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海某海,大隊獵,汽笛聲聲。東部艦、崇明艇、奉化艇等多艘掃雷艦艇組成編隊,展開了一場實戰化條件下的實布實掃戰雷演練
作為常規武器中唯一的戰略武器,水雷以其造價較低、易布難掃、隱蔽性強、殺傷力大等特點,被稱為“水下伏兵”、“水下原子彈”。常年和這樣可怕的對手接觸,掃雷部隊官兵也被稱為“海上敢死隊”。為此,世界各國海軍幾乎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所有艦艇無論噸位多大、級別多高,在海上遇到掃雷艦(艇)時,都要向它鳴笛致禮。
“上級通報,敵在我航行海區布設水雷,命我編隊立即前出,清除水雷障礙\"剛剛抵達訓練海區,編隊便接到上級清除水雷障礙的指令。各艦立即進人戰斗狀態,官兵聞令而動,迅速奔赴戰位。擔負偵察任務的昆山艦開啟聲吶,對“敵”布雷區域展開拉網式探測,聲吶兵屏息凝神,不斷調整探測頻率和探索方位···
“報告艦指,左舷XX度、距離XX鏈發現疑似水雷目標…”探明目標性質后,張家港艦、崇明艇、奉化艇輪番上陣,使用了艇具合一、拖曳式聲磁聯合掃雷等多種方法,但隱藏在海底的水雷就是紋絲不動。現場指揮員當機立斷,下令進行滅雷。官兵們迅速從機庫里推出秘密武器——“獵雷機器人”。獵雷班戰士使用液壓折臂吊將獵雷機器人緩緩投放水中,并根據聲吶測定位置操縱著向目標靠近。滅雷彈投放后,1秒、2秒…突然,一聲悶響,海面上噴出數十米高的水柱,巨浪滔天。這枚智能化水雷被成功掃除

接著,靖江艦官兵通過接觸式掃雷具將另一枚水雷雷索割斷,雷體上浮至水面。“目標海上浮雷,左舷X度,距離XX鏈,單管單發,放!”編隊各艦艇迅速占領射擊陣位,靖江艦率先開火,炮彈呼嘯而至。隨著一聲巨響,又一枚水雷被成功清除。

最后,編隊又開展了模擬引導商船安全通過雷區演練。
近年來,該大隊由原先掃雷方式單一的部隊,發展為集接觸掃雷、非接觸掃雷、獵雷、硬摧毀掃雷等多種掃雷模式為一體的復合型掃雷作戰部隊。
(編輯 余子富)


吃
密切觀察
掃雷艦官兵在指控中心通過操控臺搜索識別水雷

