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區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四地55家汽車企業的調研數據,分析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汽車新媒體營銷崗位的人才需求現狀。研究發現,企業對汽車主播及新媒體運營專員的需求顯著增長,兩類崗位的核心職責涵蓋直播策劃、粉絲運維、數據分析、短視頻創作及跨部門協作等,崗位素養包括服務意識、用戶共情、行業忠誠度與品牌認同感、市場洞察力與創新思維、抗壓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等。而目前《汽車營銷》課程與行業需求存在脫節,需要重構課程框架,融入新媒體營銷技能,增加實訓課時,聯合電子商務專業共建課程資源。同時強調課程思政與職業素養的融合,通過案例分析、場景化教學強化誠信經營、客戶服務等價值觀。為汽車新媒體人才培養及校企合作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汽車新媒體營銷 崗位需求 直播與短視頻 數字化轉型 課程建設 校企對接
1 研究背景
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創新進步,以互聯網技術為載體的生產方式產生巨大變革,催生出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經濟形態。新的生產力即為新質生產力,是以新技術深化應用為驅動,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快速涌現為重要特征,進而構建起新型社會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體系的生產力。新的經濟形態則為?數字經濟,?是一種以數據資源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來提升效率和優化經濟結構的新經濟形態[1]。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互聯網+”是載體,新質生產力是手段,數字經濟是導向,三者三位一體,相輔相成。
在黨的政策方針引領下,相關產業繁榮發展,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以汽車營銷為例,2023年月均銷量大于等于1000臺的廠商中,有近93%進行新媒體運營[2]。由此可見,汽車營銷數字化轉型加速了行業對新媒體營銷人才的需求。汽車新媒體營銷方式,注重線上線下服務閉環,通過內容營銷打造社群互動,注重用戶附加價值創造商業裂變,為汽車市場帶來蓬勃生機,不僅促進傳統營銷模式更新迭代,更迫使汽車營銷人才朝新媒體營銷方向轉型升級。
2 研究目的
通過調查珠三角區域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四地企業對汽車新媒體營銷崗位的招聘條件和任職條件,具體包括崗位名稱、崗位職責、任職要求三個部分,旨在調研企業對汽車新媒體營銷崗位的人才需求具體情況,改善行業發展需求與傳統教育輸出不匹配的現狀。站在行業角度幫助學校《汽車營銷》課程調整建設思路,重構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適配市場與生產實際,提高學生與市場的適應性,實現人才精準培養和校企無縫對接。
3 研究方法
3.1 網絡調查法
根據月狐iAPP數據,月活躍用戶排名第一的招聘平臺為BOSS直聘[3]。選擇該平臺作為調查平臺,分別搜索“汽車直播”和“汽車新媒體運營”,記錄排名前30的企業對大專學歷汽車新媒體相關崗位的招聘條件,包括崗位名稱、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涉及企業為汽車經銷商和汽車主機廠商,企業主要面向乘用車市場,涵蓋少量商用車及二手車市場。
3.2 訪談法
通過電話及網絡訪談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從事汽車銷售及新媒體運營崗位的4名畢業生,了解其所在公司對新媒體崗位的相關需求,匹配招聘網站任職能力數據,進一步驗證調研結果。
4 研究樣本
經網絡調查和訪談獲悉,汽車新媒體相關崗位主要有汽車主播及汽車新媒體運營專員兩大崗位。在BOSS直聘網站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四地分別搜索“汽車主播”及“汽車新媒體運營專員”,剔除搜索頁面排名前30但非汽車相關崗位,查找相關樣本數量共55家,具體類別如下圖所示。其中廣州招聘新媒體運營專員企業5家,汽車主播10家;深圳招聘新媒體運營專員企業6家,汽車主播10家,有一家重復企業;東莞招聘新媒體運營專員企業6家,汽車主播9家;惠州招聘新媒體運營專員企業4家,汽車主播6家。
訪談學生中包含主播2人,新媒體專員2人,共4人。
5 研究結果分析
5.1 崗位職責與崗位技能
根據調研內容詞頻,分析主要崗位職責及對應崗位技能如表1所示。
