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種植效益高,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有機紅薯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成為廣泛關注的話題。本文將詳細介紹有機紅薯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以期為紅薯種植戶提供科學的指導,提高紅薯的產量和品質。
一、有機紅薯栽培技術
1、地塊選擇與土地平整
紅薯雖然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作物,但其種植效果卻深受地形、水源、土壤以及光照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紅薯的種植過程中,地塊的選擇成為至關重要的一步。
① 地勢的選擇。為了避免積水導致的根部病害,應選擇地勢較高的地塊進行種植。這樣的地塊不僅有利于排水,還能確保紅薯在生長過程中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有利于其光合作用和營養積累。
② 土壤的質量。疏松肥沃且通透性好的土壤能夠為紅薯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有利于其吸收養分和水分。同時,應確保所選地塊的土壤和周圍水源未受污染或污染程度低,以保障紅薯的品質和安全性。
③ 土地平整工作。應清理前茬作物的根系和落葉,減少病蟲害的傳播。接著需要打碎土坷垃,使土壤更加疏松平整,這有利于紅薯根系的生長和發育。最后,起壟是紅薯種植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壟高一般控制在25厘米左右,這樣的高度既有利于排水,又能確保紅薯在生長過程中得到充足的土壤支持。同時,應保持55-60厘米的壟距,以確保紅薯植株之間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避免相互遮擋陽光和爭奪養分。
2、品種選擇
紅薯的品種選擇是種植過程中的關鍵一環,它直接關系到紅薯的產量和質量。因此,種植戶在選擇紅薯品種時,必須綜合考慮當地的農業條件、土壤特點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
① 種植戶在選擇紅薯品種時,要深人了解當地的農業生態環境,這是確保紅薯健康生長和高產的關鍵。需要全面分析當地的氣候特點、降雨分布以及土壤肥力等自然條件。例如,在一些
12|農民致富波
干旱少雨的地區,種植戶應選擇那些耐旱性強、能夠在缺水環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生長狀態的紅薯品種;而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區,則可以優先考慮高產、高品質、能夠滿足市場需求且經濟效益顯著的紅薯品種。這樣的選擇策略,有助于種植戶實現紅薯種植的高效與可持續發展。
② 紅薯品種的市場需求也是選擇的重要因素。為了種植出能夠暢銷的紅薯,種植戶們必須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時刻洞察消費者的口味偏好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他們才能夠更加精準地選擇那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紅薯品種。一些口感細膩、甜度高的紅薯品種,因為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味蕾需求,所以在市場上更受歡迎。因此,種植戶們在進行品種選擇時,可以優先考慮這些具有明顯市場優勢的紅薯品種,以期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③ 紅薯品種的純正性、品質和品相也是選擇的關鍵。種植戶應選擇品種純正、品質優良、品相一致的薯種,以確保紅薯的生長整齊、產量穩定。避免使用混雜的品種,以免造成紅薯的生長混亂,影響產量和質量。
目前,新農1號、西農431、煙薯27、蘇薯8號、豫薯7號等高產、高品質品種在市場上廣受好評,是廣大種植戶較為推崇的種植品種。這些品種不僅產量高、品質好,而且適應性強,適合在不同地區種植。
3、育苗與播種
紅薯的育苗時間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中旬,播種時間則在4月下旬-5月上旬。育苗時,應選擇體積適當(單薯重200-300克為宜)質量相當、無瑕疵、無暗病的薯塊作為種薯。使用 50% 多菌靈溶液浸泡種子10分鐘,晾干后即可播種。播種過程中,要將大薯與小薯相間排列,并及時增添營養土,確保種子順利發芽。苗床應選擇通風向陽、排水條件好、土壤肥沃和透氣的地塊,并做好土壤的消毒處理,確保苗床的干凈,減少土傳病蟲害的發生。苗床制作時,可以使用犁耙深翻土壤,結合苗床確定開方向,按南北向1.6米開,面寬為1.3米,高度為5-8厘米,排水溝寬度和深度均為30厘米。通過設置排水溝,可以提高種薯的出苗率,避免地下水位較高處的種薯發生腐爛。在育苗期間,要做好溫度和濕度的控制。薯種覆蓋保護膜后,溫度要超過16°C 。當薯種正常發芽后,苗床的溫度不可超過 30% ,如苗床溫度高于該數值,應及時調整覆蓋膜的體積或采用其他手段進行降溫。膜內空氣和苗床土壤的相對濕度在齊苗前應分別保持在95% 和 80% 左右,齊苗后可以控制在 70%-80% ,并在起苗之前降到 60% 。
4、栽培管理
紅薯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合理密植、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等環節。合理密植可以確保有機紅薯在單位面積內獲得最大產量。在選擇種植密度時,應綜合考慮紅薯的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栽插方式等因素。短藤的種植密度約為9萬株/公頃,長藤種植應稀疏,一般種植3.75-5.25萬株/公頃。土壤肥力較好的地塊可以適當進行密植,肥力較差的地塊則可以降低種植密度。中耕除草是田間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利于促進紅薯根系的發育。中耕可以分2次進行,第1次中耕的深度要達到4-6厘米,可有效破壞雜草的根系,使其無法再次生長;第2次中耕的深度應為3-4厘米,在第1次中耕的15天后進行,達到進一步松土的作用,以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養分的釋放。在除草時,要做到寸土不漏、棵草不留,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或藥物除草的方式,但要注意選擇低毒性的藥物,避免對有機紅薯植株造成不利影響。培土和追肥也是提高紅薯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培土可以提高苗床的通透性,促進幼苗根系的發育。同時,要及時進行追肥,以便達到壯苗的目的。追肥時,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并注意氮、磷、鉀肥的搭配使用。在紅薯結薯期,應根據土壤肥力以及紅薯生長狀況追肥,一般追施尿素和硫酸鉀,尿素用量約為150千克/公頃,硫酸鉀用量為225千克/公頃。
