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
領"銜"人:王競進(正高級教師)
組稿團隊:江蘇省鹽城市王競進初中數學名師工作室
“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這章內容不僅是對小學數學中平面圖形知識的延伸,也為我們今后深入探索幾何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里,我們將一起學習直線、射線、線段、角以及多邊形等基本圖形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它們之間的關系。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高效地掌握這些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本章學習的思路和方法,共同構建一個完整而系統的知識結構吧。
從簡單圖形入手,
感受數學的一般觀念
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一個關鍵概念,所有的圖形都可以被看作是由點、線、面這三個基本元素構成的。在數學中,點和線是組成平面圖形的基本元素。教材在本章通過具體的情境,幫助我們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這些幾何概念的特征。
兩條直線可以組成相交和平行的基本圖形,如圖1。
兩條射線可以組成角——銳角、直角和鈍角的基本圖形,如圖2。
線段可以組成三角形和多邊形的基本圖形,如圖3。
因此,本章知識從簡單圖形入手,逐步生長成復雜的圖形,并利用長度、角度研究了直線之間的垂直、平行關系,形成了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知識結構圖(如圖4)。
觀察操作,抽象圖形性質和關系
通過直接操作和親身體驗,同學們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和理解直線、射線、線段等幾何圖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質。例如,在經歷將一根細木條固定到墻上,使其不能轉動,至少需要兩根釘子的操作活動中,我們抽象概括成線段的基本事實: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再如,在經歷比較一張長方形紙片中的相鄰兩條邊長短的活動過程中,抽象出對于兩條線段,其長度分別為a、b,下列三種關系中有且只有一種成立:a<b,a=b,a>b。又如,在經歷動態角的活動過程中,如圖5,隨著射線OC的旋轉,體驗∠1<∠2到∠1>∠2的過程,其中必定存在∠1=∠2的特殊位置,從而抽象出對于任意的∠α和∠β,下列三種關系中有且只有一種成立:∠α<∠β,∠α=∠β,∠α>∠β。
如下頁圖6,在將細木條a、b釘在細木條c上,細木條a、b轉動的活動過程中,我們觀察發現,當∠1=∠2時,細木條a、b所在的直線互相平行,從而抽象概括成平行線的基本事實: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猜想探索,培養推理能力
如圖7,小明在紙上畫了兩條平行線a、b,又畫了一條直線c與b平行,那么a與c平行嗎?
假設a與c不平行,根據平面內兩直線的位置關系可知,此時,a與c相交。不妨設它們相交于點O,如圖8。
這樣,經過點O且與b平行的直線有兩條,分別是直線a與直線c,這與基本事實“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矛盾。
這說明a與c不平行的假設不成立,所以a與c平行。
上述的這種數學證明方法就是反證法,它是非常重要的數學證明方法。
無論是在本章探索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還是將來研究更復雜的圖形,關鍵在于掌握“觀察、操作→探索、猜想→推理”這一學習過程。通過這一過程,我們不僅能夠感悟數學方法,學會提出猜想和進行邏輯推理,還能培養善于思考、勤于探究、樂于反思的好習慣。這將有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