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現狀開展網站調查與文獻調研,全面梳理其面臨的主要問題。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應充分利用館內外機構的優勢資源,設計與用戶需求無縫對接的數字素養培育方案,從層次化、結構化角度細分數字素養培育內容,創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素養培育方法,打造數字素養培育閉環管理體系。
[關鍵詞]數字素養 培育 高校圖書館
[分類號]G252
1 引言
數字素養最初是由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以馬內利于1994年提出。他認為數字素養具有跨學科、跨領域、跨專業特點,不僅是數字社會中公民必備的技能,更是社會個體在數字環境中解決復雜問題的關鍵能力。數字素養主要包括數字倫理與道德、數字知識、數字技術與數字技能等內容[1]。隨著數字信息技術持續創新與深入應用,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質量實現跨越式提升。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印發的《2024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要求,高校圖書館應圍繞數字閱讀能力、數據隱私與安全、科學數據管理、數字工具使用等維度設計數字素養培育內容,將數字素養培育嵌入師生教學科研全過程[2]。從內涵來看,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是一項以培養用戶數字資源利用、數字媒介交流、數字技術應用與數字信息批判能力為核心的系統性教育工作,高校圖書館應依據《數字素養全球框架》《歐盟公民數字素養框架》等,循序漸進地開展數字化人才培養工作。針對高校師生開展面向數字生活、數字學習、數字工作與數字創新的數字素養培育,既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必然要求,又是提升數字時代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可靠抓手。
目前圖情界主要針對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主體、內容和方法開展研究。任佳藝等[3]認為,高校圖書館應與業內外主體建立戰略聯盟,據此增強數字素養培育供給能力。賈瀟[4]建議高校圖書館以師生需求為導向,設計涵蓋數字信息采集、數據交流溝通、數據分析評價的數字素養培育內容體系。張琴[5]指出,高校圖書館可依托慕課、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設計將數字素養培育融入學科建設的方式方法,促進用戶及時內化吸收數字素養知識。就具體實踐而言,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設計了面向提升本科生研究能力的數字素養培育框架,圍繞論文開題、研究與寫作、答辯、論文提交階段4個維度,科學策劃數字素養培育內容[6]。四川大學圖書館構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數字素養培育體系,該館在信息檢索、分析、評價等數字素養培育環節深度嵌入AI工具輔助用戶學習,顯著提升了用戶參與數字素養培育的積極性[7]。但目前鮮有學者從全流程視角論述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策略。筆者以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實踐進展與關鍵問題為依據,構建數字素養培育創新路徑。
2 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現狀
以我國42家“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為研究對象,采用網站調研與文獻調查手段實證考察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現狀。逐一訪問樣本館官方網站,從標準、主體、內容、方法4個方面獲取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的基本數據。同時以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為關鍵詞,在e線圖情、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中檢索學術文獻,分析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的特色與亮點。數據概況如表1所示。
2.1 依據業內權威的數字素養框架進行數字素養培育
目前樣本館均以國際主流的數字素養框架為參考,設計符合本校實際的數字素養培育工作標準。如天津大學圖書館參考《歐盟數字素養框架》,結合本校學科與科研特點,構建了數字素養培育實施方案,明確了數字素養培育對象、方法、內容與評價指標。同濟大學圖書館以《全球數字素養框架》為指導,聯合本校教務處設計了數字素養培育工作規范。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參考《數字素養影響研究報告》,從不同的年級、學院、專業角度制定了學生數字素養養成計劃,科學規劃了本科生、碩士生與博士生的數字素養培育目標。中南大學圖書館根據用戶需求對《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指導意見》進行本土化改造,為數字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奠定了制度基礎。
2.2 構建多功能的數字素養培育載體
