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混齡運動游戲是一種特別的游戲活動形式。在這種形式的游戲活動中,幼兒既可以自由組隊,又可以自由參與。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和身心特征,教師需要注重游戲教學的指導,不僅要重視游戲安全問題,還要采用多種方式對幼兒進行適當的引導,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戶外混齡運動游戲概述
戶外混齡運動游戲是將混齡教育與戶外運動相結合的一種活動形式,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戶外環境中共同參與的、以運動為主題的游戲和活動。這些活動旨在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通過參與這種游戲活動,幼兒可以突破年齡界限,各年齡段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自由選擇游戲同伴,從而促使幼兒在認知、情緒,尤其是運動技能等方面得到進一步加強。
二、開展戶外混齡運動游戲的重要性
(一)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社會性發展主要體現在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方面,如他們的意愿表達和伙伴關系是否和諧。戶外混齡運動游戲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相當于將幼兒置于一個“微縮社會\"中,讓他們在此完成初步的人際關系建立和社會適應過程。通過游戲的方式,幼兒增強了與他人的交流,從而獲得了歸屬感和交際體驗,進而促進了其社會化的發展。
(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
幼兒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推動。在戶外混齡運動游戲中,幼兒可以充分沐浴陽光、感受自然風,開闊的空間讓他們自由地奔跑、跳躍、游戲,通過身體鍛煉促進心理健康。同時,在“大帶小\"“小促大\"的共同游戲和活動中,幼兒學會了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學會了傾聽他人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積極有效的溝通技巧,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了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三)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戶外混齡運動游戲的開展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指導能力。教師需要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和引導。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能提高其指導水平。
三、幼兒園戶外混齡運動游戲中的教師指導策略
(一)加強教師觀察指導
在戶外混齡游戲中,教師觀察的目的是更全面地了解幼兒活動的情況,從而進行及時的指導或干預,確保游戲活動順利進行,以達到混齡游戲的教學目的。目前,部分教師在戶外混齡游戲活動中缺乏明確的觀察目標,觀察活動較為盲目和隨意,且在觀察過程中容易被幼兒的各種行為所干擾,導致觀察焦點轉移。這種隨意性的觀察活動不僅不利于教師對游戲活動的有效掌控,還會影響戶外混齡游戲活動的開展效果。
針對這一現狀,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戶外混齡游戲活動內容,制定明確的觀察活動目標及具體流程,有效地進行戶外混齡運動游戲指導。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合適的材料,適應不同年齡幼兒的不同需求,激發他們之間的積極互動,從而更好地開展觀察活動,全面了解幼兒戶外游戲活動的參與情況。
針對游戲環境和場地規劃等常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現場觀摩、錄像拍攝、專家引導和反思提高等手段展開專題研究,為指導混齡運動游戲提供便利。例如,在活動場所設計上,教師可以利用觀察表記錄戶外混齡運動游戲情況,各區域教師用錄像的形式記錄,最后對觀察記錄進行梳理、總結和分析。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教師可以發現一些以前被忽略的問題,如某些地方過于擁擠導致幼兒無法完全投入游戲、一些地方幼兒進入后不久就離開、有些地方只有少數幼兒參與等。結合這些問題進行優化改良,展開專題研究,如如何指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自我保護、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為幼兒準備各種高度的攀登架、各種規格的球等,這些種類繁多的材料不僅能夠滿足每個幼兒的普遍需求,還能夠適應各個年齡段幼兒的差異需求。
(二)支持創設游戲情境
環境對幼兒具有潛在的教育作用。一個好的游戲情境是提升幼兒參加活動積極性和品質的重要因素。在幼兒園戶外混齡運動游戲引導工作中,教師應更加重視游戲環境的創設,根據幼兒的具體狀況,對混齡運動游戲問題進行合理調節,深入挖掘其中的教學資源,同時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生活經驗。
例如,在“搶奪軍旗\"游戲中,兩個班級分為紅藍戰隊,在各自戰隊區域的最高處插上了軍旗。游戲規則是:兩隊隊員需要互相搶奪對方的軍旗,并安全返回到自己的領域,最先成功搶奪到對方軍旗的隊伍即為獲勝方。在游戲中,幼兒遇到了一系列問題:首先,軍旗的位置設置過于顯眼,且沒有設置足夠的防護措施,導致軍旗很容易被對方搶走,這使得游戲過程缺乏挑戰性,無法充分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教師直接提問:“如何避免我們的軍旗被搶走?\"引導幼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把軍旗藏到隱蔽的地方。于是,幼兒將軍旗設置在更加隱蔽、難以到達的位置,并設置一定的防護措施、增加守衛等,以增加游戲的挑戰性和趣味性。
此外,幼兒在游戲中容易出現誤判,出現“誤傷\"隊友的行為,“被擊中\"的判定標準不夠明確,容易引發爭議和糾紛。于是,教師提出:“怎么樣才能避免誤傷隊友呢?\"引導幼兒思考并提出解決方案,如為兩個戰隊設置明顯的標志。教師可以提供不同顏色的隊服或帽子等,以便幼兒能夠清晰地辨認出對方的身份。同時,還應制定明確的規則,如“被擊中\"的判定標準等,以避免游戲中出現爭議和糾紛。在混齡游戲中,教師應幫助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制定新的游戲方案,使幼兒能夠積極地改進自己的游戲,從而提高戶外混齡運動游戲的教學水平。
(三)鼓勵幼兒參與游戲組織
