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組態路徑

2025-04-15 00:00:00董同強陳榮龍徐振國
現代教育技術 2025年4期
關鍵詞:智慧教育影響因素

摘要: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正面臨用戶需求差異化顯著與服務供給精準化不足的結構性矛盾,探究用戶使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已成為突破平臺服務優化瓶頸的重要命題。對此,文章首先依托感知價值理論、滿意度理論和信息系統成功理論,構建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之后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揭示了平臺使用滿意度的影響機制和組態路徑,結果發現:用戶、平臺、社會三個維度的8個變量均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滿意度;內容質量在提升或削弱用戶使用滿意度方面發揮了基礎性和普適性的作用;高使用滿意度組態路徑可歸為用戶主導型、用戶-平臺主導型、平臺-社會主導型三類路徑,而低使用滿意度組態路徑可歸為平臺抑制型和用戶-社會抑制型兩類路徑。據此,文章從三維聯動、內容質量、復雜系統等方面提出了平臺使用滿意度提升的建議,以期為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和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教育;使用滿意度;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影響因素;組態路徑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25)04—0119—10【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5.04.013

引言

作為推進教育數字化和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下文簡稱“國家平臺”)能強化教育資源深度整合、打通教育信息壁壘、完善國家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并縱深推進平臺全域深化應用,以數字化助力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目前,國家平臺雖在建設與應用上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資源同質化、服務效率低、滿意度不高等問題,導致出現了用戶高輟學率和低完成率的現象。為滿足用戶個性化學習需求和改善用戶體驗,需要深入一線去分析國家平臺用戶使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厘清用戶與平臺之間的供需對接關系。

用戶滿意度受多重因素交織影響,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可探索平臺質量、感知價值等變量與用戶滿意度之間的因果路徑,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可分析多因素聯動效應和異質性組合對用戶滿意度的影響——兩者結合,既可驗證滿意度形成的理論假設,又可識別高輟學率和低完成率背后的差異化誘因組態。基于此,本研究嘗試構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并應用結構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深入探究前因條件變量的組態效應及其對用戶滿意度提升的綜合影響,以推動國家平臺功能迭代和服務升級,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

一相關研究

作為向教師和學生提供數據服務的重要媒介,國家平臺的建設推廣和教學應用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相關研究聚焦于三個方面:

①平臺建設方面,將國家平臺建設視為國家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任務。例如,王娟等[1]在分析中小學生樣本數據的基礎上,剖析了國家平臺應用的情況、問題、困境和成因;吳永和等[2]綜合運用隱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和扎根理論,對國家平臺協同優質建設的實踐路徑進行了探究;洪文秋[3]基于國家平臺省級迭代的需求,設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數字教育資源建設與應用模型。

②平臺開發利用與價值實現方面,將國家平臺開發利用和價值實現視為國家教育公共服務的目的。對于平臺的開發利用,何春等[4]從教師研修視角,構建了國家平臺教師研修需求框架,并針對教師寒暑假研修精準化、差異化發展提出建議。而關于平臺價值的實現,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賦能課后服務、教師發展、基礎教育等方面。例如,柳立言等[5]在分析課后服務現實困境的基礎上,探究了國家平臺賦能“雙減”課后服務的創新路徑;常詠梅等[6]從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視角,依托活動理論探索了國家平臺賦能鄉村教師研修模式;柯清超等[7]針對國家平臺如何賦能區域教育數字化發展的問題,構建了“資源賦能、數據賦能、連接賦能、技術賦能”的四重機制。

③用戶使用方面,將用戶使用視為國家平臺價值實現的關鍵因素。例如,郭炯等[8]從技術接受整合視角,驗證了鄉村教師的績效期望、社群影響、平臺服務、便利條件和使用意愿對國家平臺應用意愿或應用行為存在正向影響;賀瑋等[9]構建了鄉村教師平臺持續使用意愿模型,并證實了社會影響、感知有用性和滿意度正向影響鄉村教師持續使用意愿。

