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憑借執著和堅守,劉德喜將自己從一個法律“小白”磨煉成了一名優秀的檢察官,成為辦理大案要案的專案組組長。他辦理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國皆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彰顯了一個“法律人”的使命和擔當。他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是:“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憑借執著和堅守,劉德喜將自己從一個法律“小白”磨煉成了一名優秀的檢察官,成為辦理大案要案的專案組組長。在20多年的檢察生涯中,他始終堅持一個法律工作者的職業操守,辦理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國皆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彰顯了一個法律人的使命和擔當。他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是:“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檢察風云》:您并非法律專業出身,怎么會和法律結緣呢?
劉德喜:兒時,每當從電影電視里看到公訴人秉持公平正義在庭審現場侃侃而談的精彩畫面時,我都特別心動,特別渴望自己長大后也能成為那樣優秀的公訴人。可高考后,我被一所大學的考古專業錄取。不過,命運的捉弄并沒有擊敗我兒時的夢想。大學時,我一邊學習考古專業知識,一邊自學法律。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博物館從事文博工作,但倔犟的我認定了這輩子要從事法律工作。所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并沒有放棄對法律知識的鉆研和學習。也許,運氣就是會眷顧有準備的人。2002年,我第一次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竟然十分順利地通過了。拿到法律執業證書后,我很興奮,這為我實現夢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檢察風云》:后來您是如何走進檢察院的?
劉德喜:說來也巧,通過司法考試的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已經進入而立之年的我,幸運地趕上了檢察院招人的機會。獲知這一消息后,我不假思索地報名參加了考試。沒想到的是,我這個跨專業、跨系統的人竟然被錄用了。但是高興之余,我也有些惆悵和糾結。因為考進檢察院這年,我已經30歲出頭了,而這個年齡的許多同事都已經成為業務骨干。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檢察官,成為法庭上侃侃而談、應對自如的出色的公訴人,我前面的道路太漫長了。
《檢察風云》:進入檢察院后,您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
劉德喜:我從考古專業轉行來到檢察院,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法學教育,也沒有任何的辦案經驗。從進入檢察院的第一天起,我就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本領恐慌”。但是我心里十分清楚,要做好當下的工作,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能給自己壓擔子。為了盡快勝任本職工作,我給自己定了幾個要求:一是工作積極主動,只要有案件就主動向領導請求由自己去承擔、辦理,特別是一些疑難復雜案件,我都會主動請纓,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二是虛心向同事請教,特別是同事撰寫的高質量的審查報告之類的法律文書,我都會拿來一遍一遍地學習。同事的好方法、好理念和適用的觀點等,我也都記在本子上,反復揣摩體會。慢慢地,我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思路也變得清晰明朗了。
《檢察風云》:在20多年的檢察生涯中,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案件?
劉德喜:這要追溯到2018年。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年,因為這一年里我連續辦理了11宗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這是個不算小的數字。在海南這個海洋大省,非法捕撈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對保護海洋環境意義重大。辦理此類案件時,我們遇到的一個很大的難題是計算環境損壞情況。我和本院民行處(現為第五檢察部)原處長一起多次與鑒定機構溝通協調,很快解決了這一難題,促成了海南省首批對非法捕撈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后續還督促有關部門進行了增殖放流魚苗恢復海洋生態。對此,中央電視臺在重要時段進行了報道,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檢察風云》:您是如何從一個“小白”成長為一個業務型專家的?
劉德喜:平日里,我有個好習慣,就是總結,因為善于總結才能找到工作的基本規律。我堅持一案一總結,也要求每一名參與案件辦理的檢察干警撰寫心得體會,把有價值的經驗總結出來,然后編成典型案例。這樣可以把前一個案件的辦理經驗運用到下一個案件中,使辦案效率得到顯著提升。比如,我們辦理的一起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100余人的涉黑案,由于提前介入引導工作扎實、審查工作細致,被告人認罪認罰適用率達百分之九十,僅用十余天就順利完成出庭公訴工作,成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生動注腳。
再如,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是一個難點,我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了“情感共鳴法”。我遇到過一名一度被公安機關認定為態度強硬、拒不供述的犯罪嫌疑人。為了獲取口供,我對他的成長經歷、家庭基本情況、情感經歷、性格特點等進行了全面摸底,并且選擇春節這個時間段進行提審。經過兩個多小時的交流,犯罪嫌疑人發現我對他的個人情況非常熟悉,一下子拉近了心理距離。當提到父母時,犯罪嫌疑人痛哭流涕,說父親去世時他正在坐牢,未能送父親最后一程,深感愧對父母。接著,嫌疑人很快交代了線索。后來,這起案件成為海南省檢察機關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取得保護傘線索的典型案例。
《檢察風云》:近年來,您帶領團隊取得了諸多成績,可以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嗎?
劉德喜:我們團隊主要開展的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我們承擔了全省重大涉黑團伙犯罪案件件數的40%、人數的近60%。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我帶領辦案組共參與辦理了郭某等20余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較大影響的案件。
2018年,一宗掃黑案件交到了我們手里。在辦理這起案件時,我帶領辦案團隊提前介入。面對堆積如山的160多冊案卷材料,我們迎難而上,5天內摘卷結束,10天內提審完畢,15天完成審查報告的制作,啃下了這個“硬骨頭”。這個案件最終訴判完全一致,工作效率之高,受到了海南省委政法委的高度評價。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起案件剛宣判,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一宗更大的涉黑案又擺在了我們面前。我帶領團隊馬不停蹄地投身其中。這起涉黑案的涉案人員比前一起多了10倍,達到了200多人,案卷1000余冊。我們歷時一個多月,字斟句酌,反復推敲,最后形成了20余萬字的沉甸甸的起訴書。最終,犯罪團伙得以覆滅,我們也獲評優秀專案團隊的榮譽稱號。
《檢察風云》:在同事眼里,您是一個工作標準極高的檢察官,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劉德喜:我覺得這是一個法律人的基本素養和職責使命,因為我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名檢察官,只有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辦案求極致的精神,才能服務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更重要的是,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是國家戰略,作為海南檢察機關的一員,服務好這一國家戰略,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必須以極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檢察風云》:您對未來有什么展望?
劉德喜:回顧20多年的檢察生涯,我能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部門主任,離不開組織的關懷和家屬的鼎力支持,當然也要感謝自己的堅守。這個過程中有成功辦案的喜悅,也有辛苦付出的煎熬,但我對自己選定的終身職業一點也不后悔。所以,今后,我依然會堅定不移地走在這條道路上,砥礪前行。
編輯:張鈺梅" "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