5.2 任職要求與崗位素養
根據調研內容詞頻,分析崗位任職要求及關聯崗位素養如表2所示。
6 研究結論與建議
6.1 崗位技能內容拓展
根據研究結果,企業汽車新媒體營銷崗位可分為汽車主播及汽車新媒體運營專員兩大崗位。雖然汽車主播、汽車新媒體運營專員與汽車銷售顧問為三個不同的企業崗位,但從形式上看,這三個崗位實際負責汽車銷售的線上和線下環節,都需要吸引與留存客戶(粉絲)群體,對客戶(粉絲)進行車型的介紹與特點的呈現,服務與解答客戶(粉絲)疑問,通過線上引流線下購買,共同完成汽車銷售的鏈路閉環。對于汽車主播,鏡頭表現力、語言流暢度和臨場應變能力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和培養所得,但對車型參數、技術亮點等汽車垂類專業知識的掌握、專業術語的通俗化表達及汽車行業信息洞察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的前序優勢所在,這也是調研中大部分企業要求應聘者具備汽車相關專業或汽車銷售經驗的原因。
《汽車營銷》傳統課程從汽車銷售崗位實際工作角度出發,以汽車銷售流程為主要內容。為匹配行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對接汽車后市場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新趨勢,貼合企業最新崗位用人需求,培養學生跨學科復合能力,拓寬學生技術技能和就業路徑,結合調研情況抓取汽車主播及汽車新媒體運營崗位前端關鍵技能,包括直播內容策劃與腳本撰寫、產品知識講解與展示、粉絲運營與維護、短視頻內容策劃與腳本撰寫;視頻拍攝與剪輯。同時參考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及廣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汽車營銷賽項內容,在原有汽車銷售流程基礎上有機融合新媒體營銷知識,調整課程內容框架如下。
6.2 崗位素養內容拓展
崗位素養是一個人在特定職業或崗位上所須具備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社會責任感等綜合能力,與課程思政所強調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誠信、敬業、友善等有重疊部分。知識技能若為開支葉,“德”便是人的主心骨。對于包括直播與短視頻在內的新媒體營銷行業,數據造假,?內容低俗,虛假宣傳,誘導未成年人打賞,甚至?違法行為亂象叢生。針對亂象治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范》等國家級法律法規及行業規范準則業已逐步完善,關鍵還在于從業者的合規運營及高度自覺。立德樹人,需要特別重視課程思政的植入與融合。因此,在課程中有必要加入與汽車新媒體崗位職業素養契合的課程思政內容,運用場景化教學與小組實訓模擬企業崗位任務,聯合恰當的思政評價手段,助力學生在學習與實踐中實現職業能力培養與價值觀塑造的深度融合。
6.3 課程建設與實施
《汽車營銷》為學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總課時為36學時。經調查發現,本專業畢業生有相當一部分從事汽車銷售顧問崗位并轉型進入汽車主播及新媒體專員行列。同時,省賽和國賽汽車營銷賽項也加入了直播說車的競賽內容。所以本課程針對汽車新媒體知識技能的重構與實施,為專業學生掌握行業新技能,拓寬就業面起到積極作用。課程在設計時,力求最大限度融合覆蓋崗課賽證內容。但受課時篇幅和設備條件限制,在具體授課時理論和實訓部分均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首先建議增加授課課時量到72學時,增加課堂實訓時間,加強新業態技能掌握;其次新增加內容與電子商務專業課有共通之處,建議與電子商務專業課教師組建討論小組,共建課程,優化內容;再次可申請借用校內電子商務專業實訓設備,補全數據分析模塊內容,節約辦學經費,減少設備空置率。
基金項目:1.高職汽車營銷與新媒體營銷學科交叉教學模式實踐研究(2023kykt001);2.新媒體融合下高職《汽車營銷》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2023WQNCX220)。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2022.https://www.mee.gov.cn/zcwj/gwywj/202201/t20220117_967238.shtml.
[2]汽車之家研究院,新榜研究院.汽車廠商新媒體營銷趨勢洞察[R].北京:汽車之家研究院,2023.
[3]極光推送.月狐分析|在線招聘榜單:暑期加畢業驅動增長,藍領賽道表現亮眼[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147774909607433,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