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藝術科技,2025,38(6):79-81.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5)06-0079-03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強化教學效果,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紅色劇本殺”作為一種集教育性、娛樂性和互動性于一體的新興教育方式,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如劇本創作質量不高、教學設計與實施不規范等。因此,需深入探討其應用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策略,以推動“紅色劇本殺”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為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
1“紅色劇本殺”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關系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踐教學部分強調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思政課實踐教學不僅注重知識傳授,更重視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塑造。其核心在于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實踐行動,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
“紅色劇本殺”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之間存在共同的目的性和思想性。兩者均致力于以教育活動實現立德樹人,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二者的共通性使“紅色劇本殺”能夠有效地支持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具體而言,“紅色劇本殺”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資源,能夠極大地豐富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例如,運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學生可以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化對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的理解,進而強化教學效果。
2“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基本規律和主要原則
“紅色劇本殺”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從劇本創作開始,創作者需深入挖掘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和教育意義。審核環節則需嚴格把關,保證劇本的思想性和導向性符合思政課的教學要求。在選取過程中,應考慮劇本的主題是否貼合課程內容,能否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在實際運用中,“紅色劇本殺”應與其他教學環節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從而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其具體原則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原則。在設計“紅色劇本殺”時,需確保其既包含深刻的理論探討,也涵蓋豐富的實踐操作。例如,設置特定的歷史背景或社會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應用理論知識,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第二,歷史與現實相統一原則。設計“紅色劇本殺”應結合歷史事實與當代社會背景,使學生既能回顧歷史,又能關注當下,理解歷史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2]。
第三,整體與局部相統一原則。設計和實施“紅色劇本殺”,需考慮到其在整個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位置,不僅要注重單個劇本的質量,還要考慮如何與其他教學環節相互配合,形成有機的整體,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四,價值與應用路徑相統一原則。在選擇和使用“紅色劇本殺”時,要確保其不僅能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還能提供有效的應用路徑。例如,設計具體的任務和挑戰,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更好地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現狀
3.1劇本創作與選擇面臨的挑戰
劇本是“紅色劇本殺”的核心,其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當前,高質量的劇本相對匱乏,部分劇本存在內容單一、缺乏深度的問題。一方面,創作者需具備深厚的歷史知識和文學功底,才能編寫出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劇本;另一方面,劇本的選擇也是一個難題,如何在眾多作品中挑選出最適合思政課教學的內容,考驗教師的專業判斷力。
3.2教學過程與方法的不足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組織和引導“紅色劇本殺”活動是一個關鍵問題。首先,教師需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引導技巧,以確?;顒禹樌M行并取得預期效果。但部分教師在這方面的經驗不足,導致教學過程顯得生硬、不夠靈活。
其次,教學方法需不斷創新。傳統的講授式教學難以滿足“紅色劇本殺”這種互動性強的教學形式的需求。
3.3學生反饋與參與度低
盡管“紅色劇本殺”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一是部分學生對思政課缺乏興趣,認為這些課程枯燥乏味,即使采用新穎的授課形式,也無法改變他們的態度;二是“紅色劇本殺”活動的設計有時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和認知水平,導致學生在活動中感到困惑或無所適從;三是部分劇本內容過于復雜,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并投入其中[3]。
3.4評價機制的缺失
目前,“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普遍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一方面,現有評價方式多集中在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上,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評估;另一方面,缺乏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使得學生難以了解自己在活動中的優勢和不足,進而影響了學習效果。
4“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對策
4.1精選優質劇本,提升內容質量
“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優質的劇本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有效傳遞思政課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高質量的劇本應具備歷史準確性和思想性,創作者需深入研究相關歷史事件和社會背景,確保劇本中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個人物都基于真實的歷史資料。例如,在編寫關于中國革命史的劇本時,創作者可通過查閱大量的歷史文獻、訪談老革命家等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同時,劇本的思想性至關重要。作為思政課的一部分,劇本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此,創作者可以邀請思政課教師和歷史學家共同參與劇本創作,確保其思想性和教育意義[4]。