從表1可知,高校圖書館主要依托機構知識庫和虛擬社區創建數字素養培育線上載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開發了數字素養機構知識庫,利用數字素養機構知識庫提供教學科研支持服務。東南大學圖書館利用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知乎社區等平臺創建了虛擬社群,開展社交化數字素養培育。為提高數字素養培育的用戶體驗感和獲得感,高校圖書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數字素養培育線下載體。如重慶大學圖書館綜合借助數字孿生、裸眼3D與智能穿戴設備,創建了具有知識發現與知識問答功能的數字素養培育線下實訓基地,輔助用戶將數字素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
2.3 增強館員的數字素養培育服務能力
實證考察發現,樣本館均重視持續提升館員的數字素養培育服務能力。如新疆大學圖書館結合館員的知識結構與學歷水平,分眾化設計了館員的數字素養培育技術路線。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發起面向骨干館員的數字素養訓練營,邀請本校知名專家講授數字素養專業知識。樣本館還利用講座、研討、參訪等手段強化館員的數字素養培育效果。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圖書館定期舉辦數字素養專題講座,重點講解數字素養教育的發展趨勢。云南大學圖書館引導館員自發組建數字素養學習小組,鼓勵館員互助式解答彼此的疑問。鄭州大學圖書館選派新入職館員赴國家圖書館參觀學習,讓館員在實地參訪過程中學習數字素養培育的先進做法。
3 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的問題
3.1 主體較為單一且供給能力不足
一是與校內機構聯系不密切。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忽略了與校內機構合作開展數字素養培育的重要性,較少利用本校教學科研單位的優勢資源補齊數字素養培育能力短板。另一方面,并未構建基于業內合作的數字素養培育頂層設計,且普遍缺乏必要的資源保障。二是與校外機構的合作不夠緊密。調研發現,高校圖書館較少主動尋求與數據庫服務商、校外數字素養教育機構的合作,且不注重借助跨界合作手段提高數字素養培育的實效性。
3.2 疏于系統分析用戶需求
一方面,并未全面把握師生真實需求。高校圖書館在開展數字素養培育工作的初期應精準分析用戶需求,并將用戶需求融入數字素養培育方案設計的全過程,方可確保數字素養培育取得預期效果。然而反觀實際,較多高校圖書館在未深入分析師生需求的情況下開展數字素養培育,或將導致數字素養培育指向模糊。另一方面,將用戶排除在數字素養培育主體之外。調研結果表明,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工作的開放性不足,較少吸納優質用戶成為數字素養培育主體。長此以往,將降低用戶參與數字素養培育的積極性。
3.3 數字素養培育內容質量不佳
一是數字素養培育內容不成體系。一方面,數字素養培育內容結構性缺失。如較多高校圖書館對數字素養培育內容疏于分層分類細分,且并未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設計數字素養培育內容的側重點。另一方面,數字素養培育內容的覆蓋面不廣。部分高校圖書館將學科性內容作為數字素養培育的重點,并未認識到心理成長、自我管理、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塑造用戶數字素養的重要作用。二是高校圖書館較少情境化創建數字素養培育內容。引發這一問題的因素有兩種:高校圖書館疏于依據用戶教學情境差異化設計數字素養培育內容,顯著降低了數字素養培育的教學支持效力;高校圖書館并未將數字素養培育內容融入用戶科研全生命周期,導致用戶的數字學術能力長期在低位徘徊。
3.4 數字素養培育手段簡單僵化
一是線下培育數字素養的手段互動性不強。現階段高校圖書館普遍采取“一對多”的線下授課模式,面向大規模用戶講解數字素養重點和難點。此類手段難以讓用戶、館員、教師等主體進行一對一溝通互動,或將削弱數字素養培育的用戶感知體驗。二是線上培育數字素養的手段實效性較低。目前高校圖書館主要借助超星學習通、網易云課堂等平臺,提供數字素養線上培育服務。該手段很難促進數字素養培育各個環節協同聯動,且對用戶數字素養學習條件提出較高要求。三是各類數字素養培育方法的聯動程度較低。實證考察發現,高校圖書館不僅存在數字素養培育方法重復建設問題,而且各類手段的相互配合效果較差,或將提高數字素養培育服務成本。
3.5 數字素養培育評價體系失效
數字素養培育評價方法固化。目前高校圖書館主要利用要素評定法、工作記錄法、目標管理法等方法,定性評價數字素養培育效果。這一方法多是從主觀角度進行數字素養培育評價,可能產生一定的評價結果偏差。另外,數字素養培育評價指標多以知識、技能、態度等內容為主,很難量化分析真實績效,數字素養培育評價結果反饋滯后。現階段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評價和反饋間的聯系不緊密,館方并未及時將數字素養培育評價結果反饋給相關主體,致使數字素養培育評價的邊際效益遞減。
4 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改進策略
4.1 與業內外機構建立數字素養培育戰略聯盟
第一,利用校內機構的數字素養培育優勢。高校圖書館可組建以本校骨干教學、科研人員為核心的工作團隊,為數字素養培育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力保證,在校內營造全員參與數字素養培育的良性氛圍。高校圖書館應與校內機構進行長效合作。如哈爾濱工程大學圖書館與本校教學、科研、行政部門建立了常態化合作機制,教學部門與科研部門負責數字素養培育實施工作,行政部門負責數字素養培育的監督管理[8]。
第二,主動聯系具備競爭優勢的校外機構。高校圖書館應采用跨界合作方法,主動與校外的數字素養培育企事業單位進行協作交流,利用校外機構的特色優勢賦能數字素養培育。如重慶郵電大學圖書館聯合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數字經濟展示中心等機構,打造了數字素養培育云服務平臺,引導用戶利用校外機構的虛擬實驗室和仿真工具,有效地進行數字素養自主學習[9]。
