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
我總是因為一個人(我們班學習成績最好的人)說的話而受傷。她每次都說自己考得特別差,結果成績次次領先我二三十分。為什么有些人總是要“凡爾賽”?
家長每次訓我的時候總是把她當榜樣,甚至她在打卡群里面打卡練字的時候,家長還要叫我好好看看人家寫的,再看看自己寫的。父母總是這么說,搞得我像一個廢物。這導致我一旦聽到“賈某某”三個字就本能地想要捂住自己的耳朵,想讓家長不要再說了。我該怎么辦?
小涵
小涵:
你好!
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那種被“賈某某”這座大山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憋屈,以及被自己父母輕視和打壓的悲傷和無奈。如果我在你的處境里,我想我會和你一樣憤怒和委屈。
在幫助你之前,請允許我講述一段故事。四年前,我的女兒桔子歡天喜地地邁進了她夢想已久的舞校。但新生活帶來的興奮僅僅維持了一個月,她就打起了退堂鼓。因為,她發現在這個班上她就像一粒塵埃一樣普通,因為發育晚個子矮,她一直站在最邊上的角落里。當時,班里條件好的孩子數不勝數,在同伴的光芒映照下,她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感。
在這種情況下,我果斷地采取了陪讀,在她學校旁邊租了房子,陪伴她渡過難關。
我幫她分析現狀,告訴她:生活是不斷變化的,舞蹈是一門復雜的藝術,并不只由外部條件決定,現在外部條件優越的同學,未來未必會一直好下去,現在不夠好的同學,未來也有可能變好。如果我們不跟其他人比較,只跟自己比較,只關注每個當下是否盡心盡力,哪怕一直是這個班的最后一名,我仍然以你為榮,因為你堅韌地走在自己喜歡的道路上。
類似的心理建設,不記得做了多少次。四年后的現在,她已經在這個班找到了她的位置,一個獨特的無人取代的位置——因為腦子靈活記動作快,加上協調性好,她成了老師和同學依賴的記動作達人——每次要學新動作,老師總是走到她跟前,先把她教會,只要她學會了,同學照著做,大家很快就都學會了。
現在,她的個子還是班上最矮的,但是,她已經徹底恢復了自信。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她發現她的條件并不比同學差,她有對舞蹈的熱愛,還有聰明的腦子,這些優越的內在條件比外形上的條件更讓她受益。
有時候,她會跟我聊她的同學,她用充滿贊嘆的口吻說:某某天生瘦,某某腳背真好,某某的肌肉線條真漂亮,我要是有她們這些優點,估計做夢都會笑醒,估計每天練功練到不想睡覺……她說這些的時候,沒有半點嫉妒,都是心悅誠服地欣賞。這是一個找到了自己光亮的孩子,才能擁有的看待別人的隨喜贊嘆的眼光。
現在我們回到賈某某的問題上來。賈某某有做錯什么嗎?其實沒有,她在發出她自己的光。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看,賈某某的存在,對這個班集體是有益無害的,因為她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標本。一個自信自洽自律、高效學習的標本——如果你想超越賈某某,你一定要先研究賈某某。而要想研究她,你需要拋棄過去積累的對她本能的厭惡、抗拒和排斥。
賈某某每次考試都比你高二三十分,并不是她比你聰明,而是,她可能比你自信,比你自在,比你自洽,她與自己的關系,與父母的關系,以及與老師的關系,都很正向和流暢,她的所有能量就像一條正常流淌的河。她對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她與父母相處和諧,在父母那里經常得到肯定和認可,她內心安全感十足,學習動力充足,她的學習成績當然會好。
反觀你的生命狀態,是時有阻塞的,尤其是你與自己的關系,以及你與父母的關系,時有擰巴和內耗,你會經常陷入自我懷疑,你的父母不僅不能把你拉出泥潭,相反,他們還會利用別人家孩子的成功來打壓你,于是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就一天天弱小下去。你每天東想西想,患得患失,情緒很不穩定,用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沒有那么多,成績自然無法拔尖。
要改變這個現狀,首先要改變你與自己的關系。你要堅定地相信你可以和賈某某一樣好,甚至,你可能比她更好。
然后,你可以坦誠地跟父母說出你的想法,說出你不想再從他們的嘴里聽到對賈某某的夸贊和對自己的貶低,這會讓你非常受傷;告訴他們你已經做出新的規劃,你計劃新的學期里至少有一門功課超越賈某某,你需要他們多多鼓勵你,你需要他們看到你的進步……
你的父母可能會被這番話震住,他們可能一時半會改變不了過去的語言習慣,但是,他們畢竟是你的父母,他們比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希望你變好變強,給他們時間,他們會改變,會學習用新的方式來愛你。
現在,你可以研究一下你的所有功課,選一門你最喜歡的,在一個學期里把它拉爆。
我說的拉爆,是把一門功課學到你能學的極限,包括但不限于超越賈某某。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相信我,你已經充分地品嘗了自信和心流的感覺,你已經成為自己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