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春節的習俗,知道年獸的傳說故事,理解其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
2.知道灰塑的基本材料和創作方法,能夠通過揉、捏、塑等方式創作年獸,提高手部精細動作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3.在灰塑創作中感受新年的熱鬧喜慶氛圍,激發幼兒對傳統手工藝的學習興趣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搓泥條、團圓等簡單的手工創作技巧,知道年獸的傳說故事。
2.材料準備:灰塑材料(紙筋灰)、手套、泥塑工具、PVC板、小錘子、釘子、裝飾材料(彩色紐扣、珠子、毛絨球)、年獸的圖片、視頻、故事繪本等。

三、教學過程
1.播放新年音樂,展示年獸圖片
教師展示有關年獸的圖片,引入主題:“春節就要到了,今天來了一個神秘的朋友,它和春節有個特別的故事呢,你們猜猜它是誰?”
2.講述年獸傳說,激發創作興趣
教師生動地講述年獸的傳說故事,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繪本故事等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年獸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以及人們驅趕年獸的方法。
教師提問:“年獸有哪些特點呢?你知道如何創作一只年獸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互動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并激發其創作興趣。
3.認識灰塑,創作獨一無二的年獸
教師向幼兒展示本次活動使用的灰塑材料和工具,并簡單演示其使用方法,引導幼兒動手創作,深入了解灰塑材料的特性和可塑性。
創作步驟:
(1)先在PVC板上畫出年獸的輪廓特征,并在圖案的中間均勻地敲上釘
(2)用紙筋灰揉出一個圓形作為年獸的頭部,并用工具刻畫出眼睛、鼻子和嘴巴。
(3)待灰塑干了之后進行上色,并用裝飾材料點綴,豐富和完善細節。
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巡回指導,鼓勵他們在年獸的造型和裝飾上進行創新,添加更多的細節。此外,教師還要注意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工具,并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4.展示、交流與評價
幼兒創作完成后,將作品放置在展示臺上。教師可以邀請每位幼兒介紹自己創作的年獸都有哪些特點和創意,并引導其他幼兒對作品從造型、色彩、創意等方面進行評價。
四、教學延伸
1.環境創設:在班級的美工區設置“年獸來了”主題的灰塑作品展示角,營造濃厚的新年氛圍和藝術氛圍。
2.家園共育:家長可以利用節假日帶領幼兒參觀當地的民俗博物館、古建筑群等,引導幼兒觀察其中的灰塑裝飾,并為幼兒講述更多關于年獸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