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的最美小鳥
紅安七里坪是革命老區。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七里坪成為黃麻地區革命活動的策源地。當年11月,中共黃(安)麻(城)特委根據中央“八七會議\"精神,領導了著名的黃麻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七里坪已發展成為一個紅色旅游小鎮。
七里坪鎮的楊山河,是一條不足10公里長的小溪。大別山南麓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孕育了這片珍貴的天然生態河灘。整個流域楊柳成蔭,碧水如鏡,周邊層巒疊嶂。每年初夏,號稱“中國最美小鳥\"的藍喉蜂虎從遙遠的東南亞遷徙至此繁殖,夏末初秋飛回越冬地。七里坪現是中國藍喉蜂虎重要繁殖地之一。
藍喉蜂虎,宛如自然界一抹亮麗的風景線。它體型修長,介于26至28厘米之間,生有長而優雅的喙,喙末端微微彎曲,中央尾羽纖細如絲,延長成針狀,明顯突出于外,格外引人注目。其頭部、頸項及背部呈濃郁的巧克力色,喉部、腰部至尾羽是夢幻的藍色,腹部與雙翼則為清新的綠色。藍喉蜂虎獨特的魅力,源于其藍色的喉部、綠色的翅羽以及紅色的頭背。它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頗高,尤其對營巢地的選擇極為挑剔,通常會選擇具有細沙基質的河灘地挖洞筑巢。七里坪楊山河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宜人,河流兩岸是細軟的沙泥,正是藍喉蜂虎理想的繁殖之地;而且這里豐富的野生蜂群,也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這片紅色土地,見證了自然界的和諧共生。
我首次近距離觀察和拍攝藍喉蜂虎是2015年,那是第一次前往七里坪。一到那里,就看到藍喉蜂虎成群結隊,在樹林與河灘間飛來飛去,不斷捕捉昆蟲。有的成雙成對,彼此相依陪伴。當時正值繁殖期,雄鳥對雌鳥關愛備至、大獻殷勤,不時為雌鳥喂食;雌鳥則悠然地停立在樹枝上,等待著雄鳥的呵護。雄鳥來回奔波,不辭辛旁,為雌鳥獻上各種蜜蜂和蝴蝶,其深情令人感嘆。
每到初夏,藍喉蜂虎儼然已成為七里坪的“明星”。它們的到來,如同無聲的集結號,召喚著全國各地的鳥友扛起“長槍短炮”,在河灘的沙土與光影間展開一場關于美的追逐。
多年的追蹤拍攝,我總結了一些拍攝藍喉蜂虎的技巧。一般我會在頭天下午前往,避開人群,獨自尋找其鳥巢。在距洞巢兩三來處插上它喜歡的樹枝,蜂虎捕食歸來時,通常會停在上面觀察一會,再回洞巢。第二天清晨,在10米開外架起偽裝篷并做好隱蔽,盡量減少對蜂虎的干擾。這樣既能保證拍攝距離近、細節清晰,運氣好時還能捕捉到兩只小鳥卿卿我我、互表衷情的精彩場景。
——2019年6月拍于紅安七里坪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