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更多的人開始追求高學歷,進行高層次的教育投資。而一個人是否還會選擇繼續(xù)在教育上投資,將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文將基于勞動經濟學方面的人力資本和教育投資分析的相關理論,探討其中之一的影響因素,即我國大學畢業(yè)生學歷與薪資之間的關系對教育投資產生的影響?;诖朔治龊螅疚膶㈥U述個人在未來教育投資中如何進行選擇和規(guī)劃。
關鍵詞:教育投資;學歷與收入;個人規(guī)劃
引言
人力資本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1],教育投資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形式,投資于自我教育對個人有很多益處,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為個人帶來長遠的收益,這種回報可以直接體現在個人未來的工資水平上。據有關數據顯示,教育水平或學歷對個人的工資收入有直接的影響,學歷越高,平均薪資和起薪點也越高,這種正相關關系對教育投資具有顯著影響。
一、人力資本和教育投資概述——相關名詞闡釋
(一)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表現為能為人帶來永久性經濟收入的能力,通常根據社會或組織中的勞動力人數和勞動者個人能力素質分別確定其數量和質量。人力資本與人身聯(lián)系在一起,有不可分性,且其所有權無法進行繼承或轉讓。
(二)人力資本投資
其主要包括:(1)各級正規(guī)教育。即在各種教育中的投資;(2)職業(yè)技術培訓。它側重于在獲得職業(y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投資;(3)健康保健。它是在增強體質、醫(yī)療保健、娛樂等方面的投資;(4)勞動力流動。它是指勞動力為了獲得更高的勞動報酬而在地區(qū)間、部門間、產業(yè)間、就業(yè)狀態(tài)間、企業(yè)間乃至工作間的轉移[2]。
以上4個方面產生的投資效益均具有廣泛性、持效性、長期性和多方面性。它們的投資方和受益方可能是國家企業(yè)和個人中的任何一方或多方,在一定的積累后,個人就會在長時間內獲得收益。除此之外,還會給社會帶來好處。
(三)人力資本投資中的教育投資
教育投資是效益最大的一種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它指的是政府、組織、社會團體、家庭或個人用于教育上的支出,可用勞動者接受教育年限和學歷來反映人力資本存量。其中,工資收入被認定為教育投資收益的一種體現。教育投資可分為由國家政府、團體等進行的宏觀教育投資和由個人或家庭進行的微觀教育投資,本文主要探討微觀教育投資。
二、學歷與收入之間的關系對教育投資的影響——具體材料分析
(一)學歷與收入之間存在的關系
1.從就業(yè)市場與薪酬增長趨勢上看
依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2022年全國范圍內,無論是城鎮(zhèn)非私營還是私營單位的就業(yè)者,其年均工資與前一年相比均呈上升趨勢,但增幅出現下降趨勢。另外,麥克斯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中國本科生就業(yè)報告》指出,大學畢業(yè)生的工資增長速度已顯著減緩。具體而言,2022年本科畢業(yè)生及高職院校畢業(yè)生的平均月薪與前一年相比,提升的幅度較為有限。這表明盡管整體薪資水平在提升,但不同學歷的收入增長速度都在放緩。
2.從起薪點角度來看
根據中國薪酬網最新發(fā)布的《2023年全國地區(qū)畢業(yè)生薪酬調查報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平均月工資越來越高,分別在5500、8000和11000元左右。本科還比??萍耙韵聦W歷高300—1000元。??粕?、本科生、碩士、博士的起薪依次增加,且名校本科畢業(yè)生起薪普遍高于一般本科院校畢業(yè)生。由此可知,教育水平依舊是決定畢業(yè)生初始薪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兩者呈現正相關的關系,見圖1。
3.從畢業(yè)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來看
從《2023年中國本科生就業(yè)報告》上看,2022年本科畢業(yè)生和高職畢業(yè)生在畢業(yè)后6個月內,超過一半的人平均月薪低于6000元。月薪在6000—8000元的畢業(yè)生分別占24.1%和11.9%,均未超過1/4。而月薪超過8000元的畢業(yè)生比例則不足20%。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科畢業(yè)生中,半年后的月薪平均值超過10000元的人數比例只占6.9%[3]。
大多數本科及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在畢業(yè)半年后,其月薪平均水平未能達到6000元。這也表明許多畢業(yè)生在初入職場時面臨著較低的收入水平,還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來獲得更高的薪酬,見圖2。
(二)學歷與收入之間的關系對教育投資的影響
1.學歷提升帶動薪資增長,但增速減緩影響教育投資
(1)教育投資回報預期降低。教育作為一項生產性資本投入,其回報周期較長,有時甚至超過了某些基礎設施(如建筑、能源系統(tǒng)等)的建造周期[4]。加上近幾年薪資增速的放緩,個人和家庭可能會降低對教育投資的長期回報預期。這將導致一部分人在面對高額教育費用時產生猶豫,尤其是在選擇是否繼續(xù)出國深造或選擇更高層次的教育時;(2)延遲教育投資。在經濟壓力較大或就業(y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一部分家庭或個人可能會選擇延遲教育投資,選擇先就業(yè)或參加一些短期培訓,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繼續(xù)在教育方面進行投資。
2.學歷與收入的正相關關系對教育投資的影響
