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解決城市停車位的短缺和私家車飛速增長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僵尸車長期占車位,建設一個停車位狀態的云平臺管理系統是十分必要的。該文提出一個停車位狀態的檢測設計方案,該方案以控制器STM32F103C8T6為核心,通過地磁傳感器能檢測停車位是否停有車輛。車位的狀態信息通過Wi-Fi模塊傳至ONENET云平臺,實現車位狀態信息的實時上傳和終端的遠程訪問。通過與ONENET云平臺的結合,數據可以實時上傳和存儲,并通過生成二維碼進行遠程訪問,方便快捷地獲取車位的狀態。實踐結果表明,采用該方案建設的停車位狀態檢測系統能夠基本滿足城市停車位管理的需要。
關鍵詞:停車位;遠程監控;地磁檢測;云平臺;地磁信號
中圖分類號:TP27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5)03-0137-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hortage of urban parking spaces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private cars, especially zombie cars that have long occupied parking space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cloud platform management system for parking space status.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 scheme for detecting the status of a parking space. The scheme takes the controller STM32F103C8T6 as the core and can detect whether a vehicle is parked in the parking space through a geomagnetic sensor. The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parking space is transmitted to the ONENET cloud platform through the Wi-Fi module, realizing real-time uploading of the parking space status information and remote access to the terminal.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ONENET cloud platform, data can be uploaded and stored in real time, and can be accessed remotely by generating QR codes to easily and quickly obtain the status of parking spaces. 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king space status detection system built using this plan can basically meet the needs of urban parking space management.
Keywords: parking space; remote monitoring; geomagnetic detection; cloud platform; geomagnetic signal
城市機動車數量與日俱增,導致城市中車位與車輛的矛盾日益尖銳,特別是中大型城市停車更是困難。城市公共停車位利用率有待提高,實現城市公共停車位的信息化、網絡化可以緩解這一難題,給城市的管理也帶來方便。特別是近些年來,很多學者對地磁檢測車位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3]。地磁檢測除去檢測停車位之外,用多組數據還可以檢測速度和位置,以至于也有應用研究地磁導航設計[4]。
1" 研究內容
本系統中以 STM32F103C8T6 超低功耗單片機為控制核心,使用HMC5983高性能各向異性磁阻傳感器作為車位檢測傳感器,地磁傳感器采集完車位地磁強度后,經 MCU處理判別后,得出停車位的使用狀態。通過ESP8266接入云物聯網平臺,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端查詢車位狀態。
圖1為地磁車位檢測系統結構圖,由終端節點、云平臺以及上位機這3部分組成。MCU最小系統模塊、地磁車位傳感檢測電路模塊和ESP8266無線遠程傳輸模塊共同構成了系統的終端節點。緊接著,獲取完車位狀態數據后,經有效處理得到車位檢測結果,將結果傳送到云平臺,車位狀態信息展示給用戶。
2" 硬件電路設計
2.1" 主控電路設計
STM32F103具有高性能和豐富的外設,適用于各種嵌入式應用。STM32F103主控芯片的核心電路分為如下幾點。
2.1.1" 供電電路
STM32F103芯片的工作電壓為3.3 V,為了使單片機的電源穩定,在其每個電源引腳都放置濾波電容來穩定電壓。并且在電源輸入處也添加濾波電容,可以有效去除電源噪聲,最終為STM32F103芯片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電源。
2.1.2" 外部晶振電路
STM32F103C8T6芯片需要外部晶振來提供系統時鐘。選擇的晶振頻率為8 M,并連接到芯片的相應引腳。晶振需要配合2個電容器,根據芯片手冊選擇的電容為22 pF,以確保穩定的時鐘信號。
復位電路:在電路板上布置一個機械式按鈕,用于手動觸發芯片的復位操作。按鈕一端連接到芯片的復位引腳(例如NRST引腳),另一端接到地。
在復位按鈕和芯片的復位引腳之間,添加一個電阻和電容的組合,其中電阻阻值為10 kΩ,電容為100 μF的電解電容。這個組合電路用于提供復位脈沖,并沖,并確保復位信號的穩定。
電阻連接復位按鈕和芯片的復位引腳。這個電阻起到限流作用,防止短路和過大的電流流過按鈕。
電容連接芯片的復位引腳和地。這個電容用于消除復位脈沖的抖動,提供穩定的復位信號。
在復位引腳和VDD電源之間,添加一個外部上拉電阻(10 kΩ)。這個電阻用于確保復位引腳在復位按鈕未按下時保持高電平狀態,以防止誤觸發復位[5-8]。
STM32F103C8T6主控電路如圖2所示。
2.2" Wi-Fi模塊ESP8266電路設計
