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全面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遼寧人民在14年抗戰中取得的光輝戰績和偉大歷程,本欄目特推出“遼寧抗戰圖文紀實”專題,以饗讀者。
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日本關東軍在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自行炸毀南滿鐵路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并以此為借口,突然襲擊北大營的中國駐軍,炮轟沈陽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圖為日軍制造的南滿鐵路被炸現場。
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變爆發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就發布了《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吹響了第一聲抗戰的號角。
九一八事變當晚,沈陽北大營的部分愛國官兵進行了自衛抗敵。日本關東軍參謀部繪制的《九一八事變經過要圖》記錄了1931年9月18日夜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頑強抵抗日軍襲擊的情況。圖為彈痕累累的北大營圍墻。
九一八事變當晚,遼寧省警務處處長兼沈陽市公安局局長黃顯聲指揮沈陽南市、三經路等公安分局部分警察進行抵抗。沈陽淪陷后,東北的軍政中樞西遷錦州,錦州軍政兩署實際上由黃顯聲主持。黃顯聲積極聯絡各界人士,組織遼西抗戰,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1936年,黃顯聲被吸收為中共特別黨員。
九一八事變后,沈陽銀行家鞏天民與醫學教授劉仲明、畢天民、張查理、李寶實、于光元、劉仲宜及金融家邵信普、教育家張韻泠九位愛國志士秘密搜集日本侵華罪證,匯編成300余頁的材料,命名為“Truth”(真相),遞交給國聯調查團,成為日本侵華的有力罪證。
1931年11月27日,日軍在新民白旗堡(今沈陽新民市大紅旗鎮)附近受到我抗日軍民的阻擊。圖為日軍板倉大尉被擊斃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