綜上,國家平臺的重要價值雖已得到學術界的認可與肯定,但當前鮮有研究針對國家平臺的服務效果展開細粒度研究。此外,既有研究多采用單一因素的靜態分析法,限定在某一方面探究其對國家平臺使用意愿或滿意度的影響,忽視了因素之間的協同效應和不對稱因果關系,而系統、綜合地探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就更加匱乏了。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基于感知價值理論、滿意度理論和信息系統成功理論構建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并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驗證假設、探索多因素對用戶使用國家平臺之滿意度的聯動效應和作用機制,厘清多重變量背后的復雜因果邏輯關系,以期為提高國家平臺建設成效、優化國家平臺運行機制提供指導。

二理論基礎和假設模型

1 理論基礎

感知價值理論重點強調用戶對感知利得與感知利失的權衡機制,與本研究關注的平臺功能體驗與心理認同具有理論契合度,故本研究主要依托感知價值理論構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但考慮到單一的理論或模型難以全面覆蓋研究所涉的影響因素,故本研究同時以滿意度理論和信息系統成功理論為理論基礎,對比、整合其相關的影響因素或指標,以提高假設模型的解釋力。

①感知價值理論:企業為用戶設計、創造、提供價值時應從用戶導向出發,將用戶對價值的感知作為決定因素。用戶對價值的感知是指用戶在權衡感知利得與感知利失的基礎上,對所使用產品或服務的綜合價值評價[10]。目前,研究者雖未就感知價值的具體類目劃分達成共識,但大多認為感知價值可分為功利性價值、享樂性價值、社會性價值三類且直接影響用戶的滿意度和使用意愿。本研究根據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服務特性,也將用戶感知價值劃分為此三大類。其中,功利性價值是指用戶享受國家平臺服務時,在獲取知識技能、解決問題、提升學習效率等方面的實用性和價值感,主要體現為感知有用性;享樂性價值是指用戶使用國家平臺獲得的娛樂性效果和享受的服務滿足程度,主要體現為感知享樂性——這兩個因素都被納入本研究的用戶維度。此外,國家平臺作為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也有其獨特的社會性價值,即用戶在受到平臺中其他人的情感、思想、觀點等影響的同時,也可借助平臺傳播個人專業知識,以獲得集體的認可、贊同與尊重,主要體現為社群認同和社群影響——這兩個因素都被納入本研究的社會維度。

②滿意度理論:期望確認模型明確指出,用戶使用滿意度不僅受感知有用性的影響,還受用戶期望確認的制約[11],任何因素達不到用戶的預期都可能會影響其滿意度。基于此,為進一步補充、完善感知價值理論,本研究在用戶維度中引入期望確認模型中的期望確認因素,以測量國家平臺的用戶使用期望值對其滿意度的影響程度。

③信息系統成功理論: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還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而信息系統成功理論中的Damp;M模型為探討這些客觀因素提供了參考。Damp;M模型由美國學者Delone和Mclean提出,其證實了信息系統或平臺的信息質量、服務質量、系統質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用戶使用滿意度[12]。基于此,本研究將Damp;M模型應用于國家平臺的相關情境,并根據特定的研究情況,確定了技術服務視角下包含平臺質量、內容質量、服務質量的平臺維度。

2 假設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研究依托感知價值理論、滿意度理論和信息系統成功理論,從用戶、平臺、社會三個維度,構建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下文簡稱“假設模型”),如圖1所示。假設模型包含以下研究假設:在用戶維度,感知有用性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1),感知享樂性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2),期望確認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3);在平臺維度,平臺質量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4),內容質量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5),服務質量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6);在社會維度,社群認同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7),社群影響正向影響國家平臺的使用滿意度(R8)。

三研究設計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SEM分析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各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但此定量方法雖能驗證前因條件變量對結果變量的凈效應,卻難以全面解析變量之間的非線性關系和復雜交互作用[13]。而fsQCA從溯因邏輯出發,考察和分析現象背后多重并發的復雜因果關系,以尋找解釋結果產生的“最佳”原因(即前因組合)[14],可有效彌補SEM分析的不足之處。因此,本研究在SEM分析的基礎上引入fsQCA展開組態分析,系統探討假設模型中各變量對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的聯動效應和作用機制。

