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充滿挑戰、人跡罕至的路,但是我愛這條路;如果它荊棘叢生,我們就披荊斬棘;如果它寂寞荒涼,我們就結伴前行。
——王浩澤
中國航天
2024年12月17日,在軌工作近50天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們完成了他們在空間站的首次太空出艙活動。這次任務意義非凡,不僅成功完成了空間站外設備安裝、維修等重要操作,還以9小時的出艙時間打破了國際紀錄。20余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本次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中有兩位“90后”,他們的加入為中國航天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中國首位女航天飛行工程師王浩澤充滿勇氣與毅力的人生故事激勵著青年學子的進取精神。
王浩澤于1990年出生在河北省灤平縣,在眾人眼中她是性格堅毅、踏實努力的學霸,憑借優異的高考成績考入東南大學,主修能源與動力工程,而后攻讀工程熱物理的碩士研究生。王浩澤被很多熟悉她的人稱為“鐵姑娘”。這不僅體現在學習上,還體現在體能訓練上。研究生畢業后,王浩澤進入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從事新型動力發動機的預先研究工作,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2018年,她參加了第三批航天飛行工程師的選拔,并于2021年進入航天員大隊正式成為一名航天員。作為第三批航天員中的唯一一名女性,王浩澤說:“訓練中,我從未感到特殊,我覺得我有底氣,也有實力,和大家站在同一平臺上去競爭。”
王浩澤還記得走進航天員大隊的情景。“人生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年富力強時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成為一名航天員,我是幸運的。同時,能夠將個人價值和祖國需要相結合——為國出征,我更是幸福的。”她如此記錄那日心情,更暗下決心:“一定要對得起‘航天員’這三個字。”從航天科技工作者到具備飛行能力的航天員,王浩澤認為身上的使命責任更多,更要盡全力去干,回報國家的信任。同時,她也將利用專業所長,發揮好航天飛行工程師在乘組中的作用。
航天員只有兩種狀態——飛行和準備飛行。在航天員大隊,每個人都鉚足了勁兒,時刻準備著飛向太空。不管是飛過一次還是多次,他們載譽歸來后便迅速清零,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學習和訓練中,刻苦備戰,等待下一次飛行。
王浩澤曾在日記里寫道: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充滿挑戰、人跡罕至的路,但是我愛這條路;如果它荊棘叢生,我們就披荊斬棘;如果它寂寞荒涼,我們就結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