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
“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不久,中央八項規定出臺,這是新時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成為黨的作風建設的突破口。短短600余字,句句實在話、貼心語,迅即掀起一場影響深遠的作風變革。
十余載光陰荏苒,數千日水滴石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制定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帶動全黨上下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將作風建設引向深入,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以徙木立信之效引領了一場激濁揚清的風氣之變,生動書寫了“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的時代命題。
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2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2.5萬余起。這既折射出作風建設的力度和深度,展現了我們黨糾治不正之風一刻不停歇的堅定步伐,也警醒我們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改進作風必須乘勢而上,絕不能有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稍一放松就可能反彈回潮。要保持馬不離鞍、韁不松手的定力,增強反復抓、抓反復的韌勁,持續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養成習慣,把“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外化于行、內化于心,真正化成自律和自覺。
人心向背看作風,新風正氣暖民心。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中央八項規定是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作風建設就是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從抓公款吃喝到抓公費旅游,從抓節假日到抓“八小時之外”……經過不懈努力,黨風政風清新,黨心民心振奮,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不斷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學有實效,干有成效。今年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如何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如何用改革的辦法、開放的舉措解決前進中的問題?越是攻堅克難,越需淬煉作風。要堅持學習教育和推動發展兩手抓、兩促進,使學習教育每項措施都成為促進中心工作的有效舉措,形成抓作風促工作、抓工作強作風的良性循環,讓改進作風的過程成為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為民造福的過程,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內生動力,凝聚起勝利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合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留得清氣滿乾坤。我們要以這次學習教育為契機,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本欄編輯/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