第三,創建數字素養培育的館際合作體系。為消除高校圖書館間的數字素養培育“信息孤島”,高校圖書館應與公共圖書館、兄弟院校圖書館共建共享數字素養培育資源,加快縮小不同高校圖書館的數字素養培育工作差距。高校圖書館還應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政策與資金支持,筑牢數字素養培育的基礎保障。
4.2 策劃契合師生需求的數字素養培育方案
第一,充分挖掘用戶的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高校圖書館應認識到用戶需求分析的必要性,精準構建可反映師生真實需求的用戶畫像,強化數字素養培育的指向性。如青島大學圖書館利用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方法,系統調查不同學院、專業、年級用戶的需求,采用聚類分析法將用戶需求歸納為資源發現、批判性評估、信息管理、數字化溝通。為進一步厘清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該館從用戶檢索數字素養知識與數字素養應用等行為中分析用戶需求的變化態勢,據此及時更新用戶需求數據[10]。
第二,設計與師生需求無縫適配的數字素養培育體系。高校圖書館應依據不同學歷層次的用戶需求,明確數字素養培育的側重點。針對本科階段的用戶,數字素養培育重點是數字知識獲取與基本軟件操作;針對碩士階段的用戶,重點是提升數字意識與數字技能訓練;針對博士階段的用戶,重點是數據挖掘與數字化知識發現。高校圖書館應依據不同學科領域的用戶需求,確定數字素養培育的實踐方向。對于文科類用戶,數字素養培育的側重點是網絡信息查詢、線上社交與人工智能技術入門;對于工科類用戶,應從創新思維、編程技能、數據分析等方面謀劃數字素養培育重點。
4.3 結構化、情境化設計數字素養培育內容
高校圖書館應遵循通識性與專業性相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分層分類地創建數字素養培育內容,讓用戶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字技能,而且擁有技術性較強的數字素養。太原理工大學圖書館的相關做法堪稱典范。一方面,該館圍繞知識理解、應用分析、創造評估3個維度劃分數字素養培育內容的層次結構,并創建了數字素養學分課程與非學分課程,重點培育用戶在技術、行政、知識層面的數字素養。另一方面,館方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階梯式構建數字素養課程體系。如面向大一新生開設旨在培養信息意識的閱讀鑒賞課,面向大二學生開設旨在提高信息獲取能力的文獻檢索課,面向大三學生開設旨在培養文獻優選能力的文獻評價課,面向大四學生開設旨在擴大學術成果影響力的成果轉化課[11]。
推動數字素養培育內容與用戶情境動態適配。高校圖書館應在精準辨識用戶教學情境狀態的基礎上,定制化設計與用戶教學進度相匹配的數字素養培育內容。如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依據用戶教學情境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特征,個性化設計了面向課前、課中與課后的數字素養培育內容。課前環節的數字素養培育內容是信息檢索與分享、數據管理;課中是數字化文獻管理、數據評價;課后是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產權保護[12]。高校圖書館應以用戶科研情境為依據,定制化設計覆蓋科研前期、中期與后期環節的數字素養培育內容。針對處于學術研究前期階段的用戶,培育內容應為學術情報采集;針對正在進行科研項目中期檢查的用戶,培育內容應為大數據分析;針對正在進行學術推廣的用戶,培育內容應為數字出版。
4.4 設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數字素養培育手段
增強線下培育數字素養手段的交互性。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借助真人圖書館深化數字素養線下培育方法的體驗感。如南昌大學圖書館將在本館自習室、借閱室與會議室定期發起真人圖書館活動,賦予館員“真人圖書”角色,通過館員與用戶的點對點互動學習,指導用戶交互式錘煉數字素養[13]。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利用頭腦風暴、工作坊、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手段,引導用戶按照“學中做、做中學”思路進行數字素養交互式學習,讓用戶能夠群策群力地探尋數字素養發展路徑。
提高線上培育數字素養手段的實效性。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依托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等平臺,開發以數字素養為主題的慕課。館員與教師可借助藍墨云班課、雨課堂、CCTALK等在線教學工具,將數字素養慕課嵌入用戶學位課程體系,利用慕課平臺的師生互動、課堂測驗、課前學習等功能模塊,輔助用戶開展探究式數字素養學習。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可在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注冊以數字素養培育為實踐主旨的視頻號,通過彈幕、評論等互動途徑,引導用戶社交化解決數字素養痛點。
高校圖書館應建立數字素養培育手段一體化協作機制,提升數字素養培育工作的投入產出效率。寧波大學圖書館的相關舉措可謂標桿。該館利用超星慕課平臺制作了涵蓋理論、技能、實踐應用等內容的數字素養課程,利用目標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進行線上數字素養教育。館方還借助抖音POI、抖音Dou+等短視頻導流工具,將線上用戶流量導流至線下實體空間,顯著增強了線上、線下數字素養培育手段的關聯性[14]。
4.5 建立數字素養培育閉環管理體系