5、灌溉與排水
紅薯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和管理至關重要。在紅薯的栽培過程中,灌溉與排水是兩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它們直接影響著紅薯的產量和品質。在灌溉方面,適量、適時的灌溉是保證紅薯正常生長的關鍵。紅薯的根系對土壤干濕狀況十分敏感,過于干燥或過于濕潤的環境都不利于其根塊的均勻生長。因此,種植者需要密切關注土壤的水分狀況,根據天氣、土壤質地和紅薯生長階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計劃。在灌溉方式上,推薦采用滴灌或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這些技術不僅可以精確控制灌溉量,還能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浪費,提高灌溉效率。然而僅僅依靠灌溉并不足以保證紅薯的良好生長,排水工作同樣重要。紅薯的根系在積水環境中容易腐爛,導致植株生長受阻,產量下降。因此,種植者需要在田間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確保在降雨或灌溉過量時,田間積水能夠及時排出。排水系統的設計和維護需要考慮到地形、土壤類型和降雨量等因素,以確保排水效果達到最佳。此外,灌溉與排水的管理還需要與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其他農事活動相結合。例如,在灌溉時加入適量的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進紅薯的生長;在排水時,可以順便清理田間的雜草和病株,減少病蟲害的滋生和傳播。
二、有機紅薯病蟲害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通過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科學施肥和加強田間管理等方式,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比如選用具有較強抗病性的紅薯品種,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抗病品種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適應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病原菌和害蟲的侵襲。此外,通過與不同作物進行輪作倒茬,可以減少病原菌和害蟲的數量。輪作可以破壞病原菌和害蟲的生存環境,降低其繁殖和危害能力。一般要求輪作3年以上,才能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合理施肥可以增強紅薯的抗病能力,提高其品質和產量。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并注意氮、磷、鉀肥的搭配使用。有機肥可以提供豐富的養分和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化肥則可以快速補充養分,滿足紅薯生長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避免過量施肥和單一施肥,以免造成養分浪費和土壤污染。另外還要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和雜草,保持田間衛生。同時,要合理密植,增加通風透光,降低濕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可以創造有利于紅薯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從而降低病蟲害的危害程度。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原理或機械方法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在有機紅薯栽培中,可以采用燈光誘殺、色板誘殺、人工捕捉等方式進行物理防治。
① 燈光誘殺。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在田間設置太陽能殺蟲燈或黑光燈等設備,可誘殺金龜子、甘薯天蛾等害蟲。燈光誘殺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無污染等優點,是一種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
② 色板誘殺。在田間設置黃色或藍色黏蟲板,可誘殺蚜蟲、粉虱等害蟲。色板誘殺利用害蟲對顏色的趨性,將其吸引到黏蟲板上并粘住,從而達到防治目的。
③ 人工捕捉。對于數量較少或個體較大的害蟲,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進行防治。如地老虎、斜紋夜蛾等害蟲,可以在清晨或傍晚時分進行捕捉,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在有機紅薯栽培中,可以采用保護和利用天敵、使用生物農藥等方式進行生物防治。例如,在田間保護和利用七星瓢蟲、寄生蜂等天敵,可有效控制害蟲的數量。害蟲天敵能夠捕食或寄生在害蟲體內,從而將其消滅。通過保護和利用天敵,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此外,還可以使用生物農藥。例如,使用蘇云金桿菌、苦參堿等生物農藥進行防治,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生物農藥具有低毒、高效、環保等優點,是一種理想的替代化學農藥的防治方法。
