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名錄:剪紙,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在我國民間廣受歡迎,是中國最古老、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2006年,剪紙藝術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傳承人名片:
周斌,湖南省寧鄉市教育研究中心學前教育教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長沙剪紙區(縣)級代表性傳承人、湖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民協剪紙專業委員會理事、寧鄉市民間藝人協會主席。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春”具有極高的象征意義。它不僅是四季之首,更被視為新生、希望、繁榮和美好的象征。在古代詩詞中,“春”常常被用來描繪美好的景象和表達愉悅的心情。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此外,“春”還常被用來比喻人生的美好時光,如“青春年華”等,寓意著年輕、活力和無限的可能。本期《非遺少年學》,我們請周斌老師教大家剪一個立體的“春”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