當STM32和ESP8266使用同一串口的時候,需要將它們之間的串口通信線連接起來。一般情況下,STM32的串口2是可以配置成同時支持收發數據的,而ESP8266的串口也可以同時支持收發數據。
其次,由ESP-12F的芯片手冊可知,當芯片正常工作時RST引腳EN引腳IO引腳要置為高電平。ESP8266-12F電路設計如圖3所示。
2.3" 地磁傳感器設計
地磁車位傳感器模塊選用HMC5883L模塊。
TXD(發送引腳):連接到STM32F103微控制器的PA9引腳,用于向微控制器發送車位狀態數據。RXD(接收引腳):連接到STM32F103微控制器的PA10引腳,用于接收來自控制器的指令或配置數據。
通過HMC5883L地磁車位傳感器模塊來監測車位狀態。地磁車位傳感器模塊通常包含一個磁力傳感器,用于檢測車輛的磁場變化。
車位狀態監測過程如下。
讀取傳感器狀態:通過GPIO引腳連接到單片機的輸入引腳,將GMS1001地磁車位傳感器模塊輸出的信號連接到GPIO引腳上。然后,通過讀取該引腳的狀態(高電平或低電平),獲取車位傳感器的狀態信息。
判斷車位狀態:根據傳感器的輸出狀態,判斷車位的狀態。通常,地磁車位傳感器在有車輛停放時輸出高電平,無車輛時輸出低電平。因此,代碼可以通過檢測GPIO引腳的電平狀態來確定車位是否被占用。
3" 程序設計
3.1" 檢測算法設計
HMC5883L地磁模塊帶有3軸數據,分別為X、Y、Z軸,通過傳感器得到地磁數據后,得到3個軸的地磁強度不同,從而判斷車位是否有車輛。但是這種檢測容易有誤差,特別是接近閾值附近的值容易誤判,因此本文加入補充檢測程序。
因此,車輛經過車位上方時,Z軸的磁場強度變化最大,采用軸峰谷值差為閾值。軸峰谷值差為Z軸無車1 uT,Z軸有車時候9 uT。經過多次測量和比對采用8 uT為判斷閾值。
程序開始后,首先地磁傳感器檢測數據,如果Z軸的數值小于閾值的80%,直接判定為無車;如果Z軸的數值大于閾值的120%,直接判定為有車;如果Z軸的數值在閾值的80%到120%之間,啟動補充判定程序。補充判定程序開始后會連續3次檢測是否處于閾值范圍之間,不是則判定為無車,如果是則獲取X、Y軸數和閾值比較數據進行補充判定。這個思想借鑒于數字電子技術課程中0和1的判別。具體流程圖分別如圖4、圖5所示。
3.2" ESP8266模塊的程序設計
ESP8266是一款高度集成的Wi-Fi芯片,官方提供了AT指令固件,使得開發人員可以通過串口發送指令與ESP8266進行通信,實現對其進行配置、連接Wi-Fi網絡、發送HTTP請求等操作[9]。AT指令固件通過簡單的指令,實現了對ESP8266芯片的復雜控制,方便開發人員進行二次開發,具體如圖6所示。
3.3" ONENET云平臺的數據傳輸
采用ONENET云平臺實現設備與云端之間的數據傳輸[10],可以實現設備與ONENET云平臺之間的數據傳輸和交互。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數據管理平臺,方便數據的收集、存儲、處理和展示,以及對設備的遠程控制和監控。圖7為云平臺數據上傳代碼。
4" 結論
本文的設計精度只能說對于停車位管理系統來說足夠了。盡管加入了補充程序,但是在實測中仍有誤判的可能。按大多數論文的說法,基本上認為地球同一個地點的地磁信號不變,可是初期拿到的地磁長時測試數據效果并不好,一度懷疑是傳感器的問題。
室內盡量減少其他干擾后得到的結果,漂移范圍上下波動80左右。同樣在室外檢測了一組數據(夏),數據變化趨勢與溫度變化趨勢有相關性。
如果說車輛長時停放時數據漂移嚴重,此期間不能進行基線更新,那么以此作為判斷出庫的標志顯然是不明智的。
本文主要是針對戶外公共停車位、大型停車場性質、功能和管理條件的特殊性。利用現有的物聯網技術對城市公共停車位狀態進行實時更新,提高城市公共資源的利用效率,為建設數字化城市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崇貝.基于地磁矢量信息的車位檢測系統設計[D].杭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21.
[2] 童祝穩.基于地磁傳感器車位實時檢測和管理系統的研究[D].杭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8.
[3] 張珍軍.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聊城:聊城大學,2018.
[4] MILLS M K. Magnetic gradient vehicle detector[J]. IEEE Transactions onVehicular Technology, 1974,23(3):91-99.
[5] SCARZELLO J F, LENKO D S, BROWN R E, et al. SPVD: A magnetic vehicle detection system using a low power magnetometer[J]. IEEE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1978,14(5):574-576.
[6] CARUSO M J, WITHANAWASAM L S. Vehicle detection and compass applications using AMR magnetic sensors[C]//Sensors Expo Proceedings. 1999(477):39.
[7] KNAIAN A N A 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smart roadbed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J].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0.
[8] SIFUENTES E, CASAS O, PALLAS-ARENY R. Wireless magnetic sensor node for vehicle detection with optical wake-up[J].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1,11(8):1669-1676.
[9] 李云龍.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車輛檢測算法[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
[10] 陳磊,張紅欣.基于STM32的實驗室環境監測系統研究[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19(1):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