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1737(2025)22-0058-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注重閱讀引導。而開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能讓學生提升閱讀量、獲得豐厚的人文積淀,符合《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整本書閱讀教學不同于課內篇目的教學,教材中給出的相關教學提示較少。因此,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要基于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自主搜集學習資源,選定適切的教學方法。《課程標準》倡導創設學習任務群,以此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資源等要素。基于此,教師可依托學習任務群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以此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依托學習任務群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引領深度閱讀,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以往學生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僅關注書籍內容,未將其與當前的語文學習結合起來。教師提供學習任務群則可幫助學生明確書中的語文學習點,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整本書,并在此過程中強化核心知識。此外,教師通過提供學習任務群,可在“讀”中融入“思”與“寫”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任務群的指引下,從文學鑒賞的角度對作品進行分析,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活動。當學生在閱讀中明確了學習重心,并能運用高階的學習方式時,便能實現深度閱讀,提升語文能力。
(二)充當導學支架,促進師生互動
整本書篇幅較長,需要學生投入較多時間進行閱讀。以往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常將學習活動完全交由學生在課外完成,這就導致了師生互動不足的現象。學習任務群是由教師設計的導學支架,可以促進師生互動。一方面,設計學習任務群可以加強教師指導,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時獲得教師的建議,避免團圇吞棗式的閱讀;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學習任務群為載體與學生開展交流,了解學生在閱讀時的收獲,并進行適當的點撥和糾正。總之,實施學習任務群能讓師生開展有效互動,促進教與學的協調。
(三)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優化學生學習體驗
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開展閱讀的關鍵因素[]。然而,閱讀本身是被動接收信息的活動,容易引起枯燥、單調的感受。教師通過創設學習任務群,則能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給予學生表達、探究、創造的機會,讓閱讀活動變得更加有趣。例如,在六年級的《三國演義》整本書閱讀活動中,由于本書年代久遠且內容龐雜,學生在閱讀時不容易找準興趣點。因此,教師可以“三國人物群像展”為主題設計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開展繪制人物人生軌跡圖、設計人物卡片、表演人物故事等活動。這些豐富多樣的學習任務,能讓閱讀活動更富有生機,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
二、依托學習任務群開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明確整體目標,有效設計學習任務群
目標是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礎,也是設計學習任務群的依據[2]。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群時要有一個整體目標,明確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應達到何種發展水平。這意味著教師要把握好學習任務群的難度,確保其既符合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基礎,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具體而言,教師可參考《課程標準》中的學業質量要求,結合其中有關閱讀的內容設計學習任務群。
例如,在四年級上學期,教師結合“快樂讀書吧”板塊內容開展了《中國神話傳說》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課程標準》針對 3~4 年級的學生提出了如下要求:“喜愛閱讀童話、寓言、神話等,在閱讀過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閱讀經驗和生活經驗預測情節發展”“能按照童話、寓言等文體樣式,運用聯想、想象續講或續寫故事”。這些要求也是《中國神話傳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整體目標。根據目標,教師創設了如下學習任務:選取書中三篇神話傳說,寫一寫內容概要;針對一篇神話傳說的內容,畫出思維導圖;預測某篇神話傳說的后續情節發展,向同學講一講,并進行續寫。
(二)基于內容特質,豐富學習任務的形式
學習任務的形式要具有豐富性,要能支持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開展學習,并以多種方式進行成果表現。教師在設計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時,要以書籍內容為基礎,充分發掘其中的語文學習空間,創設多樣化的任務。
1.關聯核心素養,創設多樣任務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通過參與語文課程實現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四方面核心素養的發展。許多讀物是久經歷史考驗的名著,具有很高的藝術、人文價值。教師可將書中內容與核心素養相關聯,設計多種形式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以閱讀整本書為契機,實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3]。
例如在五年級下學期,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開展《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活動。教師針對本書設計了四項學習任務:選取你喜歡的一章,開展批注式閱讀,分析《紅樓夢》的語言運用特色;制作《紅樓夢》人物關系圖譜;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人物,說明為什么喜歡這個人物,并試著舉例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從園林造景、飲食起居、人物服飾、燈謎聯額等角度,通過查閱資料,分析《紅樓夢》在日常生活描寫中所表現的傳統文化內涵,并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以上的學習任務不但覆蓋了四大核心素養發展維度,而且各個任務的學習形式和成果表現形式也不同。教師設計以上的學習任務群,能促使學生深度閱讀《紅樓夢》一書,同時發展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2.引入生活資源,豐富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指出,要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基于此,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根據整本書與生活間的聯系設計實踐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