提高數字素養培育評價的準確性與系統性。高校圖書館應在建立數字素養框架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數字素養培育的客觀實際,創建以數字意識與情感、數字知識與技能、數字道德與安全、信息融合與創新為核心的數字素養培育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熵權法等量化分析方法,計算各類數字素養培育評價指標對應的權重值,依據權重分析結果直觀地分析數字素養培育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高校圖書館還應切實提高館員的數字素養培育評價能力,讓館員不僅能夠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評價數字素養培育工作績效,還可實時分析師生的數字素養學習情況。
高校圖書館應將數字素養培育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相關主體,同時暢通用戶訴求反饋渠道,讓用戶能夠全時、全域、全效地反饋自身的數字素養學習體驗,并結合用戶的反饋與體驗梳理數字素養培育工作的優勢與劣勢,挖掘影響數字素養培育工作績效的核心因素。此外,高校圖書館應動態完善數字素養培育體制機制,強化數字素養培育評價反饋管理能力。
5 結語
開展面向高校師生的數字素養培育,對于提高用戶學術能力、就業競爭力與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筆者實證考察了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現狀與問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數字素養培育優化路徑。在以后的工作中,高校圖書館應建立兼具理論研究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的數字素養培育人才隊伍,將數字素養培育納入長期發展戰略,螺旋式提升數字素養培育效能。
參考文獻:
[1] Emmanuel.Digital Literacy and Socio-Cultural Acceptance of Ic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Berlin: Springer,2021.
[2] 中國網信網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印發《2024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EB/OL].[2024-07-01].https://www.cal.gov.cn/2024-02/21/c_171018325727000
7.htm.
[3] 任佳藝,楊乃一.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培育內容體系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4(3):52-61,79.
[4] 賈瀟.多維視角下新媒體賦能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的實踐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4(5):60-62.
[5] 張琴.數智時代高校圖書館用戶數字素養教育研究[J].科技資訊,2024(4):233-236.
[6] 尤晶晶,范秀鳳.面向本科生研究能力提升的數字素養培育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23,(08):22-27.
[7] 四川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校級“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應用場景案例——基于人工智能的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體系[EB/OL].[2025-1-1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AyMzgwNg==amp;mid=2247518
908amp;idx=1amp;sn=0299b816cf3945ce07146c4a222cb089amp;
chksm=91bc68707ed34b954177bfb7e538448d79017460
40b595a00653a946593d1c5791ecff600d40amp;scene=27.
[8] 趙楚鑫.黑龍江省理工科學生數字素養調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20.
[9] 付露瑤,等.數字素養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2023(1):58-64.
[10] 邱冠文.“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的現狀、問題與路徑[J].圖書館論壇,2023(8):51-59.
[11] 朱錳鋼.國外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教育實踐及啟示[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8):54-61.
[12] 張毓晗.雙一流高校圖書館數字素養課程模式調研和分析[J].圖書館建設,2020(S1):286-288,292.
[13] 張路路,孔成果,葉新友.國外高校圖書館用戶數字素養研究現狀及啟示[J].數字圖書館論壇,2020(1):55-60.
[14] 陳加騏.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數字素養教育的探索——以構建分布式認知實踐教學體系為切入點[J].圖書館界,2024(2):72-77.
熊秀玲 女,1980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數字素養。
(收稿日期:2024-05-31;責編:婁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