2問卷設計與數據回收

本研究開展了國家平臺用戶使用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的問卷調查,以獲得相關數據來檢驗上述研究假設是否成立。問卷編制的題項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從理論層面對既有文獻中相關問卷的分析,二是從實踐層面對被調查個體的分析。為了保證問卷的信效度,所有題項均參照國內外已有的相關成熟量表并依據國家平臺的用戶實際使用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問卷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國家平臺及其使用滿意度的定義與范圍、人口統計學變量測量、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測量,涉及對假設模型中8個條件變量(如感知有用性、平臺質量、社群認同等)與1個結果變量(使用滿意度)之間的關系進行考察,共設有27個題項。所有題項均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來進行測量,用1~5分表示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問卷調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于2024年6月3日~7月3日面向山東、浙江、江蘇、江西等八個省的中小學教師發放問卷,共回收問卷1529份。剔除填答時間過短、識別題錯誤、所有問卷選項一致等無效問卷后,本研究最終得到1456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2%。

3 信效度檢驗

為保證測量問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本研究利用內部一致性系數和組合信度對問卷的內部題項進行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問卷中各維度變量的Cronbach’s α值介于0.775~0.856之間,CR值介于0.823~0.886之間,遠超閾值水平,表明問卷信度良好。各測量變量的標準化因子載荷均超過0.7,AVE值均大于0.6,表明問卷收斂效度較好。此外,各變量的AVE平方根值顯著大于其與其他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表明各變量間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15]。

四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1 模型適配度檢驗

為進一步驗證假設模型的配適度和建構效度的真實性,本研究采用Amos22.0進一步探究假設模型是否與實際數據相契合。假設模型適配度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項適配度指標均在適配標準范圍之內,說明假設模型的適配性較好。

2 路徑分析與假設檢驗

為驗證假設模型中假設R1~R8的有效性,本研究基于SmartPLS 4對變量的回歸系數大小和顯著性進行了分析,假設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具體來說,在用戶維度,感知有用性(β=0.205,p<0.001)、感知享樂性(β=0.106,p<0.01)和期望確認(β=0.136,p<0.001)均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滿意度;在平臺維度,平臺質量(β=0.218,p<0.001)、內容質量(β=0.113,p<0.001)和服務質量(β=0.125,p<0.001)均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滿意度;在社會維度,社群認同(β=0.108,p<0.01)和社群影響(β=0.101,p<0.001)也均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滿意度。綜上可知,本研究提出的8個假設全部通過檢驗。

五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

1 數據賦值與變量校準

在使用fsQCA對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之前,需對原始變量進行數據校準。針對8個前因條件變量和1個結果變量,本研究采用直接校準法,將樣本數據的95%、50%、5%分別設定為完全隸屬錨點、交叉點錨點、完全不隸屬錨點,使其轉化為0~1之間的隸屬度數據;同時,為避免校準后值為0.5的案例數據丟失,本研究將校準為0.5的數據減去0.001常數[16],得到的數據校準錨點如表3所示。由于缺乏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高、低的評判標準,本研究綜合考慮數據的分布特征和理論意義,將結果變量隸屬度數據中高于0.75的數據定義為高使用滿意度,其余定義為低使用滿意度。

2 必要條件分析

在進行具體的組態分析之前,需借助fsQCA3.0軟件對每一個前因條件變量進行必要條件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表4顯示,所有條件變量的一致性均低于閾值0.9,表明不存在產生高、低使用滿意度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單一前因條件變量均無法導致用戶高、低使用滿意度,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是多元要素交融互構的結果。因此,需要進一步探究多因素組態對使用滿意度的充分性影響。

3組態分析

基于必要條件分析結果,本研究進一步進行組態分析,將原始一致性臨界值設為0.8、PRI一致性閾值設為0.75、案例閾值設為1,從而得到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組態的簡約解、中間解和復雜解。通過中間解和簡約解的嵌套關系對比,可以確定核心條件——在兩種解中同時出現的便是核心條件,而僅在中間解中出現的是邊緣條件。組態分析結果表明,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的前因條件變量具有復雜性,主體、平臺、社會三個維度的各變量需聯合匹配才能對結果產生影響,具體如表5所示。

(1)高使用滿意度組態路徑分析

表5中的H1、H2a、H2b、H3a、H3b為國家平臺高使用滿意度的組態路徑,其路徑一致性均大于0.8,總體覆蓋率為0.712,說明這5條組態路徑能解釋71.2%的高使用滿意度調查樣本,具有較強的解釋力。根據發揮主導作用的核心條件,可將這5條組態路徑歸為用戶主導型(H1)、用戶-平臺主導型(H2a、H2b)、平臺-社會主導型(H3a、H3b)三類路徑。