例如,統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均為寫景文,教師在結束本單元教學后可以開展《和樹談心》整本書本閱讀活動。本書為金波的散文集,收錄了多篇寫景美文。教師可針對本書創設以下任務群:閱讀本書,摘抄其中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閱讀《尖尖的草帽》,選取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仿照本文中運用的比喻修辭手法寫一段話;閱讀《百泉村》一文,選取校園、家附近的公園等真實場景進行觀察,抓住三至四個特點,模仿本文分節寫景的手法進行寫作。其中后兩項學習任務均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再參考書中寫作特點進行寫作,能讓學生習得實用的寫作技巧。總之,將整本書閱讀與生活資源結合起來,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順應學習規律,巧用任務群實施教學
教師在實施教學時要善用學習任務群。從“教”的方面看,教師要將課內與課外相連接,靈活布置任務;從“學”的方面看,教師要促進小組合作,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1.課內外相聯動,靈活布置任務
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的運用應覆蓋課堂內外,部分學習任務要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而部分學習任務則要使其在課堂上完成。同時,學生在課外所得的學習成果,也要在課堂中展示。這意味著,課內與課外的學習任務應存在多方面的聯系。基于此,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要具備清晰的思維,區分課內和課外活動,并利用課堂促進二者的銜接。
例如,統編語文四年級(上冊)中包含多篇與動物有關的課文,教師可引入同樣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柳林風聲》,引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師可針對本書設計如下學習任務群:完成“我最喜愛的章節”閱讀表,概括本章內容,說明原因;選取一個角色,結合具體的情節,用圖畫展示角色的性格變化過程;開展主題討論,說說你喜歡的故事角色以及其對你的啟示。在設計了學習任務群后,教師可先開設“名著導讀課”,激發學生對閱讀本書的興趣,并利用課堂時間說明學習任務的完成方法[4]。而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外完成前兩項任務,并準備第三項任務的發言稿。當學生完成對本書的閱讀后,教師可開設“讀后交流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閱讀表和角色性格變化圖,并以口頭方式分析故事角色、交流所獲的啟示。總之,教師在基于學習任務群實施教學時,要注重聯結課堂內外,既要讓學生經歷充分的自主閱讀與思考過程,又要利用課堂時間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與交流。
2.組織小組合作,引導共同探究
教師在應用學習任務群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通過組織小組合作,教師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能力互補,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情感交流,使班內形成共同閱讀、共同探究的氛圍,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針對各項學習任務開展探究時,均可開展小組合作。教師則需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時予以適時的指導,以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
例如,在五年級上學期,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開展《夏洛的網》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針對本書設計如下學習任務群:運用多項閱讀策略開展閱讀,并結合所運用的閱讀策略寫讀書筆記;回顧全書內容,將書中人和動物對夏洛的幫助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整理出來;針對本書寫一篇讀后感。其中,第一項任務要求學生能準確運用多種閱讀策略。不少學生的語文基礎與理解能力較差,完成本項任務時存在困難。對此,教師可鼓勵學生在完成第一項任務時開展小組合作,通過與同學交流、互換閱讀筆記來明確閱讀策略的運用方法。這種方式能讓基于整本書閱讀的學習活動成為自學、互學、共學的過程,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5]。
(四)評價與任務相整合,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發展
在依托學習任務群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評價要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相結合。對于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各項學習任務,教師都要設計具體的評價方案,同時保證師生主體的共同參與,從而讓評價體現多元視角。
例如,在六年級上學期,教師可根據教材推薦開展《童年》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針對本書設計如下學習任務群:任務一,制作閱讀記錄卡,列出喜歡的好詞、佳句,寫下感想;任務二,畫出人物譜系與對應事例圖;任務三,結合對本書的閱讀體會,表達你對“苦難”與“成長”的關系的理解。針對任務一,教師可為學生提供自評標準,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檢查閱讀記錄卡,開展自評與互評;針對任務二,教師可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評改;針對任務三,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由其他學生結合閱讀感悟開展點評,而后教師再給出評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閱讀學習的每一步都得到合理反饋與適當激勵,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運用學習任務群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充分挖掘整本書中的語文教育價值,引導學生以探究的方式開展學習,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群時要明確目標導向,注重形式的豐富;在實施任務群時,要將學習任務群資源有效融入教學;在進行評價時要與學習任務群相對應,從而使學習任務群充分發揮支架作用,助力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王麗娜.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教師,2024(1):48-50.
[2]徐嫻.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J].語文新讀寫,2023(9):57-59.
[3]曾紅霞.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3(27):135-137.
[4]李瑞玲.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23(36):51-54.
[5]王霞.學習任務群視域下整本書深度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3(1):57-60.
作者簡介:張夏蓮(1994.7-),女,江蘇揚州人,任教于泰州市野徐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