(1)激勵增加教育投資。由于學歷與收入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通過增加教育投資,即可獲得更高的學歷,提高未來的收入水平。這種情況會激勵個人更加努力地追求高等教育,并選擇繼續(xù)學習或參加各種培訓課程來提升自己的學歷和專業(yè)技能;(2)影響教育投資的選擇。學歷與收入的正相關關系意味著不同的教育水平可能在勞動力市場上獲得不同的回報。這會導致教育投資的選擇更加傾向于那些被認為能夠帶來更高經濟回報的學科和專業(yè)。如,軟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這些學科往往因較高的起薪和職業(yè)發(fā)展前景而受到更多學生和家長的青;(3)教育市場的供需平衡。隨著對高學歷的需求增加,高等教育機構的入學人數將會上升,進而推動教育機構或政府去擴大規(guī)?;蛱岣呓逃|量,以滿足市場需求。
三、個人教育投資選擇和分析——就大學畢業(yè)后選擇參加工作還是讀研(教育投資)的具體案例說明
巴菲特是現代投資界的傳奇,他曾說過,“最重要的投資是你對自己的教育”。由此可知教育投資對一個人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
(一)個人教育投資分析
1.教育投資的成本分析
(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學費、書本費、住宿費等。在讀研的過程中,個人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學費和書本費,同時可能還需要承擔住宿費等費用;(2)間接和機會成本:在讀研期間,個人將無法參加工作,從而失去一定的收入。同時,個人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這也會帶來一定的時間成本。且個人將放棄直接進入職場或選擇其他教育路徑的機會,這些機會可能帶來的收益構成了教育投資的機會成本。
2.教育投資的收益分析
(1)職業(yè)發(fā)展前景改善:讀研深造將有助于個人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從而改善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在未來的職場中,個人將能夠勝任更高級別的職位,承擔更重要的職責;(2)社交網絡拓展:在深造的過程中,個人將有機會結識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優(yōu)秀同學和導師,這將有助于個人拓展社交網絡。這些社交網絡將成為未來職業(yè)發(fā)展中的重要資源,幫助獲取更多的信息和機會;(3)心理滿足感提升:通過讀研,個人將實現自己的學術追求和職業(yè)目標,從而獲得一定的心理滿足感。這種心理滿足感將激勵個人更加努力地學習和工作,實現更高的自我價值。
3.教育投資凈現值的分析
本文計劃使用所掌握的貼現現金流分析方法,通過評估凈現值來確定是否應該執(zhí)行這項教育投資:NPV(Ci為投資成本,Bi為投資收益),當NPV>0時,則支持個人教育投資選擇,說明這項投資在經濟學上是科學的。貼現率一般以銀行現行的貸款利率為準,2024年6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3.95%,由于研究生學制一般在3年,這里本文取r=3.75%。
(1)直接成本(這里只計算學費和住宿費):取研究生平均學費每年8000元,住宿費每年2000元,總和1萬元計算,經貼現得:10000+29277(萬元);(2)間接成本(讀研期間放棄的收益):由表1中的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的年薪分別除以不同學歷層次的平均數可計算出本科生的收入系數大約是0.67,而碩士生的收入系數大約是0.98,用兩個系數分別乘表2中數據,可得到表3數據,見表1—3。據此可粗略計算出個人在讀研三年期間所放棄的工資收入,經貼現后為:112094(萬元);(3)經濟收益:假設個人22歲本科畢業(yè),讀完3年研究生后25歲畢業(yè),工作直到60歲退休,由表3可計算得出個人在本科生工資水平的凈現值約為100萬元(由38年的現金流折現得到),在碩士研究生水平約為140萬元(由35年的現金流折現得到),收益現值約為40萬元(不含讀研期間獎學金等收入)[5]。
綜上,可以得出結論,NPV=400000-(29277+112094)=258629(元)>0,所以說從長遠來看,選擇繼續(xù)讀研對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有不錯的收益,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二)教育投資的規(guī)劃實施
在權衡完投資成本與收益的關系后,個人的未來規(guī)劃就能更加確定下來,即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繼續(xù)進行教育投資,提升自身的學歷。
結語
綜上分析,當前就業(yè)市場競爭激烈,畢業(yè)生薪資增長面臨壓力。通常,學歷越高,收入也就越高,兩者之間成正相關的關系。對于即將步入職場的畢業(yè)生而言,通過合理的教育投資規(guī)劃,可以在未來的就業(yè)市場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機會和更高的薪資水平。除了關注學歷外,還應注重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邢玉升.論高等教育發(fā)展與區(qū)域經濟增長[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05):1-2.
[2]李高義.西安勞動力流動的政治經濟學[J].全國商情,2016,(32):43-44.
[3]2023年就業(yè)藍皮書發(fā)布[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23,(07):37-40.
[4]張學高,扶濤,薛勇軍.個人教育投資的成本與收益實證分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3(03):69-73.
[5]李姍姍.考研熱中的冷思考——基于個人視角的碩士研究生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J].鄭州師范教育,2021,10(04):23-26.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