幼兒園戶外混齡運動游戲突破了常規室外活動的限制,更具自主和自由的教育特征。它不僅為幼兒帶來了全新的游戲方式,還極大地擴展了幼兒的游戲場地,為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多可能性。該游戲形式有趣,參與人員多樣化,在游戲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突發事件。為了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教師應與幼兒共同制定游戲規則,以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在戶外騎行區游戲中,中、大班幼兒的騎行技術比小班幼兒更好,他們能以較快的速度騎著幼兒三輪車參與追逐游戲。而小班幼兒受身高和力量等因素的限制,無法順利地進行騎車活動,有些只能在旁邊觀看,玩得并不盡興。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暫停游戲,組織大家觀察現場情況,并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發現了什么。這時,有些幼兒會提出“有些小班幼兒沒有很好地參與到游戲中來。\"教師可以順勢提問:“那么我們該如何修改這個游戲的規則呢?\"問題提出后,幼兒會進行激烈的討論,并提出一些意見,如“由中班、大班的幼兒帶著小班的幼兒一起玩\"“小班幼兒可以用平衡車參與到活動中來。\"在幼兒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師應進行指向性引導,并提出:“既然有了新的游戲方式,那么游戲規則要不要做一些改變?具體可以做出哪些改變?\"通過這個問題,鼓勵幼兒發散想象力進行思考,并主動參與修改游戲規則,剖析新的游戲特征。在引導幼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四)優化創新指導方法
為提高戶外混齡運動游戲中教師的指導效率,應充分發揮指導者的作用,對教學指導方法進行創新優化,吸引幼兒有意識地參與到混齡行為和混齡活動中,探索混齡運動游戲模式的更多可能性。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第一,以主題為導向開展項目化混齡運動游戲。比如在戶外沙水區組織開展“尋寶活動”,要求三人一組,每一組都必須包含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各一名。幼兒通過活動券上的完整拼圖找到自己的搭檔,三人一起去尋寶。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三人自行商議并分配任務,同時做好記錄。找到“寶藏\"后,就可以蓋一枚印章。在主題任務的驅使下,幼兒會主動地尋求同伴,年齡越大的幼兒表現出越多的主動性。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社交能力、互相協作能力都得到鍛煉,同時也體會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與此同時,小班幼兒能夠積極地聆聽和合作,并在模仿中與其他幼兒進行交流,從而很好地實現了角色的互換,并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混齡游戲者的熱情。
第二,組隊。對幼兒群體觀察可以看出,當他們有需求或認識時,會自發地進行混齡活動。為此,可通過組隊游戲進行指導。一是在園區內進行組隊,借助游戲讓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兒自已組隊,每個星期約定一個時間,共同制定游戲方案。在混齡運動游戲完成后,利用游戲中拍攝的圖片、視頻等,組織大家共同分享“在玩的時候,都去了什么場地?跟什么人在一起?是怎么玩的?\"通過組隊的方式,幼兒逐漸相互了解,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戶外混齡運動游戲,其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會明顯提升。二是以班級為單位組隊,在體適能課程中,中大班幼兒組隊開展活動,為幼兒提供更多參與混齡運動游戲的平臺,從而使他們之間的交流與社交技能得到更多發展,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混齡行為中。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上述方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意愿,不能強迫他們進行組隊,要在適當的時候對他們的互動表現進行積極評估。
(五)注重教學反思
幼兒在戶外混齡運動游戲中的反思,是梳理和總結自己游戲經歷的過程,是回想和重現自己游戲體驗的環節。這就要求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游戲情況,從而促進他們的深入學習。對教師而言,反思幼兒對游戲的反思至關重要。教師要確定幼兒是否具備自我反省的技能;他們能否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游戲情況;他們的游戲表現與自身真實的游戲經歷是否相符;在教師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區域中,他們獲得了怎樣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對自身引導幼兒進行反思的方式進行思考。要反思自己是否考慮到了每個幼兒;在沒有考慮到全體幼兒的情況下,所選擇的部分幼兒是否具有代表性;在指導幼兒反思時,如何對待某些特殊幼兒,即表現能力和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
此外,教師的反思還應包括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游戲指導策略。當教師回顧幼兒的游戲時,會有更多的情景設想,并且會有更多的重復思考。在反思“對與不對”的基礎上,教師要確立“好與更好\"的預期。通過深人思考現實狀況,確立更為適宜的目標和期望,這一期望既包括對自己的期望,也包括對幼兒的期望。在今后的實際教育工作中,教師要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指導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游戲指導水平。
四、結語
戶外混齡運動游戲正逐漸普及應用,成為幼兒園游戲教學中的主體。教師要針對戶外混齡運動游戲的特點和幼兒的個體需要進行指導,并持續加強對戶外混齡運動游戲形式和內容的創新開發、補充完善。要提高戶外混齡運動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同時,在游戲過程中要給予幼兒適宜的、正確的指導和支持,從而讓幼兒在游戲中健康、快樂、自由、自主地成長。在增強體質的同時,促使幼兒在其他領域的能力也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玲玲,孫慧慧.新時期下幼兒園戶外混齡式自主游戲的指導及組織策略研究[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第五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2023:4.
[2]許銀玲.幼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教師指導策略的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3(05):87-90.
[3]王艷.幼兒園戶外混齡活動設計與實施的有效指導策略研究[J].好家長,2023(2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