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段是學生系統學習語文寫作的黃金時期。這個學段的學生對寫作的認知較淺,極度缺乏寫作技巧與經驗。隨文仿寫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應將寫作與閱讀教學融合在一起,開展隨文仿寫教學活動,借助范文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使學生在隨文仿寫中積累成功的寫作經驗,逐步提升寫作水平。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寫作現狀,科學設計隨文仿寫教學活動,挖掘范文的閃光點,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寫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寫作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隨文仿寫功能分析
(一)培養學生寫作的信心
寫作是一項綜合性、開放性的學習活動,學生需要以較強的抽象思維構思寫作內容與寫作方法。然而,小學中段學生的抽象思維正處于初步發展期,對于寫作這項復雜的學習活動很難駕馭。因此,很多小學中段學生對寫作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而隨文仿寫能夠降低寫作難度,逐步培養學生的寫作自信心。隨文仿寫為學生提供了經典的寫作范本,學生可以延續范文的語言風格、行文思路、寫作技巧等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學生只需要在延續范文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熟悉某種寫作方法或技巧,實現從共性寫作到個性寫作的探究即可,無需進行從無到有的創作。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學生抽象思維的不足,使學生在仿寫過程中積累成功的寫作經驗,熟悉寫作技巧,逐漸對寫作產生信心。
(二)提升語言表達技巧
語言表達技巧是影響寫作質量的關鍵因素。小學中段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如表達風格單一化、表達方式平淡化、表達視角局限化等,這些問題都是困擾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隨文仿寫中的范文大多出自名家或優秀作者之手,其語言表達值得學生深入考究。在隨文仿寫中,學生可以通過深入解讀優秀范文來把握不同的語言表達風格,從不同的視角分析寫作對象,豐富語言表達內容。隨文仿寫時,學生可以在深刻解讀范文的基礎上重點練習不同的語言表達技巧,如修辭手法的應用、結構技巧的設定、情感的傳遞方法等。隨文仿寫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準確、更生動,從而有效助力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三)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素材積累是困擾小學生寫作學習的難題之一。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常常苦于無內容可寫,導致寫出來的作文過于生硬、平淡。隨文仿寫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還能為學生提供積累素材的方法與思路。一方面,在隨文仿寫中,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了解寫作對象,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儲備,把握寫作對象的特征,拓展寫作內容,從而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通過范文閱讀,學生能夠沿著作者的思路分析素材來源,探究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如大量閱讀、觀察生活、豐富體驗等,將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融入作文中,充實寫作內容,豐富寫作素材。
二、小學語文中段隨文仿寫實施要點
(一)精選仿寫范本
隨文仿寫中的范文是學生寫作的模板與示范,范文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成果。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寫作現狀精選合適的范文,為學生提供仿寫依據。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中段學生的興趣點,選擇趣味性的語句、段落或課文,以有趣的內容激發學生的仿寫欲望,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范文選擇應貼近現實生活,體現難度適中原則,拉近學生與寫作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抓住“寫作來源于生活\"的精髓,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真實體驗融入寫作中。貼近生活的隨文仿寫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體驗,還能幫助其收獲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寫作中的問題,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范文,正確引導學生的寫作方向,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難度循序漸進
在小學中段的隨文仿寫中,教師應遵循學生的一般性認知規律,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地設計仿寫活動。小學中段的隨文仿寫主要以教材中的課文為范本,分為句子、片段及整篇仿寫三種類型,教師應根據課文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難度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仿寫教學。首先,挑選文中的精彩語句,組織學生對語句的情感、修辭手法等內容進行仿寫,從簡短的句子開始鍛煉學生的仿寫能力。其次,挑選經典的課文段落,組織學生仿照段落的布局、風格進行連貫語句的表達,提升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最后,增加仿寫難度,組織學生進行整篇課文的仿寫,幫助他們具體分析課文結構和故事發展,培養他們的作文布局能力,找準寫作風格,掌握真實情感的表達方法,從而整體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優化仿寫評價
教學評價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施能夠對學生的仿寫過程及結果展開全面評價,促進仿寫教學效果的提升。在小學語文中段的仿寫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教學評價的應用,優化仿寫評價設計,采用系統性、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的仿寫過程展開全面評價。在隨文仿寫中,教師應將教學評價貫穿整個仿寫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評價,以多元評價主體檢測學生對范文的理解程度,評價學生的仿寫思路,了解學生的仿寫成果,細致挖掘仿寫教學每一環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應根據仿寫評價結果改進教學策略,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仿寫中出現的問題,個性化地提升學生的仿寫能力,從而促進隨文仿寫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小學語文中段隨文仿寫實施的具體策略
(一)夯實閱讀理解,構筑仿寫基礎
隨文仿寫是一種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閱讀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依據,寫作是學生深度內化閱讀內容的有效途徑,隨文仿寫能夠促使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雙向提升。對范文的深度理解是學生寫作的重要基礎。在深度解析范文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抓住文本的主要內容,了解范文的語言風格,把握語言文字的表達特征,積累豐富的認知,拓展思考問題的角度,從而掌握寫作方法,構筑仿寫基礎。語文課堂上,教師應精選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語句、片段或課文,帶領學生深人挖掘范文的經典之處,具體分析課文內容及結構組成,把握范文的語言特征,抓住范文的閃光點,明確仿寫方向,以扎實的閱讀理解為仿寫構筑基礎,使學生的仿寫更具目的性,使隨文仿寫教學更高效。以三年級語文上冊《大青樹下的小學》為例,教師將“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作為范文,開展仿寫教學活動。仿寫開始之前,教師帶領學生剖析這一段落的內涵及表達特征,引導學生抓住仿寫精髓。這一段落描寫了同學們早晨入學時的狀態,表達了他們對校園深深的熱愛之情,在表達技巧方面采用了排比句,反復強調了學生對校園的熱愛,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效果。學生應抓住語句的精髓,明確所要表達的情感,采用排比句式進行仿寫,構筑仿寫的理論基礎。