①用戶主導型:以高感知有用性、高感知享樂性、高期望確認為核心條件,并以較高的內容質量和服務質量為邊緣條件,其共同作用可有效提高用戶的使用滿意度。這說明該類路徑中用戶具有較強的主人翁意識和自我效能感,即使缺少正向社會輿論和社群影響導向,只要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使用國家平臺輔以問題解決、舒緩心情,亦能獲得較為滿意的教育服務體驗。

②用戶-平臺主導型:以高感知有用性、高內容質量和高服務質量為核心條件,可驅使用戶產生高使用滿意度。這表明該類路徑中用戶在享受國家平臺所提供的教學支持與管理服務時,尤其重視國家平臺的教育信息資源質量和服務質量能否滿足自己的體驗需求,若能滿足,便會產生較高的使用滿意度。

③平臺-社會主導型:以高平臺質量、高社群認同和高社群影響為核心條件,亦能提高用戶的使用滿意度。這表明該類路徑中用戶無論自己是否擁有高感知有用性、高感知享樂性或高期望確認,只要國家平臺質量足夠高,加上有正面的社群認同和社群影響為導向,用戶就會產生高使用滿意度。

(2)低使用滿意度組態路徑分析

表5中的S1a、S1b、S2為國家平臺低使用滿意度的組態路徑,其路徑一致性均大于0.9,總體覆蓋率為0.556,說明這3條組態路徑能解釋55.6%的低使用滿意度調查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據發揮主導作用的核心條件,可將這3條組態路徑歸為平臺抑制型(S1a、S1b)和用戶-社會抑制型(S2)兩類路徑。

①平臺抑制型:低平臺質量、低內容質量、低服務質量的共同作用,致使用戶出現了低使用滿意度。這意味著當國家平臺沒有完備的操作系統、無法提供優質的教育信息資源和教育咨詢服務時,無論用戶是否擁有高感知有用性或是否受到了社群認同的影響,均會對國家平臺產生較低的使用滿意度。

②用戶-社會抑制型:低感知有用性、低期望確認、低社群認同和低社群影響的共同作用,同樣導致用戶出現了低使用滿意度。這意味著當國家平臺對用戶教學或學習無益且未達到用戶預期的成效、遭遇社群成員的認同危機并受社群的負面影響時,用戶對國家平臺的使用意愿會持續降低,從而導致其使用滿意度跌落。

4 穩健性檢驗

為驗證組態分析結果的穩定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通過調整案例頻數閾值(1調整為2)和一致性閾值(0.75提升至0.8)的方式,對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的組態路徑進行了穩健性檢驗,結果顯示:所產生的組態路徑與表5的結果一致,總體覆蓋率和總體一致性也與原始路徑無明顯差別,這表明組態分析結果具有較高的穩健性。

六結論與建議

1研究結論

本研究依托感知價值理論、滿意度理論和信息系統成功理論,構建了國家平臺使用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假設模型,之后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探究了前因條件變量對結果變量的凈效應,同時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法開展組態分析,從用戶、平臺、社會三個維度探究了促進或削弱用戶使用滿意度的組態路徑,所得研究結論主要如下:

①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結果顯示,感知有用性、感知享樂性、期望確認、平臺質量、內容質量、服務質量、社群認同、社群影響均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滿意度,本研究提出的8個假設全部通過檢驗。

②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結果顯示,上述8個前因條件變量雖然都不是影響用戶使用滿意度的必要條件,但內容質量作為核心條件存在或核心條件缺失出現在7條組態路徑中,表明其在提升或削弱用戶使用滿意度方面發揮了基礎性和普適性的作用;根據發揮主導作用的核心條件,高使用滿意度組態路徑可歸為用戶主導型、用戶-平臺主導型和平臺-社會主導型三類路徑,而低使用滿意度組態路徑可歸為平臺抑制型和用戶-社會抑制型兩類路徑。

2平臺使用滿意度提升的建議

(1)建立三維聯動機制,提升平臺綜合服務效能

本研究發現,用戶、平臺、社會三個維度的8個變量均顯著正向影響使用滿意度,這表明提升國家平臺用戶使用滿意度可從多維度層面入手,建立三維聯動機制:

①用戶維度層面,國家平臺應以強化用戶感知價值為核心,通過動態需求反饋與分層內容適配優化功能的實用性,并依托場景化交互設計增強情感體驗,提高用戶對平臺的期望確認。

②平臺維度層面,平臺管理者需以平臺質量為基礎支撐,從界面設計的簡潔美觀、操作流程的便捷流暢、系統運行的穩定可靠等方面入手來提升平臺質量;同時,嚴格審核教育資源,以確保其準確性、科學性與權威性,并保障內容豐富、多元,契合用戶對不同學科、學段和教學場景的需求[17]。

③社會維度層面,相關教育部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社群氛圍,鼓勵用戶之間互動交流、合作學習,并通過組織各類線上、線下學習活動,增強社群認同與社群影響,發揮社會網絡在提升平臺吸引力與用戶滿意度方面的積極作用。

(2)提升內容質量,支撐國家平臺賦能教與學創新

本研究發現,內容質量在提升或削弱用戶使用滿意度方面發揮了基礎性和普適性的作用,這說明沒有良好的教育信息資源作支撐,平臺就好比“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國家平臺的內容質量,主要指向數字教育資源的質量[18]。基于此,國家平臺應立足于用戶的個性化知識需求,以教學資源的個性化適配為核心目標,做到數字教育資源的多樣性、精準性、時效性并重:

①多樣性方面,應拓展數字教育資源的覆蓋范圍和范疇,包含但不限于不同學科領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呈現形式(如多媒體融合、虛擬現實技術應用)以及不同層次(如基礎鞏固、拓展提升、前沿探索)。

②精準性方面,需組織專業團隊對國家平臺所供應的課程內容和學習資源予以全方位、精細化的解析,切實保障知識點的精準提煉與合理布局;同時,要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教育資源進行科學評估,著重考量其難度梯度的設定,使之與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相適配。

③時效性方面,應建立動態追蹤機制,實時關注國家平臺教育信息資源的更新頻率,尤其要緊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政策,以確保國家平臺能夠快速做出響應、及時更新內容。另外,要加強與教育研究機構的深度合作,建立高效的信息傳遞渠道,確保最新的教育資訊能夠第一時間在國家平臺上呈現。

(3)融入復雜系統視角,多路徑建設國家平臺

本研究發現,8個變量可組合成不同的組態路徑正向影響用戶使用滿意度,這表明提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使用滿意度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單一因素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應融入復雜系統視角,發揮多因素的聯動效應,探尋多視角、多樣化的優化方案[19]。基于此,為提高用戶滿意度,可通過高使用滿意度組態路徑來建設國家平臺:

①在用戶主導型路徑中,感知有用性、感知享樂性、期望確認作為核心要素影響用戶使用滿意度。據此,國家平臺應進行深度調研,不斷挖掘用戶新的需求,精準把握用戶在教育資源、服務模式等方面的多元訴求,將“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落到實處[20]。

②在用戶-平臺主導型路徑中,感知有用性、內容質量、服務質量作為核心要素對增強用戶使用滿意度具有關鍵作用。據此,國家平臺的開發者與管理者應深入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優化功能設計,確保提供的信息準確、豐富且具有時效性;同時,要不斷提升國家平臺的服務水平,如建立快速響應的客服機制,及時解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③在平臺-社會主導型路徑中,平臺質量、社群認同、社群影響作為核心要素推動用戶使用滿意度的提升。據此,國家平臺需不斷投入資源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系統穩定性,保障用戶能夠流暢、穩定地使用平臺。此外,在相關教育部門機制和社會正向輿論的引領下,國家平臺也可吸引教育名人入駐,開設互動交流窗口,鼓勵用戶積極參與專題學習、教學經驗分享等交互式活動,使其獲得更多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

參考文獻

[1]王娟,張雅君,王沖,等.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現狀調研與路徑優化——基于全國30605名中小學生的樣本數據[J].電化教育研究,2024,(6):50-56、65.

[2]吳永和,鄭浩,詹雪菲.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協同優質建設探究——基于LDA模型和扎根理論的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4,(3):37-43.

[3]洪文秋.基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3,(9):76-82、100.

[4]何春,馮曉英.由規模化到精準化: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教師研修的差異化需求及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4,(3):44-52.

