制定得前瞻、周密、實用, 既需要理論創新, 也需要敏銳的洞察。
新的一年, 在擴展、深化情報學理論研究的同時, 應該特別聚焦情報實踐。這不僅是情報學學科發展、理論探索的問題導向和社會需要導向所要求的, 而且在這一年的上述重點努力方向中更顯迫切。
讓我們同心戮力, 奮楫篤行, 促《現代情報》如璀璨星辰, 照亮情報學的浩瀚星空,以深邃洞見引領行業潮流, 續寫新的驚艷篇章。
曹樹金
山東理工大學特聘教授、信息管理學院院長
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