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彰顯科技創新魅力;甬城寧波,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匯聚國際合作商機;天府成都,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釋放內陸開放澎湃活力……近來,一系列大規模、高規格國際博覽會接連在中國多地舉辦。從區域合作到產業對接,從傳統貿易到前沿科技,精彩紛呈的展會不僅展現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生機,更凸顯了中國致力于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攜手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
各大博覽會上,科技創新成為突出亮點。絲博會首次設立低空經濟展區,覆蓋低空制造、飛行服務、應用場景、安全管控等全產業鏈環節;中東歐博覽會首次設立的“數智中東歐”展區匯聚了37家人工智能及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企業;西部博覽會上,人形機器人、無人機陣列、移動充電車等充滿科技感的展品,昭示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博覽會激發了產品創新的靈感,也催生了模式創新的合作。例如,中東歐商品采購聯盟與運輸企業的戰略合作,將中東歐商品海運的進口周期從40天至60天縮短至4天,運費也顯著降低。
(摘編自“新華網”2025年5月29日)
◆素材解讀
從西安古都的“絲路新語”,到東海之濱的“甬城之約”,再到天府之國的“西部樂章”,一場場客商云集的盛會,激蕩著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鏗鏘之音。中國經濟正以海納百川的氣度與世界各國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科技領域實現深度對接、優勢互補,持續為全球發展貢獻新動能。
◆適用話題
開放交流、合作共贏、共享共建、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