[5]柳立言,龍安然,安敏.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賦能“雙減”課后服務的創新路徑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3,(7):78-84. [6]常詠梅,危齊敏,李杰麗.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賦能鄉村教師研修模式研究——數字技術促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J].中國遠程教育,2024,(3):56-67.

[7]柯清超,劉麗麗,鮑婷婷,等.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賦能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四重機制[J].中國電化教育,2023,(3):30-36.

[8]郭炯,付瑞.鄉村教師應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遠距離教育,2023,(6):33-42.

[9]賀瑋,顏京莉,劉桓秀,等.數字轉型視野下鄉村教師對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持續使用意愿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24,(8):59-68.

[10]董慶興,周欣,毛鳳華,等.在線健康社區用戶持續使用意愿研究——基于感知價值理論[J].現代情報,2019,(3):3-14、156.

[11]張哲,王以寧,陳曉慧,等.MOOC持續學習意向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改進的期望確認模型[J].電化教育研究,2016,(5):30-36.

[12]黃曉斌,張明鑫,彭佳芳.智庫微信公眾平臺用戶采納意愿研究——基于整合UTAUT和Damp;M模型視角[J].圖書館學研究,2020,(15):47-55.

[13]趙篤慶,余亮,車紫妍,等.教師技術采納研究中的UTAUT再認識——基于一階段元分析結構方程模型的定量綜合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24,(9):48-58.

[14]董同強,陳榮龍,徐振國.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及復雜組態路徑分析——基于“資源-動力”模型的混合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24,(10):35-42.

[15]張敏,祝安,張芳.在線教育平臺用戶的持續使用行為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9,(9):93-100.

[16]Furnati S, Crilly D, Misangyi V F, et al. Capturing causal complexity: Heuristics for configurational theoriz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1,(4):778-799.

[17]王小輝,李天龍,李庚.教育信息化平臺使用意愿與行為不一致問題探析[J].現代教育技術,2020,(5):60-66.

[18]曾海軍,王靜漪,張卓,等.區域智慧教育建設特色與發展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23,(9):50-56.

[19]金玉,湯玲,王瑞喆,等.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省域推進的路徑與對策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2,(9):30-37.

[20]殷寶媛,武法提,章怡.智慧教育云平臺標準的“三環”模型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8,(1):86-92.

Configurational Path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atisfaction with the Use of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Secondary Schools

DONG Tong-Qiang" CHEN Rong-Long""" XU Zhen-Guo[Corresponding Author]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China 276826)

Abstract: The 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is facing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of user demand and insufficient precision of service supply, and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user satisfaction formation has become a key proposition for the bottleneck of platform service optimization. Therefore, thispaper firstly constructed a hypothetical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atisfaction with the use of the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relying on the perceived value theory, satisfac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 theory. The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reveal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and configurational paths of the use satisfaction withthe platform. It was found out that the eight variable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user, the platform and the society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satisfaction, and content quality played a fundamental and universal role in improving or weakening user satisfaction.The configuration paths with high user satisfac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of user-oriented," user-dominated, user-platform-dominated, and platform-society-dominated, while the configuration paths that generated low satisfaction were platform-inhibited and user-society-inhibited types. Accordingly, the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platform use in terms of three-dimensional linkage, content quality, and complex systems, expecting to provide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Keywords: smart education; user satisfaction; fsQCA; influencing factor; configuration paths

————————

*基金項目: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青年基金項目“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構建及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3YJC8800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董同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數字化、智慧教育,郵箱為771786304@qq.com。

收稿日期:2024年10月24日

編輯:小米

猜你喜歡
智慧教育影響因素
財務報表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態發展新挑戰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0:44:55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化環境藝術設計教學
智慧教育在基礎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探究
基于知識圖譜的智慧教育研究熱點與趨勢分析
水驅油效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日韩天堂视频|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免费看a级毛片| 538国产视频|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成人韩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欧美国产在线看| 日韩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第一页亚洲|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播放|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免费激情网站| 国产特级毛片| 尤物国产在线|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日韩在线视频网|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午夜国产理论| 在线无码九区|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18| 激情在线网|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国产你懂得|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综合色88| 亚洲91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国内黄色精品| 久久网欧美|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JIZZ亚洲国产|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激情午夜婷婷|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1区| 亚洲人成网址|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天天爽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www色 |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a级毛片在线免费|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国产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