4、化學防治
在有機紅薯栽培中,化學防治是一種輔助手段,主要用于病蟲害嚴重發生時的應急處理?;瘜W防治應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并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進行施用。同時,要注意輪換藥劑種類和用藥時間,避免產生抗藥性和藥害。比如地下害蟲防治,在播種前,可以使用 50% 辛硫磷乳油進行土壤處理,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地下害蟲,如小象甲、地老虎等是紅薯栽培中的重要害蟲之一,它們危害紅薯根系和塊莖,嚴重影響紅薯的產量和品質。通過土壤處理可以有效降低地下害蟲的危害程度。對待甘薯天蛾防治,就要在甘薯天蛾幼蟲期,使用 5% 甲維鹽乳油等藥劑進行防治。甘薯天蛾是紅薯栽培中的一種重要害蟲,它危害紅薯葉片和嫩莖,導致紅薯生長受阻。通過藥劑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甘薯天蛾的危害程度。葉斑病防治一般在發病初期,使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進行防治。葉斑病是紅薯栽培中的一種常見病害,它危害紅薯葉片,導致葉片枯黃、脫落,影響紅薯的光合作用和養分積累,通過藥劑防治可以有效控制葉斑病的蔓延和危害。在使用化學農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 要嚴格按照農藥使用說明進行施用,避免過量使用或濫用農藥; ② 要注意輪換藥劑種類和用藥時間,避免害蟲和病原菌產生抗藥性;③ 要在采收前一段時間停止使用農藥,確保紅薯的農藥殘留量符合國家標準。
三、有機紅薯的采收與貯藏
1、采收
紅薯的采收時間應根據品種特性、栽培季節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來說,當地上部分停止生長、葉片發黃、薯塊充分膨大時即可進行采收。采收時,應選擇晴朗天氣進行,避免在雨后或土壤過濕時采收,以免影響薯塊的品質和貯藏性能。采收時,要注意輕挖輕放,避免損傷薯塊和根系。
2、貯藏
貯藏前,要對紅薯進行篩選和分級,去除病薯、傷薯和蟲薯等不合格薯塊。貯藏環境應保持干燥、通風、避光和低溫等條件。一般來說,紅薯的貯藏溫度應控制在 10-15°C 之間,相對濕度應保持在 80%-90% 之間。同時,要定期檢查貯藏環境,及時清理爛薯和病薯,防止病害傳播和蔓延。在貯藏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貯藏:
① 地窖貯藏。地窖是一種傳統的貯藏方式,具有保溫保濕性
14|農天致富液
能好的優點。在貯藏前,要對地窖進行消毒處理,并鋪上一層干凈的細沙或稻草等墊底物。然后將紅薯分層堆放,每層之間用墊底物隔開。地窖貯藏時要注意通風換氣,避免濕度過大導致病害發生。
② 室內貯藏。對于小規模貯藏或家庭貯藏,可以采用室內貯藏的方式。在室內選擇一個干燥通風的房間,將紅薯堆放在墊有干凈細沙或稻草的架子上。要注意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導致病害發生。
四、有機紅薯的市場前景與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有機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有機紅薯作為有機食品的一種,具有營養豐富、口感好、無污染等優點,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時,隨著國家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加大,有機紅薯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也得到了不斷改進和完善。因此,有機紅薯的市場前景廣闊,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未來,隨著育種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有更多高產、優質、抗病的紅薯品種被選育出來,滿足市場需求。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有機紅薯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將更加科學、高效和環保。隨著有機紅薯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要求的提高,將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有機紅薯的種植、加工和銷售中來,形成產業化發展格局。此外,品牌化經營是未來有機紅薯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可以提高有機紅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加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科學的栽培技術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可以提高有機紅薯的產量和品質,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隨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不斷推進和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有機紅薯的市場前景廣闊,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廣大種植戶應積極學習和掌握有機紅薯的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有機紅薯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256219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好生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