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3-0066-02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方面1,這與全人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全人教育強調學生在認知、情感與社會性上的協調發展,培養“知情合一”的“完人”或“功能完善者”[2。基于這一理念,筆者從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評價體系及反思環節四個方面探討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體育課結構化設計,以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促進核心素養落地,體育課堂的學習目標應具體明確,幫助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全面發展。如,在此次研討案例中足球傳接球的教學,目標設定旨在綜合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規則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等。通過假動作和變速跑等練習,提升突破能力,并將這些技能有效應用到實際比賽中。學生不僅掌握傳球技巧,還學習如何通過跑位和傳球策略創造進攻機會,并根據對方防守的變化調整戰術。通過小組合作練習和分組比賽,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培養集體責任感和公平競爭意識,從而實現全面發展的學習目標。
能夠靈活運用所學應對比賽。這一過程確保了教學的層次性和系統性,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1.基礎技能階段
在一節足球課的初期階段,重點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動作技術,增強規范性與穩定性,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團隊協作的意義。教師通過簡單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傳接球、跑位等基本技能。如,在案例中的“連線傳接球”練習中,學生通過跑動與傳接球提升傳球精度,同時理解團隊協作的意義?;谠摪咐?,筆者認為可以進一步設計競賽任務(如“傳球小組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并通過動態任務幫助學生在較少干擾的情況下專注于動作技術的規范性。此外,還可以設置“傳球精度”任務,要求學生將球傳到指定位置,提升技術水平和空間判斷能力,練習的難度可以逐步增加,如,傳球距離由近至遠、人數由少至多等。
一、全人教育理念下的課堂學習目標設定
全人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課堂根據課程標準,著力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核心素養,二者有高度的一致性。
二、全人教育理念下的課堂階段化教學過程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一節體育課通過“基礎技能一戰術意識一綜合運用”三個階段進行結構化設計,每個階段的教學活動循序漸進,最終使學生教師在設計任務時可進一步細化傳球技術的要點,如,根據隊友的跑動軌跡調整傳球的力度和角度、在接球和傳球過程中保持視野和動作流暢。對個別學生的不同問題,教師應有針對性地調整任務。如,對視野較差的學生,可要求其在傳球前快速觀察隊友和防守者的位置,確保傳球不被截斷;對跑位較慢的學生,可以增加移動任務,如“每次傳球后迅速跑到新位置”等,幫助其提升反應速度和跑位能力。
2.戰術意識階段
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學生逐漸進入更復雜的情境,并運用基礎技能進行戰術決策,提高團隊協作和戰術執行的精確度。如,在案例“相互協作,擺脫尾巴”練習中,學生在 5 m× 5 m 的區域內,通過傳接球與跑位配合,突破防守球員,完成進攻。初期通過設計較簡單的進攻與防守配合任務幫助學生熟悉場地的限制和基本動作,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有限空間內進行更加復雜的傳接球配合,逐步提升其應變能力和戰術意識。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加入其他情境因素,如設置“倒計時”或“限時完成”的任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應急決策能力,也可以通過明確的跑位要求(如“拉開與防守者的距離”或“通過變換位置創造傳球空間”)幫助學生加強空間感知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通過這些復雜戰術情境的任務,逐步提高學生的決策和執行能力。在案例“主動出擊,射門得分”練習中,學生需要根據防守方站位和隊友跑動,選擇最佳進攻時機進行射門。教師需在練習中引導學生判斷進攻時機,幫助他們通過變速跑位拉開空間,避免防守方封堵。此外,可以通過假動作練習,幫助學生制造進攻空檔,并理解如何通過戰術拉開空間進行傳球或射門。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教師還可以模擬快速反擊情境加速學生的決策速度,或借助視頻回放分析幫助學生總結經驗,優化決策過程。
3.綜合運用階段
在基礎技能和戰術意識階段的學練后,進入綜合運用階段,重點將所學技能與戰術結合,并在真實比賽情境中靈活應用。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提升學生在復雜情境中的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以案例的“技能挑戰:暗影突擊(5VS5)”對抗賽為例,學生需要結合傳接球技術、跑位策略和防守技巧來完成比賽。進攻方必須通過傳球進入對方的暗區,且在暗區停留不超過5秒才能得分。教師通過設計動態規則(如限定進攻區域、賦予不同位置球員特殊職責),鼓勵學生根據場上局勢靈活調整戰術。如,比賽進行到某個階段時,教師在進攻方的控球區增加1名自由人,幫助進攻方打破防守。自由人不受位置限制,可以在場地內自由穿插,增加進攻的多樣性和流暢度。基于案例設計,筆者認為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動態調整,以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戰術執行力。如,若進攻方表現較弱,可以減少防守人數,給予進攻方更多空間。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精細化進攻與防守動作技術。在進攻時通過跑位為隊友創造傳球空間,判斷最佳傳球時機,靈活變換進攻線路;在防守時加強協防與包夾意識,確保防線的完整性,避免漏洞的產生。通過實時反饋和任務調整,學生學會靈活應對場上變化,從而提升戰術執行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多維評價體系
在全人教育理念下,體育課堂的評價體系不僅衡量學習成果,更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個性化學習,促進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提升。以案例為例,即時反饋是評價體的基礎環節,教師通過觀察給出具體反饋。如,在傳接球練習中,教師對某學生說:“你的傳球力度很好,但要注意接球時提前預判球的落點。”這樣的反饋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及時調整動作,優化技能。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評價,借助集體討論與反思幫助學生認識到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和責任。如,教師可以提出“傳接球配合是否流暢”“防守分工是否清晰”等問題,幫助學生在團隊環境中反思并增強合作意識。終結性評價綜合學生的整體成果,教師通過數據(如傳球成功率)和分析(如體育品德發展),幫助學生總結學習成果,明確改進方向,制訂個性化建議,推動全面進步。
四、全人教育理念下的總結反思
全人教育理念強調“學中做、做中悟”,而反思是其在體育課堂中的重要體現。反思是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提煉經驗的關鍵環節。通過教師的引導性提問,學生能夠回顧并總結自己的表現。如,在傳接球練習后,教師可以能提問:“你如何通過跑位為隊友創造更多傳球機會?”“防守時,如何有效配合團隊?”這些問題能幫助學生從技術層面升華到認知和情感層面,強化團隊合作與規則意識,并促進學生的自我提升。反思不僅能總結當前任務,也能將所學技能與策略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如,足球的傳控球策略可以遷移到籃球比賽中。此外,學生在體育課上學到的溝通與合作也能遷移到課外活動、班級任務等日常生活中,增強其社會認知和人際交往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3):1-2.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