(二)關聯生活實際,激活仿寫思維
寫作是對現實生活的再創造。學生需要從生活視角出發審視寫作主題,構思出充滿生活氣息的寫作內容。當前小學中段學生在寫作中缺乏開闊的思路,雖然隨文仿寫為學生提供了范本,但是在構思主要內容的過程中,學生仍然面臨著缺乏思路的問題,教師需要借助實際生活激活學生的仿寫思維。在隨文仿寫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取貼近現實生活的范文,組織學生圍繞范文發散思維,挖掘與范文主題相關的生活內容,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幫助學生理清仿寫思路,整合寫作內容,充分發揮范文的引導作用。在范文分析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引導學生搜集與仿寫主題相關的生活經驗,分享各自的感受,深刻理解范文所描述的內容,體會范文所表達的情感,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合適的寫作素材,拓展仿寫思維,從而提升仿寫效果。以三年級語文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為例,課文第四段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優秀的表達技巧描繪了有趣的魚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從生活化的視角挖掘更多成群結隊的事物,讓學生對該段范文進行仿寫。結合生活經驗,學生能夠聯想到花園中千姿百態的花團、天空中成片飛舞的風箏、田野上扎堆聚集的鳥群、蔬菜園中五顏六色的瓜果蔬菜,以及動物園中種類繁多的動物等。這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事物都能成為學生仿寫的對象,為學生的隨文仿寫提供廣闊的思路。
(三)拓展仿寫視角,優化仿寫功能
在當前的隨文仿寫教學中,教師習慣性地從單一角度引導學生仿寫范文,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導致仿寫效果不甚理想。隨文仿寫既為學生提供了寫作范本,又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寫作空間,使學生在參考范文成功寫作經驗的基礎上發揮個人潛力,融入個人獨特的見解,促進個性化寫作能力的提升。學生個體之間的思維與認知存在一定的差異,他們對范文的解讀視角各有不同,單一的范文解讀視角往往會局限學生的思路。基于這一現狀,教師應不拘泥于特定的視角,帶領學生多角度剖析范文,挖掘范文更多的閃光點,拓展他們對范文內容的理解視角,并鼓勵他們發揮個人思維及寫作潛力,依據個人理解進行仿寫。這種多角度的仿寫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仿寫能力,還能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從而優化隨文仿寫的功能。以三年級語文下冊《燕子》為例,教師組織學生以整篇課文為范本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教師先提出話題,組織學生分享對這篇課文的感受,具體說說自己喜歡這篇課文的原因,并從多個角度分析課文內容。在分享中,有的學生喜歡課文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有的學生喜歡課文描繪的美好畫面,有的學生喜歡燕子鮮活的形象,還有的學生喜歡美好的春天景象。教師鼓勵學生從自己喜歡的視角出發,明確仿寫主題,進行創意性的寫作,從而發揮隨文仿寫的育人價值。
(四)剖析范文思想,深化仿寫主旨
小學中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寫作基礎。在寫作中,學生需要融入一定的道理和情感,深化寫作主旨。隨文仿寫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指定格式和話題;二是指定格式,不指定話題。在指定格式和話題的隨文仿寫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剖析范文的關鍵點,抓住范文話題的核心思想,提高學生對話題的理解程度,并明確仿寫的中心思想,從而深化仿寫主旨。在仿寫過程中,教師應豐富范文內容的呈現方式,引導學生直觀地體驗范文所傳遞的內容。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剖析范文的亮點,如主要內容、修辭方法、情感表達、生活道理等,引導他們抓住范文思想進行仿寫,結合所學內容進行深刻立意。以三年級語文下冊《趙州橋》為例,教師組織學生對這篇課文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學生需要明確課文的主旨,并圍繞該主旨進行創作,這樣寫出的作文才更有閱讀價值。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現真實的趙州橋,并以仿真模擬技術展示發水時趙州橋如何排水。在直觀范文的呈現方式下,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干,從而理解趙州橋成為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真正原因。在抓住范文中心思想的基礎上,學生可以仿照范文提升仿寫內容的立意,以具有深度的主旨賦予仿寫深刻的靈魂。
(五)實施多元評價,提升仿寫效果
多元評價是小學中段隨文仿寫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能夠對學生的仿寫學習進行監督檢查,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出學生仿寫中的不足之處,便于學生了解自己的仿寫水平,也便于教師把握每個學生的仿寫狀況,從而及時調整隨文仿寫教學計劃,有效解決學生仿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仿寫學習效果的提升。在隨文仿寫中,教師應以課堂目標為指導,設計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評價,以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為隨文仿寫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例如,在隨文仿寫的范文分析環節,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范文,小組成員應以自評、互評的方式對每位成員的表現進行評價,全面反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對范文的理解程度等。仿寫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仿寫成果的平臺,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仿寫成果。學生需要對展示的仿寫作品進行評價,肯定優秀之處,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同學優化仿寫成果。在成果展示中,教師同樣需要參與仿寫內容的評價,給予學生個性化的改進建議,促進學生仿寫水平的提升。這種多元化的仿寫評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仿寫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文仿寫是提升小學中段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應從學生的寫作現狀出發,挖掘隨文仿寫的教學優勢,科學探究隨文仿寫的教學方法,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難心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構思寫作的方法和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鼓勵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寫作,充分發揮閱讀對寫作的帶動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注: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周寧縣基礎教育立項課題“農村小學語文中段隨文仿寫的實施策略及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ZNJYKT2023-04)的研究成果。
(謝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