高??梢越⒁粋€由思政課教師、專業編劇和學生代表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候選劇本進行多輪篩選。評審標準涵蓋劇本的內容質量,還應考慮其趣味性和互動性。例如,一個好的劇本應能夠引發學生思考,促使他們在角色扮演中主動探索問題的答案。此外,為了確保劇本的多樣性和全面性,評審委員會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選擇涵蓋不同歷史時期和主題的劇本。例如,可以選擇反映改革開放歷程的劇本,也可以選擇講述抗美援朝戰爭故事的劇本,以豐富教學資源。與此同時,為保證劇本的持續更新和優化,高??梢栽O立專門的“紅色劇本殺”創作基金,鼓勵和支持更多優秀的創作者參與到劇本創作中,以吸引更多專業人才,還可以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交流合作,推動“紅色劇本殺”
創新發展。
4.2構建教學體系,完善整體框架
在將“紅色劇本殺”融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構建一個系統化、科學化的教學體系是確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的關鍵。在設計具體教學內容時,要明確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重點,并將其與相應的劇本情節對應。例如,在講解中國近現代史中的重要事件時,可以選擇一個反映該歷史時期的劇本,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深入體驗當時的社會背景和人物心理,以增強學生的歷史感知能力,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同時,為保證教學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各門課程之間應建立良好的銜接機制,避免出現知識點重復或脫節的情況。
除傳統的教材和講義外,還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網絡平臺等現代化手段,豐富教學形式。例如,可以運用在線學習平臺發布相關視頻資料、音頻講解以及互動討論區,供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和交流。此外,還可以引人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具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通過這些技術手段,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體驗歷史場景,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記憶。
4.3創新教學設計,提升互動體驗
創新教學設計應注重情境化教學的運用。情境化教學是一種將抽象理論與具體情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復雜的概念和理論。在“紅色劇本殺”中,教師可以設置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情境,讓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親身體驗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例如,在講解中國革命史時,可以選擇一個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斗爭的劇本,讓學生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如革命者、軍閥或普通百姓,以角色之間的對話和互動,深人探討當時的社會問題和革命動機。同時,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往往難以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而“紅色劇本殺”作為一種互動性強的教學形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劇本排演和討論。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創意對劇本進行改編,增強情節的復雜性和趣味性。還可以引入辯論賽、模擬法庭等形式,讓學生在不同角色之間展開激烈的思維碰撞,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個性化教學是創新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趨勢。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風格,因此,在設計“紅色劇本殺”教學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4.4健全評價機制,確保教學實效
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能為教師提供有效的反饋,幫助他們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因此,建立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評價機制,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評價機制應涵蓋對學生參與度的評估。學生的積極參與是“紅色劇本殺”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角色扮演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小組討論中的發言質量,可以初步判斷其參與度。例如,在劇本排演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記錄學生的表現情況,如是否主動承擔角色、是否積極參與討論等,來評估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對知識掌握情況的評估也是評價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紅色劇本殺”強調互動體驗,但掌握基礎知識仍然是教學目標之一。為此,教師可以在每次劇本活動結束后,安排相應的測試或作業,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講解某一歷史事件后,教師可以運用問答、小測驗等方式,檢驗學生對事件背景、人物關系以及核心思想的掌握情況。還可以結合開放式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紅色劇本殺”作為一種思政教育工具,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評價機制中,必須注重對學生價值觀轉變的評估。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行為選擇、決策過程以及與其他角色的互動方式,了解他們的價值取向。例如,在模擬某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斗爭時,學生在面對各種挑戰和抉擇時所表現出的態度和行為,能夠反映他們的價值取向。
5結語
“紅色劇本殺”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需面對劇本創作、教學過程、學生參與度及評價機制等方面的挑戰。通過精選優質劇本、構建教學體系、創新教學設計和健全評價機制等策略,可以有效推動“紅色劇本殺”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教學理念的持續創新,“紅色劇本殺”有望在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曉東.紅色劇本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及策略分析[J].教育學院學報,2024,40(4):83-88.
[2]劉文東,劉浩.紅色劇本殺的發展路徑探析[J].喜劇世界,2024(7): 82-84.
[3」尚曉揚,唐咸明.“紅色劇本殺”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維審思[J].青少年學刊,2024(2):25-31.
[4]江景濤,曹問.高校思政課情景劇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科教文匯,2024(1):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